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加量還減價的 M4 MacBook Air 來了,你可能需要這份 Mac 全系選購指南(2025 版)

0
分享至

近期的 Apple 產品更新,Tim Cook 都是那個「官方泄密人」。繼「iPhone 16 家族的新成員」后,近期又宣布「Something is in the air」。要知道,上次用上這個表述,那可還是 2008 年初代 MacBook Air 發布的時候。


在 iPad Air 配備 M3 「驚嚇」眾人的第二天,配備 M4 的 MacBook Air 也算是「姍姍來遲」,以新配色、甚至新價格,出現在世人眼前。隨之而來的還有 Mac Studio:現在可以選擇在 Mac Studio 上配置 M4 Max 和 M3 Ultra 芯片 —— 前者我們已經在去年 10 月底的 Mac 更新中看到;后者則是真的「新鮮」,在 Apple Silicon 的歷史上,似乎還沒有出現過同一款機型在發布時配備兩代 CPU 的情況。此次更新,Apple 將最為流行的 MacBook 也加入了 M4 大家庭;整個 Mac 產品線還沒有配備 M4 系列處理器的只有「老大」Mac Pro。


這篇文章將對 2024 版選購指南進行一些更新,從當前 Mac 產品線的實際情況出發,結合「預算」和「需求」,希望能夠幫助一個想買 Mac 的普通人作出最合適自己的選擇。

選購前你值得注意的細節

相信少數派的大多數讀者已經對 Mac 產品線的現狀有了基本的了解,對每款 Mac 產品的優缺點也已經有了基本認知。不過在做最終的決定前,總歸還是有一些問題值得考慮。我也從日常與朋友們的討論中找到以下幾個可能的糾結點,不妨看看下面幾段話再做最后的決定。

新款 MacBook Air,新在哪?

新款 MacBook Air 主要是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更新:

M4 芯片

MacBook Air 采用 M4 芯片,不過在整體的設計上與 M2 以來的 MacBook Air 是一脈相承,外觀上沒有明顯的差異。M4 芯片在單核性能方面相較 M3 有大約 20% 的提升,在對單核性能要求更高的日常場景上,應該能感受到明顯的差異,例如應用和文件打開的速度更快等等。在多核性能方面,這次的 MacBook Air 并沒有在 CPU 核心數上進行差異化,因此無論你購買的是哪一款 MacBook Air,CPU 性能都應該是一致的。


不過,在 GPU 核心數上,最低配置的 13 英寸 MacBook Air 是 8 核心,而不是 10 核心,估計會對圖形密集型的應用,例如游戲等,產生一定的影響。目前在 Geekbench Browser 上還沒找到特別可信的來自 MacBook Air 的數據,不過根據 iMac M4(基礎版本也是 8 核 GPU)的性能數據來看,8 核心 GPU 的 M4 在 Metal 測試評分中的表現比 10 核心低 15-20%。

或許也是因為 M4 芯片的能效提升相對來說沒有那么明顯,但 CPU 頻率確實拉高了,所以 13 英寸 MacBook Air 配備了比前代更大一些的電池(52.6 → 53.8 Wh)。15 英寸 MacBook Air 的電池容量沒有發生變化。

新配色

可能是因為 Apple 自己也覺得 M4 沒有什么新鮮的,所以給 MacBook Air 換了一種全新的顏色 —— 天藍色;與此同時,深空灰色也退出了 MacBook Air 的歷史舞臺。實際來看,M4 MacBook Air 的天藍色飽和度并不算高,特定光線下是灰蒙蒙的,泛著金屬的光澤,應該還是比較耐看的一種顏色。官網上渲染圖的顏色比實際上看起來要更藍一些。


1200 萬像素攝像頭,支持桌上視角

步 MacBook Pro 的后塵,新款 MacBook Air 也配備了 1200 萬像素 Center Stage 攝像頭,并且支持桌上視角,可以在視頻通話或演示時顯示桌面上的物品或小冊子。

I/O 能力

M4 MacBook Air 盡管還是 2 個 USB-C 形狀的接口,但已經從之前的雷靂3/USB4接口升級到了雷靂4。與此同時,它也終于在外接顯示器方面趕上了 N 年前的 Intel MacBook Air,可以在內屏點亮的同時外接 2 臺分辨率高達 6K 的顯示器。

更低的起售價格

M4 MacBook Air 在「加量」的同時降低了起售價格,13 英寸起售價格從 8999 元降低到 7999 元,15 英寸起售價格從 10499 元降低到 9999 元。疊加近期消費品以舊換新國家補貼等優惠,部分第三方平臺的起售價格甚至已經不到 6000 元。與此同時,官網不再銷售全新 M2 及 M3 MacBook Air;但你可以在翻新商店找到它們。

最后,MacBook Air M4 的鍵盤上的靜音按鈕進行了更改,由之前一個單純的揚聲器圖標()更換成了有斜線()的圖標。


以上是 M4 MacBook Air 的主要更新點;如果你是首次接觸 Mac 家族,后文還將為你介紹 MacBook Air 的更多詳情。

M4 vs M3: 官網沒告訴你的那些事

距離開天辟地的 M1 發布(2020 年 11 月)已經過去整整四年,但 Apple 還在拿基于 Intel 的 Mac 進行性能對比,頗有些 M = Marketing 的意味。就算是對比 M 系列產品,Apple 官網也顯然是「精挑細選」了比較對象:


MacBook Pro 的頁面凸顯與 M1 機型的對比


iMac 的頁面凸顯與 Intel 機型 iMac(我要說當年還有 27 寸 iMac 嗎)和 M1 機型的對比


Apple 也還是在盡力說服使用 Intel 機型的 Mac 用戶升級到 Apple 芯片的機型

盡管 MacBook Air 已經更新到 M4,但各類平臺上還是有 M3 的機型以更低的價格出售,如果你在芯片上有所糾結,可以考慮下 M4 和 M3 在性能上的差異。我們收集了一些有關 M4 和 M3 芯片的性能信息和參數對比,希望能夠幫到你。


此外,也可以結合 M4 和 M3 的跑分,來評估兩者在實際峰值性能上的差異。在 Geekbench Browser 上,M4 的單核成績大概是 3770-3850 之間,多核成績大概在 14600-15100 之間。相對而言,M3 的單核成績通常在 3000 分上下、多核成績大概在 11500 分左右。M4 相比 M3 在 Geekbench 6 中的跑分表現,單核成績上升了 20% - 25%,多核則上升了 30%。


總的來說,M4 由于采用了更先進的制程工藝,在 CPU 頻率方面可以進一步拉高,這對于單核峰值性能的提升有一定的貢獻。另外,M4 的多出的兩個小核也可以在執行一些日常后臺任務時發揮更好的多核性能。更大的內存帶寬也會讓 M4 在執行一些需要大量讀寫內存的任務時,例如視頻剪輯、大量數據處理等場景,比 M3 更快。最后,M4 支持更大的內存容量,如果 24GB 無法滿足你的需求,那么可以選擇 M4 的 32GB。

MacBook Air(15 英寸)還是 MacBook Pro(14 英寸)

14 英寸 MacBook Pro 的推出有一點攪亂了原本四象限所框定的「普通消費者」的「筆記本」產品分類,價格下探到了 MacBook Air 「夠得著」的區域的同時,提供了非常多有競爭力的功能。如果你在 15 英寸 MacBook Air 和 14 英寸 MacBook Pro(基礎款)中糾結,我們的建議是,無論購買哪一款產品,只要能解決你的需求,就是正確的選擇了。

這里把二者主要的區別拿出來講講,給大家做個參考。


性能與散熱

在性能方面,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 的區別特別體現在了散熱系統設計的不同 —— MacBook Air 沒有風扇,僅能被動散熱;因此,MacBook Air 無法持續以高頻率運行 SoC,如果執行一些較重的任務,SoC 可能會過熱降頻。此前測試表明,15 英寸 MacBook Air,如果長時間峰值運行,可以堅持 10 分鐘左右。

因此,如果你的工作流涉及視頻圖形渲染、編譯大型項目等需要長時間保持芯片高頻運行的項目,購買 MacBook Pro 可以獲得更好的芯片持續性能表現。


尺寸、規格與外觀

從尺寸上來說,兩者之間最直觀的差異就是屏幕大小。15 英寸 MacBook Air 的屏幕要比 14 英寸 MacBook Pro 要大 15% 左右。盡管就屏幕分辨率而言,15 英寸 MacBook Air (2880 x 1664)甚至還比不過 14 英寸 MacBook Pro(3024 x 1964),但因為 Retina 顯示屏通常使用縮放分辨率,二者在可利用空間上的區別可能不是特別大,而且 15 英寸 MacBook Air 可以以更大的字體顯示相同的內容。

15 英寸 MacBook Air 的厚度(1.15cm)比 14 英寸 MacBook Pro(1.55cm)少了整整 4 毫米,Air 還是肉眼可見的更薄。重量上二者倒是沒有那么顯著的差別,MacBook Pro (1.55kg)僅僅比 MacBook Air(1.51kg)重 40g。厚度和重量的差異盡管看起來比較微小,但是在日常的實際使用中還是能夠體會到一些區別。15 英寸 MacBook Air 由于它的屏幕相對來說更大,會顯得比 14 英寸 MacBook Pro 輕薄不少。

在外觀方面,如今 M4 MacBook Pro 罕見地可以買到深空黑色的版本,向 Pro 版本看齊,也是 MacBook Air 所沒有的顏色。另外,MacBook Pro 的 Apple logo 是黑色的(即使是銀色版本);MacBook Air 的 Apple logo 則不太一樣,每種顏色的機身都有其對應的顏色。今年,MacBook Air 還新增了天藍色配色 —— 似乎 Apple 并不是很愿意給 Pro 系列的產品使用飽和度過高的顏色。


MacBook Air 的配色


MacBook Pro 的配色

硬件配置

除了持續性能釋放,這兩款產品的硬件配置差異主要體現在屏幕、揚聲器、 I/O 接口和續航。

14 英寸 MacBook Pro 的屏幕是 mini-LED 背光,支持極致動態范圍,可以顯示 HDR 內容。M4 MacBook Pro 在 SDR 下的最高亮度是 1000 尼特,15 英寸 MacBook Air 則是 500 尼特。在高動態范圍下,MacBook Pro 則可全屏顯示 1000 尼特的持續亮度、1600 尼特的峰值亮度。最后,MacBook Pro 的屏幕還支持 ProMotion 動態刷新率,最高可達 120Hz。從參數上來說,MacBook Pro 的屏幕顯然更好,但如果不是一定要處理 HDR 內容,其實 MacBook Air 的屏幕也已經足夠細膩。此外,長期高亮度使用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 MacBook 的續航。


MaxTech 對比 MacBook Air 和 MacBook Pro 的屏幕。左:15 英寸 MacBook Air,右:14 英寸 MacBook Pro(M2 Pro)

MacBook Pro 采用的高保真六揚聲器系統從鍵盤兩側發聲,由于整體機身空間更大,能夠生成相對 MacBook Air 更加寬廣的低音表現,區別還是可以一下子聽出來的。這一點,搭配 MacBook Pro 更好的屏幕,在編輯處理 HDR 內容(例如,iPhone 拍攝的 HDR 視頻)、欣賞電影的時候,都可以獲得更好的體驗。

此外,MacBook Pro 還具備更多 I/O 選擇,不會在外接設備上顯得太緊張。新一代配備 M4 MacBook Pro 現在有了 3 個雷靂 4 (USB-C)端口、比上代多了 1 個;此外,還可以直接通過 HDMI 接口外接顯示器等外設,并通過 SDXC 卡槽讀取 SD 卡中的文件和照片。在顯示器支持方面,盡管 MacBook Air 配備 M4 后也可以連接 2 臺最高達 6K 分辨率的顯示器,但無法像 M4 MacBook Pro 那樣通過 HDMI 接口連接最高達 8K 分辨率的顯示器。


在續航方面,得益于 72.5Wh 的大電池,Apple 宣稱 M4 MacBook Pro 最長續航達到了 24 小時視頻播放和 16 小時的無線上網 —— 兩個數據比 M3 15 英寸 MacBook Air 分別高出 6 小時和 1 小時。

價格

在相同配置(16GB統一內存+512GB固態硬盤)下,14 英寸 MacBook Pro 的價格是 12999 元,比 15 英寸 MacBook Air(11499 元)貴 1500 元。各相同配置的價格差距保持一致,均為 1500 元。

結論

在價格相同的情況下,15 英寸 MacBook Air 可能可以選擇到更好的配置、更大的屏幕,以及更加輕薄的機身。這些都是 MacBook Air 相對的優勢。不過,如果你想要的是更好的屏幕性能、芯片、散熱,以及更多接口,那么 14 英寸 MacBook Pro 更值得考慮 —— 尤其在今年更新后,MacBook Pro 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站住了它「Pro」的定位,不像之前對比 Pro 和 Max 芯片機型時在除了芯片的其他配置上,總有種「低人一等」的感覺。今年 MacBook Air 的降價則更為基礎款 MacBook Pro 打開了一定的空間。

不過,我們還是建議各位不必人云亦云,在想清楚個人的需求之前,不需要為自己創造出來的「需求」花冤枉錢,作出真正讓自己滿意的決定。

雷靂 5 登陸 Mac 產品線

與 M4 一起降臨 Mac 產品線的,還有雷靂 5 這一個新的數據接口標準。雷靂 5 最高支持 120Gbps 的數據傳輸(單向)、最高 240W 的電力供應、支持 Display Port 2.1 的顯示輸出。例如,雷靂 5 標準下,可以同時驅動 3 臺 4K (144Hz) 顯示器(然而似乎就算是配備了 M4 Max 芯片的 MacBook Pro 也沒有這個能力)。目前,MacBook Pro(M4 Pro 和 M4 Max)以及 Mac mini(M4 Pro)均有 3 個,Mac Studio(M4 Max)有 4 個,Mac Studio(M3 Ultra)甚至有 6 個雷靂 5 接口。


不過,雷靂 5 是面向未來的雷靂標準,從雷靂 4 升級到雷靂 5 不是一件需要馬上就做的事。盡管理論上可以支持非常高的數據傳輸速度,但現在支持雷靂 5 的配件還是寥寥無幾。而且,在 Apple 芯片 Mac 上所能連接的配件種類也不多。

帶寬升級帶來的好處可能更多體現在一根線纜所能同時帶動的設備更多,但這也需要拓展塢能夠跟得上時代。對于大多數用戶來說,雷靂 4 的傳輸速率已經是非常夠用的了。不過對于專業用戶而言,新的 MacBook 和 Mac mini 上已經配備雷靂 5 接口,還是給設備能夠多用幾年上了一道保險。

想用國家補貼?可以看看這幾點再下單

在當前這個時間點選購 Mac,國補可能是繞不過去的一個誘人選項。主要是補貼的范圍十分廣泛、補貼優惠的力度也比較大。以廣東以舊換新補貼為例,針對電腦品類,可補貼產品原價的 20%(最高 2000 元),也就相當于領取補貼資格后,10000 元以內的產品直接打 8 折。近期雙十一,多個電商平臺也推出了其他可疊加的優惠,例如免息分期、會員優惠券等,價格也來到了更低的位置。

例如,官網售價為 9499 元的 M4 MacBook Air(16G 內存+512G 固態硬盤)在補貼后的價格在 7599 元上下,有些地區線下授權門店還能疊加教育優惠等其他優惠做到更低的價格(具體可以在各類平臺上搜索有關攻略)。

這里,我們不去具體對比國補和教育優惠的價格(因地區政策的不同,補貼的力度、領取的流程、補貼品類等也有所不同,具體可以購物軟件顯示為準),僅僅對比下二者在購買時可能需要注意的地方,希望能夠幫你做出更好決策:

  • 國補可補貼的商品品類乃至價格隨時發生變化,可以時常刷新看看有沒有補貼:領取補貼資格后,加入補貼的商品會顯示補貼后的價格。如果顯示無貨,可以等一段時間再回來看,常常凌晨等時段是刷新貨源的時間點。

  • 國補可能僅補貼部分 SKU:以 M4 Mac mini 在京東平臺為例,開售后僅官網在售的 3 款 SKU(16+256、16+512 和 24+512)可補貼,其他配置(例如 16+1T)處于無法購買狀態,無法進行補貼。此類配置在開放前可能還是需要在官網下單。

  • 國補可能根據補貼情況提前結束。補貼期間,全國單品類單人僅限使用 1 次。

  • 部分地區,如深圳,還支持線下門店購買的補貼(深圳地區的補貼可以在云閃付 app 定位到深圳后點擊「圳優惠」查看)。

  • 由于補貼存在上限,價格達到一定水平后,國補和教育優惠價格可能相差無幾甚至倒掛:例如配備 M4 Max 芯片的 16 英寸 MacBook Pro 起售價為 27999 元,教育優惠價格為 25479 元、以舊換新價格為 25999 元(最高 2000 元);不過如果購買的是相對低價的產品,確實還是以舊換新補貼更為劃算。

內存選多大夠用

2025 年,我們使用的 app 都在往占用更大內存的趨勢發展。隨著 Apple 智能的上線,Apple 終于給 Mac 全系產品線配備了 16GB 起步的內存容量,「加量不加價」,起售價格并沒有改變。因此,就目前需求而言,起售版本的內存配備也基本夠用了。如果你想要了解目前的 Mac 是否能夠滿足你的需求,建議打開 macOS「活動監視器」,觀察下日常工作時,系統所處于的內存壓力,如果經常處于黃色甚至是紅色狀態,那說明你可能需要更大的內存。


在有預算的情況下,我們更建議選擇 24GB 或者以上的內存。目前電商平臺也已經比較敏銳地捕捉到了大家的需求,許多補貼也不僅僅針對基礎機型,更高內存的機型也常常參與各類補貼和優惠活動了,可以關注一下。

另外,相對官網 1500 元每檔的售價,Apple 官方的翻新商店一般也會以一定折扣出售較高配置的機型,可以說是「擠出」了一些 Apple 在高內存、高硬盤容量上的溢價水分。

買不買 AppleCare+

另外一個在購買 Mac 的時候常常需要思考的問題就是是否要購買 AppleCare+ 延保服務。適用于 Mac 的 AppleCare+ 服務隨著產品的不同,價格也有所不同。

正常情況下,Apple 官方為 Mac 提供的保修期限是整機保修 1 年、主要部件(臺式機的主要部件包括:主板、CPU、內存、硬盤驅動器、電源和顯示卡;筆記本的主要部件包括:主板、CPU、內存、顯示屏、硬盤驅動器、鍵盤、電源適配器)2 年的質量問題維修。如購買 AppleCare+,則整機均可享受 3 年的保修,另外可以相對較低的價格享受不限次數的意外損壞保護。此外,如果在 3 年內 MacBook 的電池容量下降到原始容量的 80% 以下,可以免費更換電池。

AppleCare+ 產品的價格與 Mac 型號的基礎版售價呈正相關:Mac 的價格越貴,它的 AppleCare+ 也就越貴。個人認為,如果是 MacBook 等比較經常有移動使用需求的產品,或許 AppleCare+ 還是相對值得:由于 Apple 電腦的高度集成性,常常是無法更換某個單獨零件,而是需要更換電腦的一整塊部分(例如,更換 MacBook 電池其實意味著電腦的整個 C 面都會更換)。因此,AppleCare+ 可以保證你在電腦意外損壞時,能夠以較低的價格更換零件,否則保外維修費用動輒上三四千元。

但如果是常年在辦公室等固定環境使用的 Mac 臺式機,其實就看你是否想要延長至 3 年的保修了:意外損壞的可能性相對來說微乎其微,反倒是出現質量問題的可能性更大些。

購買時決定不了?那也沒太大關系。新機激活 7 天內,都可以通過系統設置購買;購買方式現在也相對靈活,可以選擇訂閱制年付,或者一次付清 3 年期價格。如果超過 7 天但在 60 天內,則需要攜帶你的 Mac 和購買憑證前往 Apple Store 購買。


性能與可移動性:Mac 四分法

如果你還沒想好哪款 Mac 更適合自己,那么不妨跟著下面這個思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 Mac 電腦。

首先,可以先想想自己的需求是怎樣的。

從性能的角度考慮,是否需要電腦有十分強悍的性能?強悍的性能意味著可以使用更短的時間完成更加復雜的任務,但同時一般也意味著要在設備的外觀、重量等方面作出妥協。另一方面,我們是否需要帶著電腦到處走?這對應著當今世界計算機的兩種常見形態:臺式機和筆記本 —— 前者更加適合辦公室、家庭等固定場景;后者則方便人們隨時隨地開始工作,無論是在家中、咖啡館里還是飛機火車上。

其實,當喬布斯回到 1997 年瀕臨破產的 Apple,整頓 Mac 產品線時,為了讓團隊集中資源拿出更加符合市場的產品,他也是通過對用戶需求的洞察,從「普通消費者」和「專業人士」(是否需要高性能)、「桌面計算機」與「筆記本電腦」(是否需要便攜)這兩個維度出發,構造了 Mac 產品的四個象限。此后的 Macintosh 產品線確實能夠符合這四個象限的基本定位(見下圖)。


2000 年前后,Mac 的四個象限

首先需要說明的一點是,今天的文章無意評價這樣對市場進行分類的功過。我們僅僅是希望把今日的 Mac 產品線放到這樣的一個相對清晰的框架中去討論,討論對于作為「普通消費者」的大多數人來說,不同 Mac 產品的主要特點有哪些,選擇時應該看到的重點是哪些;但考慮到目前 Mac 的產品線紛繁復雜,能夠在多大程度上仍然框定在四個象限中,十分值得討論,因此在選購上也格外需要注意。這也是為什么大家已經要想清楚自己的需求再下手 —— 在目前稠密的 Mac 產品線中,很容易陷入「加點錢就能上 XX」的預算陷阱,最終買到的是在需求上過剩的機器,還為此付出了更多的金錢。

「消費級」的「筆記本」:MacBook Air

首先,我們來聊聊當下相當復雜的 MacBook 產品線。「消費級」作為無需過剩性能的代名詞,搭配高可移動性的「筆記本」計算機形態,就構成了 MacBook Air 這款 Mac 產品。

配置與價格

2025 年 3 月,Apple 通過新聞稿形式發布了全新配備 M4 芯片的 MacBook Air,并且同時更新了 13 英寸和 15 英寸版本。隨著 M4 MacBook Air 上市,M2、M3 版本的 MacBook Air 均已下架,現在你只能在翻新商店找到它們。當前官網在售的 MacBook Air 有以下三款:



設計特點

無論是 13 英寸還是 15 英寸 MacBook Air,厚度都比此前楔形設計的 13 英寸 MacBook Air 的最厚處(1.61cm)要薄上不少。因此,可能整機看起來會比較「憨厚」,沒有楔形設計顯得干練,但實際上還是十分輕薄的。由于沒有風扇,MacBook Air 在運行時是完全沒有噪聲的。在續航方面,盡管官方所說 18 小時續航僅僅是指最長播放視頻的時間,不過以日常使用體驗而言,出門辦公 1 整天是完全沒有任何壓力的。

此外,15 英寸 MacBook Air 則瞄準了「大屏」這個需求,算得上是為數不多的 15 英寸輕薄本。不過,許多大屏輕薄本的機身不穩定問題在 15 英寸 MacBook Air 并不存在,打字的時候屏幕不會抖動、也可以單手開合屏幕;稍稍超過 3 斤的重量讓它也沒有那么不方便攜帶,整體上還是能夠守得住「Air」這個底線的。本人也是每天帶 15 英寸 MacBook Air 上下班,整體感覺良好。

對比|13 英寸和 15 英寸 MacBook Air


13 英寸和 15 英寸的 M4 MacBook Air,兩者在硬件配置上是幾乎相同的:相同的 M4 芯片、相同的劉海屏幕設計、相同的無風扇、相同的 1080p 高清攝像頭、相同的兩個 USB-C 接口,相同的最長 18 小時電池續航 —— 唯一不同的是 15 英寸 MacBook Air 有六揚聲器單元。所以我覺得 Apple 在發布 15 英寸 MacBook Air 的時候采用的動效可以說是一點沒錯:就是拖動角落放大一點而已。

性能與 I/O

目前,MacBook Air 內存最高可選配 32GB,可以說在運行一些需要更大內存的 app(比如視頻剪輯)時會相對更加得心應手一些。此外,隨著新設計而來的全高功能鍵、1080p 攝像頭,以及更長的續航,都是 MacBook Air 的優秀之處。15 英寸 MacBook Air 的 6 揚聲器聽起來也還不錯。

不過,基礎版的 M 系列處理器一直都有 I/O 較為受限的問題,體現在接口較少、擴展能力也較弱。M4 MacBook Air 僅有 2 個雷靂 4 接口,盡管充電可以使用 MagSafe 3 來完成,但畢竟是多一根線纜,出差的時候攜帶未必方便;而如果使用一個 USB-C 接口充電,就僅僅剩下 1 個接口可以用來接其他設備了。M4 MacBook Air 終于在外接顯示屏這個問題上作出了進一步改進 —— 可以在內置屏幕打開的情況下,連接兩個分辨率最高為 6K 的顯示器。

最后還要提一下的是,MacBook Air 的無風扇設計意味著當負載持續,性能下降是無可避免的。在日常簡單工作的狀態下,MacBook Air 的性能無需擔心,運行速度不會出現任何問題;但如果負載持續,例如在玩一些大型游戲、導出分辨率很高的視頻、編譯大型項目等,MacBook Air 很可能會因為過熱而降頻。個人體驗上,在 15 英寸 MacBook Air 上進行日常首發郵件、寫文字、處理電子表格,甚至是輕度修圖等操作,是感受不到任何區別的;如果玩一些負載相對較高的游戲(例如通過 PlayCover 運行《崩壞:星穹鐵道》時),時間一長會出現比較明顯的幀數下降。


Dave2D 對 MacBook Air 的 Cinebench R23 壓力測試

小結:適合普通人的 MacBook

總結一下,MacBook Air 面向的就是無需過剩性能的「普通消費者」,例如學生、文字工作者、在遠程機器上寫代碼的程序員、辦公室白領等,對移動辦公有一定需求、需要比較長的續航能力,但無需持續高性能輸出的用戶。如果喜歡大屏,可以考慮 15 英寸,顯示得下更多內容的同時,又可以收獲更好的音頻質量;如果更看重便攜,13 英寸也是很好的選擇,省下的錢還可以升級更好的配置。

「專業級」的「筆記本」:MacBook Pro

如果需要更多的性能、但同時兼顧便攜,那就來到了「專業級」的「筆記本」電腦領域。MacBook Pro 既然掛上了「Pro」的名字,那么自然是要和「專業人士」打交道的。

配置與價格

目前在售的 MacBook Pro 主要有以下五款:


如果選擇在 Apple 官網進行升級,所有 MacBook Pro 都可加 1100 元升級納米紋理顯示屏。這種顯示屏能夠比默認鏡面玻璃更能防止反光,但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顯示內容的清晰程度。相對比較適合戶外等高亮度光源的使用場景。

設計特點

在設計上,兩款大小的 MacBook Pro 采用的整體風格是相似的,看起來更加「厚重」。同時,為了更好的散熱和持續峰值性能的應用場景,MacBook Pro 配備主動散熱系統。不過在日常運行的狀態下,不會有太大的噪聲。MacBook Pro 也配置了更大的電池,這讓 M4 芯片的 MacBook Pro 可以獲得最長 16 小時的無線上網續航,比 MacBook Air 還要長 1 個小時。

在重量方面,由于不同芯片所需的設計略有不同,幾款 MacBook Pro 的重量對比可見下表:


日常攜帶 14 英寸 MacBook Pro 似乎還可接受,但 16 英寸的尺寸和重量可能就需要雙肩包才能夠放得下了。如果你需要最完整的 M4 Max 的性能釋放,那么現階段選擇 16 英寸也會更好,因為 14 英寸受到機身大小的限制,可能會對散熱產生一定影響。

性能與 I/O

去年更新的 M4 版本 MacBook Pro,在接口數量上和 M4 Pro 版本對齊了,也配備了 3 個雷靂 4 接口(去年的 M3 則是 2 個)。不過,M4 Pro 和 M4 Max 版本的 MacBook Pro 則配備了雷靂 5 接口,可以說是面向「一線通」的未來更近一步:雷靂 5 最高傳輸速度可達 120Gbps,帶寬更高的情況下可支持同時連接更多設備進行數據通信。

所有 MacBook Pro 也都配備 Liquid 視網膜 XDR 顯示屏,可以獲得極致的動態范圍、1600nit 峰值亮度和 1000nit 持續亮度(今年 SDR 亮度也能達到 1000 尼特了),1200 萬像素 Center Stage 攝像頭、HDMI 接口、SDXC 卡槽、高保真六揚聲器系統。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或許是 1200 萬像素 Center Stage 攝像頭:這顆超廣角攝像頭可以自動追蹤畫面主體,保持人物在畫面始終居中;此外依靠超廣角能力還提供桌上視角,可以在展示人像的同時展示用戶桌面上放置的文檔等內容。

M4 芯片的 MacBook Pro 進一步提升了「專業性」

可以看到,隨著 M4 芯片家族 I/O 吞吐能力的提升,即使是配備 M4 芯片的 MacBook Pro,也獲得了相對慷慨的升級,可以說是進一步向「專業級」邁進了。M4 芯片起步配備 16GB 內存,在 MacBook Pro 的模具中無疑可以發揮其全部實力,例如視頻剪輯、照片編輯、Microsoft Excel 計算等等,會更加得心應手。M4 芯片 MacBook Pro 在外接顯示器方面也與 M4 Pro 芯片對齊了,現在可以同時外接兩臺顯示器,均可達到 6K 分辨率 —— 也無需關閉內置屏幕。

盡管如此,MacBook Pro 作為面向「專業人士」的筆記本電腦,以 M4 為起點似乎「低」 了一些。如果硬要把 MacBook Pro 放入我們的四個象限,似乎配備 M4 的 MacBook Pro 更像是面向「普通消費者」的相對高端的機型,但今年的整體升級程度,還是相當令人滿意的。

M4 Pro 和 M4 Max 芯片的主要差異

M4 Pro 和 M4 Max 則面向有著更高性能需求的專業人士。兩者在 CPU 上的區別并不是很大(起步配置都是 14 核 10P+4E 的設計),但在GPU 核心數量(M4 Max 的 GPU 核心數量最高為 40 個,達 M4 Pro 的兩倍)、內存大小(M4 Max 最大內存為 128GB)及內存帶寬(M4 Max 最大內存帶寬為 546GB/s,是 M4 Pro 的兩倍)上有著顯著的差異。如果你的日常應用場景中需要大量進行 GPU 計算并占用大量內存,例如制作 3D 動畫、與有大量參數的大語言模型交互,那么可能需要考慮 M4 Max;否則的話,M4 Pro 芯片應該已經能夠在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應付各類專業軟件的運行。

小結:普通人想要更好的性能,可以買 M4 版本的 MacBook Pro

總結一下,MacBook Pro 品類,相對 MacBook Air 來說,可以獲得更強的性能以及更好的持續性能釋放。去年,M4 芯片出現在重新設計的 14 英寸 MacBook Pro 上后變得「更有誠意」,MacBook Pro 作為「專業人士」筆電的定位也可以說站得更穩。在 2024 年底的這個時間,如果你信奉「買新不買舊」,那么 MacBook Pro 也是你唯一能夠買得到的搭載最新 M4 系列處理器的 MacBook。

「消費級」的「臺式機」:iMac 和 Mac mini

我們來聊聊如今 Mac 產品線中屬于第一象限的「消費級」的「臺式機」。「消費級」意味著這些 Mac 更適合普通人:它們在性能上比不上「大哥」們,盡管在處理日常事務的時候十分高速快捷(例如收發郵件、上網瀏覽、影音娛樂),但是在面對一些專業軟件時可能會稍顯「力不從心」。「臺式機」則意味著它們的可移動性相對較弱,更適合在辦公室等固定的場景使用,如果要天天帶著出門,可能會稍顯怪異。

在如今的 Mac 產品線中,「普通消費者」定位的「臺式電腦」有兩款:iMac 和 Mac mini。

iMac

如今,iMac 也更新到了全新的 M4 芯片。新的 iMac 在外觀方面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顏色些許變化,更新了 1200 萬像素 Center Stage 攝像頭、雷靂接口等。

配置與價格

iMac 僅有一個屏幕尺寸:24 英寸。但它根據芯片是否「殘血」分為 2 個款式,等級還是很森嚴的


設計與性能

24 英寸 iMac 的外觀給人的印象可謂是十分深刻,是當下 Mac 產品線中顏色最具個性的產品了。有 7 種顏色可選,還搭配了相同色系的妙控鼠標、妙控鍵盤、編織電源線纜等等配件,放在書桌上看起來應該相當賞心悅目。此外,iMac 整體的輕薄設計讓它基本和普通顯示器所占用的空間類似,即使是較小的桌子也能放得下。多彩的 iMac 不知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復興」了 iMac G3 時代的色彩——Apple 很想讓 iMac 成為家庭辦公室的「主角」,在展示 iMac 的時候也絲毫不掩飾 iMac 在家庭辦公室中的明亮色彩。


顏色對比,圖源 Apple Hub。左:舊款;右:新款。

硬件配置方面,iMac 配備了一塊 24 英寸的 4.5K Retina 屏幕,最高亮度 500nit;此外也配置了六揚聲器系統,剛推出時 Apple 提到是「Mac 有史以來最好的揚聲器系統」,支持空間音頻,帶來逼真的視聽體驗。iMac (M4) 也同樣配備了 1200 萬像素 Center Stage 攝像頭,支持桌上視角功能。

這次,M4 殘血版在 CPU 和 GPU 核心數量上都比滿血版少了 2個,對性能應該是有一些影響,但無傷大雅 —— 購買時更應該考慮的是是否需要雷靂 4 接口、是否需要更多外接屏幕擴展(滿血版 M4 iMac 可同時外接 2 塊 6K 屏幕)等問題。此外,如果你在強光環境下(例如屏幕直接面對窗戶)使用 iMac,那么可以選配納米紋路玻璃來減輕反光的影響。

小結:無需復雜設置的家用一體機

總之,iMac 十分適合家用電腦這一場景 —— 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家庭用戶擺脫復雜的外部設備設置,只需要一根電源線就可以用了。至于配置選擇的問題,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個人認為「殘血」M4 芯片的版本其實已經可以應付絕大部分普通消費者使用電腦的場景,從文檔撰寫、收發郵件到影音娛樂、輕度游戲 —— 如果你需要使用有線網絡,可以考慮花 200 塊錢升級一個以太網口。

Mac mini

Mac mini 主打「外設自配」(Bring your own device, BYOD) —— 豐富的外設擴展接口讓用戶可以最大程度發揮自己現有的設備資源,低廉的價格則是體驗 Mac 成本最低的方式。這可能也是為什么 Mac mini 成為了很多人的第一臺 Mac。M4 芯片加入 Mac mini 后獲得了重新設計,整體設計更加緊湊,尺寸來到了 12.7cm 見方 —— 已經比 Apple TV 機頂盒大不了多少,也是 Apple 首款達到碳中和的 Mac。

配置與價格

同 M2 時代一樣,全新 Mac mini 也有 M4 和 M4 Pro 兩個版本在售。其中,M4 Pro 版本還可以選配滿血:


設計與性能


新的 Mac mini 顯著減小了占地面積,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厚度。相比上一代,長寬縮短了 35.53%、厚度增加了 38.82%。因此,新的設計讓 Mac mini 看起來更像是 Mac Studio 的縮小版本。與以前接口都分布在 Mac mini 背面不同,這次 Mac mini 正面增加了 2 個 USB-C(10Gbps) 接口和 1 個 3.5mm 音頻接口 —— 個人覺得特別適合接一個 Apple EarPods 作為麥克風來源。Mac mini 的背面則有 3 個雷靂接口(M4 版本是雷靂 4、M4 Pro 版本則是雷靂 5)、一個 HDMI 接口以及一個千兆以太網口。


這次和 2023 年一樣推出了 Pro 芯片版本的 Mac mini,模糊了「普通消費者」和「專業人士」之間的邊界。一方面,看來 Apple 對于新的散熱設計信心十足,我個人也期待后續對 M4 Pro 版本 Mac mini 的更多測試;另一方面,這款機型也機械地填補了 Mac 臺式電腦出現的價格區間空白,在相對廉價的 Mac mini 和相對高價的 Mac Studio 之間占領新的價格陣地;但從「普通消費者」的角度考慮,M4 Pro 實屬不必。

在外接顯示器方面,M4 和 M4 Pro 版本的 Mac mini 都支持外接最多 3 臺顯示器;但 M4 版本外接三臺顯示器時只有兩臺分辨率可達到 6K,M4 Pro 版本則三臺都可達到 6K。

小結:已有外設想體驗 Mac 的最佳選擇

如果你此前從未用過 Mac,Mac mini 可能是入門成本最低的選擇;考慮到所有的 Mac mini 機型都不附帶鍵盤、鼠標等輸入設備,如果你已經有一套顯示器、鼠標、鍵盤等外設,那么 Mac mini 也可以讓你迅速開始工作。Mac mini 更適合對電腦有一定的理解、需要連接多種外部設備的人;它無法做到像 iMac 一樣開箱即用,但卻可以無縫融入你現有的外設中。

「專業級」的「臺式機」:Mac Studio 和 Mac Pro


專業用戶常常需要使用計算機完成更復雜的事情,例如編寫大型的代碼項目、完成多個圖像的渲染、或者進行 4K 乃至 8K 的視頻剪輯 —— 一般來說總是有一個特定的場景需要非常高的性能。這時候就不得不需要更強的硬件配置、更多的擴展性,以及看起來相對更加不同的形態才能實現如此高的性能。臺式機仍然意味著可移動性低,更適合在辦公室和工作室這樣的固定空間中使用。

在 Mac 產品線中,「專業級」的「臺式機」是 Mac Studio 和 Mac Pro。

Mac Studio


Mac Studio 可以說「起源于」Mac mini,它和 Mac mini 的占地面積相同,但配備了更好的散熱,因此體積更大、也能夠壓得住更加強大的 Apple 芯片。Mac Studio 可配備 12 核 CPU、最高 38 核 GPU 的 M2 Max,內存最高 96GB;也可以選擇配置由 2 顆 M2 Max 通過 Ultra Fusion 技術連接而成的 M2 Ultra,上面所有的參數都翻倍。M2 Max 和 M2 Ultra 是當前 Apple M2 系列芯片所能提供的最高級別的性能,它們在 Mac Studio 經過重新設計的散熱系統下可以獲得最大程度的釋放,以支持專業級應用程序、大型游戲等的運行。

Mac Studio 也以緊湊的機身提供了較多的 I/O,機身前方提供 2 個 USB-C 端口(配備 M2 Ultra 的機型支持雷靂 4)及一個 SDXC 卡槽,背面則提供 4 個雷靂 4 端口、1 個萬兆網口、兩個 USB-A 端口、一個 HDMI 端口,以及 1 個 3.5mm 耳機插孔。不過,作為一臺「專業級」機器,Mac Studio 無法進行內置內存或硬盤的升級、不支持外接 eGPU,這必然會影響到一部分專業工作流。


在外接顯示器支持方面,M2 Ultra 機型可以支持外接多達 8 臺 4K@60Hz 顯示器、M2 Max 機型則支持外接多達 5 臺顯示器(4臺 6K@60Hz + 1 臺 4K@60Hz)。Mac Studio 的起售配置,配備 12 核 CPU、30 核 GPU 的 M2 Max 機型,有 32GB 內存和 512GB 硬盤,售價為 16499 元;M2 Ultra 機型的參數均是 M2 Max 機型的兩倍,起售價則是 32999 元。


Mac Pro


目前的 Mac Pro 則是傳承了 2019 年的「刨絲器」機箱設計,可以方便添加更多 PCI Express 卡以支持更多計算機外圍設備,比如高性能硬盤。與 Mac Studio 不同的是,Mac Pro 可以通過內部的 2 個 SATA 端口和 7 個 PCIe 插槽(其中六個是第四代 PCIe)來擴展音視頻 I/O(當然了,暫時還是不可以外接顯卡的)、網絡設備,或者是存儲設備等等。

Mac Pro 默認配備的 M2 Ultra 芯片是 Mac 電腦目前最為強勁的 CPU,并有塔式和機架式兩種形態可以選擇,以適應不同的場景。我們無法否認這是一臺很快的電腦;但它目前尚無法使用 PCIe 顯卡、無法升級內置的統一內存,實際上更像是一個擴大版的 Mac Studio,但比 Mac Studio 要貴上 20000 多元。Mac Pro 默認配置 M2 Ultra 芯片(24 核 CPU、60 核 GPU,64GB 內存、1TB 硬盤),起售價格為 55999 元。


Mac Studio 和 Mac Pro 作為面向「專業人士」的產品,普通的消費者似乎沒有特別考慮的必要。如果你的工作需要更大的內存(M2、M3 均僅支持最大 24GB 的內存)、更強的 CPU 多核性能(在單核性能方面,這些芯片的差距不大)和 GPU 性能(與核心數直接相關),性能相對更高的 Mac Studio 和 Mac Pro 才值得納入考慮。

小結:象限撕裂的現實

如今,喬布斯的四個象限被「撕裂」的現狀持續,又有一點「擁擠」—— 專業人士和普通消費者之間的界限正在模糊。在臺式電腦和筆記本電腦領域,似乎分別由 Mac mini 和 MacBook Pro 來擔當「跨界者」。因此,似乎如今四象限圖應該這么畫了:


如今的 Apple 是否還是那個幫用戶做選擇的 Apple?是也不是。似乎如今的 Apple 也更加務實,依靠多樣化的產品去贏得不同需求的用戶、在細分的領域中去和其他品牌競爭。本來并沒有大屏輕薄的 MacBook,但 Apple 推出了 15 英寸 MacBook Air,即使它的定位和 14 英寸 MacBook Pro 有點難舍難分;本來也沒有面向專業人士的小型主機,但 Mac Studio 的推出改變了這個局面 …… 一方面,Mac 產品線欣欣向榮;另一方面,用戶也是常常在參數之海中苦苦掙扎。

如何購買更實惠

講完了機型參數和主要可能出現糾結的要點,接下來講講在何處購買 Mac 可能會相對實惠。相對官方網站價格,以下三種渠道購買,在價格上都會相對便宜,但其優點和缺點都還算比較突出。最終在哪里購買,可能還要取決你要購買的機型,以及具體的時機。

教育商店

  • 推薦理由:官方網站,保證全新正品;保證 14 天無理由退貨;價格相對正價有優勢;暑期返校季有贈品;可以按單配置

  • 限制:需要學生或教育工作者身份驗證;僅限 3 期分期付款


由于教育商店是 Apple Store 在線商店的一部分,所以從 Apple 購買的相關政策都適用于教育商店,尤其是 Mac 可以以一定的優惠價格按單配置,滿足個人對于 Mac 電腦細節配置的需要(例如,配置內存、硬盤容量、充電器、鍵盤布局、預裝 Pro Apps 等)。在讀以及新錄取的高校學生以及各年級教師和教職員工均有購買資格,現通過支付寶進行認證。

價格方面,MacBook Air、MacBook Pro、iMac 和 Mac mini 均在基礎售價之上便宜 800 元,按單配置的升級價格也在原價上打 9 折;Mac Studio 和 Mac Pro 則相對原價優惠數額更大一些。這些價格也支持 3 期免息分期,但相對正價購買的 24 期免息分期,則沒有那么實惠了。

Apple 每年在暑期的返校季(在中國內地一般是 7-9 月)會開啟教育商店的促銷,購買 Mac 贈送 AirPods,也是很不錯的優惠。例如,2023 年返校季優惠是贈送 AirPods(第三代)。

翻新商店

  • 推薦理由:官方網站,保證翻新品質;保證 14 天無理由退貨;價格相對正價在 85 折左右,比教育優惠更便宜;可以 24 期分期付款

  • 限制:無法第一時間購買最新的 Mac;無法按單進行配置,僅能購買已經搭配好的組合;配置是否有貨看運氣


Apple 官方認證翻新商店可以購買許多不同的 Mac 機型,除了最新款之外,還有不少是以往的機型。例如 Intel 處理器的 Mac mini,或者 M2 Pro 處理器的 MacBook Pro。因為翻新商品實際上是二手機器(一般來源據說是在官方商店 購買后 14 天內退貨的機器),所以顯然 Apple 無法直接在這里上架最新商品,不過一般來說最新型號在 3-4 個月后就會上架翻新商店了。

翻新商店中的 Mac 價格一般都是原價的 85 折左右。例如,15 英寸 MacBook Air(M2)24GB 內存 + 1T 硬盤的原價是 16499 元,但在翻新商店是 13999 元,省下來的錢可以買一個 AppleCare+ 延保服務(1599 元)還富余一些。另外,翻新商店也支持 24 期免息分期,相對來說也是另一種形式的優惠了。

不過,翻新商店中每種配置的存貨數量就不那么一定:有時候可能遇到某些配置的型號沒有貨的情況,這種時候除了等待或者購買其他型號,也沒什么辦法。而且,包裝盒內搭配的其他配件,以及電腦的鍵盤布局等都是默認的。例如,15 英寸 MacBook Air 正價購買時可以選擇 35W 充電器或者 70W 充電器;但是從翻新商店購買則只有 35W 充電器提供。

渠道購買

推薦理由:價格可以做到比官網低很多,包括比翻新商店和教育優惠低;一般會參與平臺的活動,在大型購物節(比如 618)可能會更優惠

限制:一般沒有比較高配置的機型,或者高配機型價格優勢不明顯;拆封后一般不支持無理由退換;是否可以分期付款看平臺政策

如果從第三方購買 Mac,那么價格可能比上面教育商店和翻新商店都更低。例如,經常可以見到百億補貼的 MacBook Air 價格比原價低三成左右(M1 MacBook Air 的基礎款近期經常見到不到 5000 元的價格,還是相當震撼的)。

但與此同時,價格優勢可能也就是唯一優勢了 —— 相對官方來說,我個人會比較不喜歡拆封后不能無理由退換這個限制,以及無法分期付款。不過,見仁見智 —— 其實省下來的錢可以購買 AppleCare+、配件等等,想想也是一種很劃算的選擇。

還想了解更多?

如果看完這篇文章,你還需要更進一步了解有關 Mac 電腦的更多信息,可以看看下面的幾個資源:

  • MacRumors Buyer's Guide—— MacRumors 網站上的這個欄目跟蹤 Apple 產品的發布時間,以及每次產品更新所經過的平均天數,以此給出是否應該此時購買的建議。可以在這里查看一下 Mac 電腦各個型號發布的時間,然后決定是否要等待新一代產品的推出。

  • EveryMac—— 是一個網頁版的 Mac 電腦數據庫,可以查到有史以來發布的所有 Mac 電腦型號的詳細硬件配置,部分型號還有 Geekbench 跑分,以及發售時在各個國家 / 地區的原始價格等信息。

  • MacTracker—— 是一個 iOS / iPadOS 和 macOS app,也提供類似 EveryMac 網站的信息查詢,可以查詢到 Apple 發布的各類產品的信息。app 完全免費,也沒有廣告。

寫在最后

在現在這個時點購買 Mac,我所能想到的考慮要點,都在這里了。無論現在 Mac 的產品線有多亂,我們作出購買決定,總還是離不開兩個要素:需求和預算。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帶你梳理好自己的需求,考慮到自己的需求到底落在喬布斯「四象限」的哪個位置;與之對應的產品又是什么、是否能夠滿足自己的預算。也希望讀到這里的你,真正可以做出一個讓自己滿意的 Mac 購買決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王勵勤布置任務!國乒開會總結,馬琳肩負重任,王皓愁容滿面

王勵勤布置任務!國乒開會總結,馬琳肩負重任,王皓愁容滿面

阿傖說事
2025-04-25 09:04:52
CBA教練動態更新!丁偉帶浙江25號開啟夏訓,劉維偉大概率續約!

CBA教練動態更新!丁偉帶浙江25號開啟夏訓,劉維偉大概率續約!

籃球資訊達人
2025-04-25 01:04:50
世界冠軍發表言論引熱議!布雷切爾:和丁俊暉的比賽可能很激烈!

世界冠軍發表言論引熱議!布雷切爾:和丁俊暉的比賽可能很激烈!

世界體壇觀察家
2025-04-25 02:15:57
新中國第一屆國家領導人名單

新中國第一屆國家領導人名單

天地
2025-04-10 08:22:41
謝霆鋒香港演唱會現場:英皇全員出動十分壯觀,王嘉爾隔空合唱

謝霆鋒香港演唱會現場:英皇全員出動十分壯觀,王嘉爾隔空合唱

娛圈小愚
2025-04-25 09:22:21
北京這夜,被露大腿孫儷驚艷,整個人面相都變了,甩打針臉幾條街

北京這夜,被露大腿孫儷驚艷,整個人面相都變了,甩打針臉幾條街

易同學愛談娛樂
2025-04-23 08:17:36
汪小菲帶娃住宅處曝光!馬筱梅在四合院拍國風寫真,小玥兒也有拍

汪小菲帶娃住宅處曝光!馬筱梅在四合院拍國風寫真,小玥兒也有拍

宇哥看世界ii
2025-04-24 19:24:14
150輛摩托車集體沖鋒,300名士兵,無一生還!

150輛摩托車集體沖鋒,300名士兵,無一生還!

柴刀夫司機
2025-04-23 21:31:55
教皇方濟各有多牛?一查嚇一跳,他竟創造了這么多第一!

教皇方濟各有多牛?一查嚇一跳,他竟創造了這么多第一!

青青子衿
2025-04-23 02:19:26
盲目要二胎的后果有多嚴重?網友:嚴不嚴重我不管就是想要這一款

盲目要二胎的后果有多嚴重?網友:嚴不嚴重我不管就是想要這一款

特約前排觀眾
2025-04-14 00:20:03
落馬官員劉宏建:不貪不賭不嫖,清廉務實,落馬原因令人唏噓

落馬官員劉宏建:不貪不賭不嫖,清廉務實,落馬原因令人唏噓

小江網評
2025-04-23 15:45:37
毛主席任命傅作義為水利部部長,向周總理叮囑:凡是傅提的人都用

毛主席任命傅作義為水利部部長,向周總理叮囑:凡是傅提的人都用

說說史事
2025-04-17 18:31:09
戚薇接女兒放學曝光接送卡照片,素顏太普通,母女同行像大小戚薇

戚薇接女兒放學曝光接送卡照片,素顏太普通,母女同行像大小戚薇

檸檬有娛樂
2025-04-24 11:09:57
汪俊也沒想到,請了一堆流量大咖,被一個“過氣演員”高鑫搶風頭

汪俊也沒想到,請了一堆流量大咖,被一個“過氣演員”高鑫搶風頭

她時尚丫
2025-04-24 17:01:25
王勵勤的賢內助:小10歲,低調富二代,盼丈夫在家做甩手掌柜

王勵勤的賢內助:小10歲,低調富二代,盼丈夫在家做甩手掌柜

三哥搞笑侃球
2025-04-23 17:29:15
在美國的華人慌了,恐怕一個也跑不了啦!

在美國的華人慌了,恐怕一個也跑不了啦!

金哥說新能源車
2025-04-20 14:55:06
表面是演員,實際軍銜卻高到嚇人,這4位明星個個深藏不露!

表面是演員,實際軍銜卻高到嚇人,這4位明星個個深藏不露!

草莓解說體育
2025-04-25 01:51:46
阿媒:網飛斥巨資為旺達打造真人系列劇,飾演伊卡爾迪演員已定

阿媒:網飛斥巨資為旺達打造真人系列劇,飾演伊卡爾迪演員已定

直播吧
2025-04-24 18:42:15
調查發現,每天飯后要午睡的人,不用多久,身體或出現4大改變!

調查發現,每天飯后要午睡的人,不用多久,身體或出現4大改變!

白宸侃片
2025-04-04 14:15:19
美國務卿魯比奧:中國人認為跟美國開戰能贏,這是真正的危險所在

美國務卿魯比奧:中國人認為跟美國開戰能贏,這是真正的危險所在

史行途
2025-04-24 09:36:00
2025-04-25 13:07:00
少數派sspai incentive-icons
少數派sspai
高品質數字消費指南
4662文章數 28054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數碼要聞

藍寶石PURE主板評測:超性價比打造3A游戲利器!

頭條要聞

媒體:中方表態直接戳破特朗普謊言 有一段話值得品味

頭條要聞

媒體:中方表態直接戳破特朗普謊言 有一段話值得品味

體育要聞

名記:梅西將續約2年 近10%股權比肩小貝

娛樂要聞

被網紅丑化 楊坤不再沉默開始了反擊!

財經要聞

王興注定“永無寧日”

科技要聞

這屆上海車展,沒人靠流量活著

汽車要聞

限時優惠價29.98萬元 BJ40增程赤兔版上海車展發布

態度原創

家居
教育
房產
旅游
藝術

家居要聞

清徐現代 有溫度有態度

教育要聞

“成功才是成功之母!”清華教授彭凱平:AI時代,孩子們應該拼感性的能力

房產要聞

灣區最美徒步掀起打卡潮!這座世界莊園,解鎖當代美好生活新密碼!

旅游要聞

熱聞|清明假期將至,熱門目的地有哪些?

藝術要聞

故宮珍藏的墨跡《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這才是地道的魏晉寫法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榆县| 习水县| 汤阴县| 鄂伦春自治旗| 德惠市| 新化县| 伽师县| 卓资县| 乐平市| 旬阳县| 合水县| 大姚县| 三原县| 丰都县| 桂林市| 博白县| 江油市| 遂平县| 栖霞市| 赣州市| 泉州市| 海宁市| 阿拉善左旗| 抚远县| 东乡| 达孜县| 陆丰市| 肥城市| 青阳县| 忻州市| 图木舒克市| 顺平县| 广河县| 双牌县| 上饶县| 兴和县| 钟山县| 繁昌县| 吴川市| 巴楚县| 舒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