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外媒、互聯網傳播了很多關于尼日爾搶中資的視頻和消息,說是在13日,尼日爾首都陷入能源震蕩,軍政府領導人奇亞尼簽署緊急政令,要求中石油3名高管限期離境,并查封煉油廠賬戶。當天,尼日爾旅游部以“歧視性經營”為由,吊銷了一家豪華酒店的營業執照。按照外媒的說法,其實早在一年前,尼日爾軍政府深陷債務危機,跟中企簽署了協議,并獲得4億美元的預付款貸款用于石油出口,但是一年后,軍政府無力償還本息,然后用“外籍高管薪資過高”“拒絕本地化采購”為由發難,就是想賴賬。尼日爾軍政府位置才剛坐穩,就得罪一個愿意幫他發展的大國,這背后基于什么考量?中國會如何解決這種情況?
很多人知道西非國家尼日爾,是因為2023年尼日爾軍事政變,把美軍和法軍都趕走了。都以為尼日爾軍政府努力重塑國家主權的時候,他們又積極引進俄羅斯勢力。在這場政變中,到處都是俄羅斯的影子,尤其是俄羅斯的白手套“瓦格納”集團。據“聯合早報”此前報道,美國國防部一位高官表示,美軍從尼日爾撤走之前,俄羅斯的軍事人員已經進駐了當地一個空軍基地。而且尼日爾媒體在去年也證實,俄羅斯軍事顧問已經抵達尼日爾,幫助該國提升防空能力。簡單來說,尼日爾現在的后臺就是俄羅斯。
突然明白了,為什么法國、美國總喜歡在非洲培養雇傭兵,現在俄羅斯也學了這一招。文斗行不通,早就已經被雇傭兵的野蠻規則替代,而中國在這方面簡直有“道德潔癖”。自我束縛,不能出兵,不能公開扶持雇傭兵集團,不干預別國內政,又不能引起國際爭端,還不能搞結盟,太難了。后續一般解決方式就是,協調交錢,或者直接停工斷掉基礎設施服務,讓當地也分不到利,幾年后換更嚴苛的條件和解,鐵礦事件、陶瓷廠事件都差不多。石油、基建這些小國都搞不定,最后還得找中國。但是有其他大國當靠山,那就得另說了。尼日爾那里仨瓜倆棗沒了倒不是什么大事,怕就怕搶劫中企成為一種風氣。仗劍行商這個觀點,近些年民間也熱議了很多次,但遇到這種明搶的行為,最后大部分還是吃啞巴虧。大國紛紛入局,這件事也沒辦法再拖了。
但我們也不是沒有行動,去年底尼日爾隔壁的布基納法索,收到了來自中國的大批陸軍裝備。中國這幾年對布基納法索的軍事支援相當大方,他們之前獲得并展出的有VP11防雷車、SM-4型81mm車載速射迫擊炮、VN22步兵戰車等。主要是這個國家和周邊國家有礦,軍事存在當然越多越好,俄幫尼日爾軍事建設,中國幫布基納法索也在情理之中。除了以往經常干涉、抹黑中資的美英法日,近些年俄羅斯依托瓦格納也加大了在非洲的影響力,雖然兩國目前還未公開有重大利益沖突,但在非洲新的博弈和較量已經悄悄開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