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下午2點,一場集合了蘇繡、書法、美術、音樂等藝術元素的春日雅集,在蘇州市姑蘇區暢園拉開帷幕。
這場活動的召集人,正是蘇州高新區鎮湖街道的清禾宮主理人、亂針繡第五代傳承人、95后繡娘張露。“這次相當于把清禾宮‘搬’到了暢園,我們希望通過刺繡與多種元素的融合,打造兼容傳統藝術與現代美學的休閑空間。”張露說。
跟著張露走進園林,各種精致的刺繡元素穿插其間。張露拿起一個蘇繡扇面,只見上面活靈活現地繡著一只在雨中的白色小貓,畫面清新可愛。“這個系列叫做‘小白的二十四節氣’,運用的是亂針繡法。”張露說。
在刺繡的點綴下,這座江南園林更顯雅致。自由音樂唱作人李亞瀟站在園子中央的九曲橋上,吹奏如詩如畫的江南小曲。一旁的亭子里,自由藝術家張學誠面朝亭臺水榭,揮動手中的畫筆,一幅栩栩如生的油畫躍然紙上。一縷墨香氤氳,蘇州工業園區書協副主席戴志松在池邊揮毫潑墨。
繡、人、景、音、書、畫,共同成就了這方清雅的江南空間。“在這個美學休閑空間里,大家可以賞景、品茗、賞繡、聽曲,盡情體驗刺繡之美、新中式之美,這也是我們品牌的核心理念。”張露說。
“這個想法是怎么來的?”記者問。
“傳統蘇繡要年輕化、現代化、國際化,要有新辦法。”張露說,她出生于刺繡世家,父母早早在鎮湖繡品街上經營繡莊,這些年來她發現,市場不斷變化,傳統的刺繡題材越來越難以滿足年輕客群的消費需求。
為此,她開始嘗試創立“清禾宮”品牌,并在鎮湖蘇繡小鎮開設了門店。與傳統的繡莊不同,這里更是一個一步一景的美學休閑空間。蘇繡主題的鮮花、服飾、包包、首飾、擺件、筆記本、明信片等應有盡有。在這里,游客不僅能單純選品、看繡,更能在這里體驗蘇繡之美、文化之美、生活之美。從“一根針”到“一座空間”,理念的轉變,讓傳統蘇繡的應用場景延展更廣。
在鎮湖街道,越來越多像張露一樣的年輕繡娘,憑借新創意與新理念,逐漸嶄露頭角,為傳統刺繡帶來新氣象。“接下來,我們還將加強人才培養,推動非遺蘇繡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讓蘇繡產業賦能鄉村全面振興。”鎮湖街道相關負責人說。
(編輯:晚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