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突然大跌失守3400點
早盤震蕩走低,創業板指領跌,滬指失守3400點。滬深兩市半日成交額9605億,較上個交易日放量988億。盤面上市場熱點主要集中在深??萍挤较?,個股跌多漲少,全市場超4300只個股下跌。從板塊來看,深海科技概念股持續爆發,巨力索具等10余股漲停。中藥股震蕩走強,華森制藥漲停。下跌方面,機器人概念股集體大跌,中大力德等多股跌超5%。板塊方面,深??萍?、風電、中藥、鋼鐵等板塊漲幅居前,機器人、AI眼鏡、半導體、軟件等板塊跌幅居前。截至收盤,滬指跌0.94%,深成指跌1.42%,創業板指跌1.7%。
A 股為何突然大跌呢?
最近三日,在《提個醒!3400點后的首次調整或將臨近!》、《美聯儲按兵不動 A股要小心了!》以及《A股午后跳水險守3400點 明日還有重大考驗!》幾篇文章里已經提示過多次,這里簡單做個總結:
一是歷史套牢籌碼與獲利盤的雙重壓力。3400 點上方長期堆積了大量的歷史套牢籌碼,當指數觸及這一區域時,套牢盤解套意愿強烈。同時,前期熱門的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板塊漲幅巨大,部分資金積累了豐厚的獲利,在市場面臨一定不確定性時,這些獲利資金選擇落袋為安,從而加劇了市場的波動。
二是年報與一季報披露期的影響。市場即將進入年報、一季報密集披露期,在這一階段,資金往往較為謹慎,對上市公司業績的不確定性存在擔憂。一些業績不達預期的公司可能會引發股價大幅調整,進而拖累整個市場。資金觀望情緒濃厚,場外增量資金遲遲未能大規模入場,導致市場缺乏持續向上的動力,而場內資金的博弈則使得市場波動加劇。?
三是 “超級央行周” 及地緣政治因素。本周處于 “超級央行周”,美聯儲降息預期以及全球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相互交織。美聯儲貨幣政策的走向對全球資金流向有著重要影響,若降息預期發生變化,可能導致外資流向的改變。地緣政治風險的不確定性也會影響市場的風險偏好,使得投資者更加謹慎,從而對 A 股市場造成沖擊。?
在此基礎上,股指期貨交割日,歐美股市的走低以及中國金龍指數2月以來最大跌幅之下,市場迎來短期的情緒共振,造成單日的下跌。
四是技術層面的調整需求。從技術圖形上看,指數在突破 3400 點后,并沒有形成有效的放量突破,量能的不足暗示市場追漲意愿不強。同時,部分技術指標出現超買跡象,如國證 2000 指數持續走高后技術指標顯示超買信號,頂背離明顯,這都預示著市場存在技術層面的調整需求。一旦市場出現風吹草動,這種調整需求就會集中釋放,引發指數下跌。?
失守3400點 延續性如何?
A 股跌破 3400 點后是否會繼續下跌呢?實際上指數如何表現,可能還需留意基本面、政策面以及流動性方面的影響。
宏觀經濟上,復蘇雖有進展但面臨挑戰,后續經濟數據若改善,企業盈利提升,將支撐股市抑制跌勢,反之則下跌風險增大。政策導向方面,兩會 “新質生產力” 政策落地及貨幣政策寬松能推動股市上行、緩解下跌壓力,政策推進不力或貨幣收緊則增加下跌延續概率;資金面,內資買入乏力、大資金觀望,外資若持續撤離將加劇下跌,而社保、險資等中長期資金入市可穩定市場。投資者情緒上,恐慌情緒易引發拋售延續跌勢,積極信號能恢復信心緩解拋售壓力??傊?,3400 點跌破后,受宏觀經濟、政策、資金面及投資者情緒共同影響,有下跌延續風險,也存在企穩反彈可能,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并合理調整策略。
從歷史規律和當前市場邏輯看,跌破后的延續性需分階段判斷。短期內,市場可能維持震蕩。技術面上,若指數無法快速收復3400點,或進一步下探,但政策托底與經濟復蘇的長期邏輯未變,回調空間有限。中期結構性機會仍存,科技成長主線如AI、半導體等“新質生產力”領域受益于政策紅利和產業升級,回調后或迎來資金回補;消費與順周期板塊在經濟數據回暖后也有望修復估值。不過,若成交額持續萎縮或政策落地不及預期,可能延長調整周期,需警惕外部風險傳導與市場情緒反復。
指數跌破 3400 點,投資者該如何應對??
首先,短期防守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守住春季以來的利潤最重要。在此之下,可關注政策導向對市場走向的影響。兩會著重強調的 “新質生產力” 領域,像高端制造、AI 算力、新能源等,依舊是市場核心主線。市場回調期間,這些領域往往會吸引資金回流,迎來新的增長機遇。投資者可緊密跟蹤政策動態,精準捕捉資金回補帶來的投資機會。與此同時,超跌藍籌與高股息資產值得關注。銀行、電力、公用事業這類防御性板塊,憑借低估值優勢,能在市場波動時有效對沖風險,為投資組合提供穩定支撐,在市場震蕩中起到穩定器的作用;
其次,從中期視角來看,科技成長領域在分化中孕育機會。通信領域的光模塊、算力,以及半導體設備等細分賽道,因國產替代進程加速與全球 AI 產業鏈需求增長,業績確定性高,有望在市場復蘇進程中持續上揚。另外,消費與順周期板塊也值得布局。若后續經濟數據向好,在家電、汽車等行業政策支持下,這些板塊極有可能迎來估值修復,投資者可提前布局,分享行業復蘇紅利,搭乘經濟回暖的快車。
此外,長期投資需著眼于市場制度變革與資金面變化。社保、險資等中長期資金持續流入市場,消費龍頭、科技藍籌等核心資產大概率成為其重點配置對象,投資者可長期關注這些優質資產,搭乘資金入市的東風。隨著注冊制深化與退市機制完善,市場優勝劣汰加速,優質企業將嶄露頭角。投資者應規避業績不佳的股票,重點聚焦 “專精特新” 標的,在長期投資中獲取更高收益,在市場的長期發展中把握時代機遇。
總之,雖然3月 21日上午A 股市場出現大跌并失守3400 點,但市場的長期趨勢并未因此改變。短期需要適當留意高位高估值以及缺乏基本面支撐的品種,尤其是部分大漲的科技類品種。可適當考慮防御性配置,比如高股息資產(電力、煤炭)和政策受益方向(消費、金融),以對沖波動風險。中期應聚焦基本面改善行業,科技細分領域(通信、算力)及低估值藍籌具備長期配置價值,同時通過分散投資降低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