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的殲36,近日完成了第二次試飛,這次試飛和去年年底第一次對比,明顯狀態不一樣了。并且把網上很多猜測和疑問回答了。
首先,這次試飛過程中,起落架收起來了,說明對第一次試飛的結果還是比較滿意,以后是否不用全程放下起落架隨時備降。
記住一點,如果有誰看著放起落架試飛,還不明白這是第一次飛,硬說殲36早就飛了好幾年,早就裝備了,這種人不是騙子就是對航空工業毫無了解的,加上長空之王這種污蔑中國試飛院的電影又把他們的智商擊落了。
一月初,還有人P圖,再殲36后面P了4架殲20,導致不少人還認為那個假圖就是第二次試飛。哪有新飛機試飛,就玩閱兵隊形的?誰敢讓還沒經過驗證的新飛機參加閱兵?不懂什么叫技術風險,不懂什么叫政治風險么?
好在第二次試飛的真實視頻,也能證明那些P圖全是騙子干的,現在大家該記住平時看的媒體,哪些是靠譜的,哪些是純騙傻小子的。
第二點,畫面中三臺發動機貌似是開了加力,所以明顯看到尾噴管噴出的三條明顯的尾焰,并且三條尾焰也很一致,說明殲36是用了同型號的三臺發動機,以前網上說的什么殲36中間的發動機是斜爆震發動機,都判斷錯了。至于說殲36是高超音速戰斗機的,那就是學了一個名詞就急著炫耀,小孩學會第一個外語單詞就到處亂用才這樣呢。
殲36用三臺發動機,恐怕說到底還是因為機體大,最大起飛重量大,應該是要攜帶大型遠程武器的,這么大體量可能造成2臺發動機推力不夠,所以采用了這么一個布局,用3臺發動機把推力補上。
順便我還想起來,某省某市,我還不能說具體哪個市,我一說就會有人指責我搞地域歧視。這個市的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旗下科普賬號曾經在珠海航展上說過,飛機發動機噴口看不到紅光,證明飛機紅外隱身設計水平好。這次大家看到殲36三臺發動機的長長紅色尾焰,看來成飛的設計水平是在不如某市旅游局,殲36紅外隱身性能不符合該局欣賞的標準了。
其實,要分析殲36的試飛進度,還是可以用殲20對比。
根據國家已經公開的研制歷史資料。殲20是2011年1月11日在成都首飛的,4月17又在成都進行了第二次飛行。殲36的兩次試飛,間隔時間和殲20差不多,說明對第一次試飛數據采集和分析的進度基本一致,考慮到殲36采用的是無尾翼布局,飛行控制方面技術跨度其實比研制殲20的時候跨度更大,所以同樣時間內實現第二次飛行,說明前期的研制還是很成功,仿真數字試飛對研制對保障效果做到位了。
殲20第2次試飛后,成都市民就開始頻繁看到殲20了。5月15日,第五次試飛,空中開了側彈倉,9月10成都市民看到殲20開加力了起飛了。
對比一下,殲36第二次起飛就開加力,說明進度還是比殲20快了,另一方可能也說明殲36的最大起飛重量可能要求起飛時推力更大。
到12月15日,殲20已經試飛62次,換句話說,未來一個月里,可能成都市民們隔三差五就能看到殲36,全國人民還好奇的時候,成都市民可能已經看膩了。
2012年5月12日,殲20在成都機場一年多的試飛結果被空軍認可,殲20開始飛到閻良試飛院進行進一步試飛工作。
換言之,可能2025年底,殲36也會轉到閻良進行試飛,成都市民再看,就會看到第二架、第三架、第四架、第五架殲36原型機陸續升空試飛,也會看到殲36從原型機到生產型的變化過程,而且這個過程,有可能是比殲20的研制更緊湊快速的。目前這方面成都的朋友們幸福感最強,當然這次六代機發展,沈陽那邊估計也不差。耐心等沈陽的消息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