導讀
帕金森?。≒D)和多系統萎縮(MSA)早期癥狀相似,難以區分。現有研究結果不一致,臨床評估主觀,單指標預測不可靠。本文主要通過整合經顱磁刺激(TMS)與神經成像技術,對PD、MSA和健康對照(HC)進行對比,發現三者在皮質可塑性、腦功能、運動相關神經連接模式和癥狀學方面存在差異,為疾病的早期診斷和病理機制研究提供了依據。
研究方法
01參與者與臨床評估
81名中風受試者和15名年齡匹配的健康成年人參與,中風受試者在入組前1年內發生中風且無認知障礙,所有參與者均需符合TMS篩選標準。排除妊娠、使用影響癲癇閾值藥物及體內有金屬物或植入裝置。
02生理檢測
用表面電極貼片收集第一背側骨間肌的EMG信號,采用手持8字形線圈和武漢依瑞德NS5000成對脈沖磁刺激儀進行成對脈沖經顱磁刺激(ppTMS)評估運動皮層的興奮性。通過單脈沖TMS(sTMS)測量靜息運動閾值(RMT),使用成對脈沖TMS(ppTMS)測量短間隔皮質內抑制(SICI)、長間隔皮質內抑制(LICI)和皮質內促進(ICF),從患者患側和健康人優勢手采集信號。
研究結果
01人口統計學和臨床信息
PD、MSA患者與健康對照組在運動、自主神經功能、情緒和認知方面存在顯著差異,PD和MSA患者表現出明顯的運動和非運動癥狀。
02運動皮層神經生理標記物
三組 RMT 模式相似,但抑制性和興奮性波動存在差異。PD 和 MSA 患者 SICI、LICI、ICF 顯著低于健康對照,PD 患者下降更明顯,MSA 患者 ICF 時皮質興奮性高于 PD 患者。
圖1 患者與健康對照組之間皮質興奮性的差異(a)RMT ;(b)SICI ;(c)LICI ;(d)ICF。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P<0.01,***P<0.001。事后檢驗進行了多重比較校正:#P<0.05,##P<0.01,###P<0.001
03運動區功能連接性
PD 和 HC 在腦功能上差異極小,但在與同側 M1 相關區域的腦功能方面,MSA 患者表現出顯著增強。功能連接分析顯示,MSA患者在右M1與左中顳回(MTG)之間的連接性呈現降低趨勢。
圖2 患者與健康對照組之間功能連接模式的差異。PD組和健康對照組之間未發現差異。MSA 患者在與右側中央后區、左側背外側前額上回以及右側額中回相關的功能連接上廣泛增加(以紅色顯示);MSA 患者在右側M1與左側顳中回之間的連接則呈現下降趨勢(以藍色顯示)
04運動區間結構連接性
PD和MSA患者在雙側M1的分數各向異性(FA)值均出現降低的情況且組間無顯著差異,在平均彌散系數(MD)值方面,三組表現相似,表明運動癥狀背后的神經機制可能存在重疊。
圖3 統計參數圖顯示了PD和MSA患者與對照組相比,分數各向異性(FA)和平均擴散率(MD)的變化?;颊咚降陀诮】到M的腦區用黃色表示。(a)左側 M1 為ROI和(b)右側 M1 為 ROI 時,三組在 FA 和 MD 上的組間差異。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P<0.01,***P<0.001。事后檢驗進行了多重比較校正:#P<0.05,##P<0.01,###P<0.001
結合功能改變結果,MSA 患者表現出半球內功能增強和擴散性降低,PD 患者擴散性受損但功能無顯著變化。
05相關性
HC中RMT與多種臨床指標(如 HAMA、HAMD、NMSQ、MMSE、MOCA )和腦功能指標(如右M1和左MTG之間的功能連接 FC、左M1的MD值)存在相關性,但在PD和MSA患者中不存在。ICF與右M1-左MTG之間的FC在在HC中呈負相關,在 PD 和 MSA 患者中呈正相關。
圖4 (a) 健康老年人神經可塑性、腦區間功能連接和臨床特征的相關性熱圖,FC1 為左側 M1 與右側中央后回之間的 FC;FC2 為左側 M1 與左側背外側前額上回之間的 FC;FC3 為右側 M1 與左側顳中回之間的 FC;FC4 為右側 M1 與右側額中回之間的 FC;FA1 為左側 M1 的FA值;FA2 為右側 M1 的 FA 值;MD1 為左側 M1 的MD值;MD2 為右側 M1 的 MD 值。(b) HC、(c) PD和 (d) MSA患者組中,ICF與右側M1和左側MTG之間的FC相關性。(e) 顯示區分 PD 和 MSA 能力的受試者工作特征(ROC)曲線。*P<0.05,**P<0.01,***P<0.001
研究結論
本通過整合臨床信息、皮質興奮性和神經成像技術,揭示了PD和MSA在雙側M1功能上的細微差異。研究結果表明,PD和MSA在運動皮層興奮性和神經網絡變化上存在不同的模式,這些差異可能反映了兩種疾病的不同病理生理機制。此外,結合皮質興奮性和腦功能的多模態指標可能是區分PD和MSA的最佳模型,為早期診斷和理解神經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的視角。
參考文獻:
Li P, Zhou X, Luo N, et al. Distinct patterns of electrophysiologic-neuroimaging correlations between Parkinson's disease and multiple system atrophy. Neuroimage. 2024;297:120701. doi:10.1016/j.neuroimage.2024.120701
以上內容由依瑞德集團醫學中心整理,
有不足之處請指正,轉載請注明出處。
查看原文獻請關注“經顱磁刺激技術”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