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的 GPU ,黃仁勛還是信心滿滿。
最近,面對分析師提問,有人提到英偉達的一些客戶正跟博通合作,開發自研芯片,想取代英偉達的產品。
黃仁勛笑著回應說:大客戶們不缺錢,要的是性能頂尖的芯片,而不是便宜貨來湊數”。
事實也正是如此,英偉達的Hopper系列已經很強了,Blackwell據說比Hopper還強40倍,競爭對手的定制芯片現在連Hopper都比不過,根本追不上英偉達的節奏。
所以黃仁勛這樣的話,投資者聽了也覺得靠譜,畢竟英偉達的估值、護城河、營收和利潤前景擺在那兒。
但話雖如此,黃仁勛自信背后,是真正的威脅被暫時壓制住了,這些可怕對手不是眼前的美國同行,而是來自中國的芯片廠商。
過去幾年雖然被不斷打壓,但自力更生的中國AI芯片廠商,進步依然飛快,華為、阿里等公司都在發力,增長非常快:
華為:昇騰系列AI芯片很硬核,比如昇騰910,性能跟英偉達A100有一拼。2024年,華為接到5000片昇騰910B的訂單,需求量不小。還有昇騰310,主打低功耗,適合邊緣計算。
阿里巴巴:平頭哥部門的含光800和玄鐵系列,主攻推理任務,在阿里云上跑得不錯
寒武紀:思元系列,比如思元290和思元370,訓練和推理都能干,在國內數據中心有點名氣。
比爾科技:這家由英偉達前員工創立的公司,直接對標GPU,百尺100系列想在性能上硬剛英偉達。
另外,摩爾線程、燧原科技等國產GPU廠商在技術上不斷突破,其產品性能逐漸提升。
摩爾線程等國產廠商正在努力打造完整的生態體系,擴大適配范圍,以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這些廠商在訓練上還追不上英偉達,但在推理和邊緣計算領域已經有了自己的地盤。
美國的出口限制,讓英偉達的高端芯片在中國不能售賣,只能推性能打折的H20、L40S,這就給了國產芯片機會。
國內大模型公司現在流行“混訓”,就是英偉達的芯片搭配國產芯片一塊兒用。比如,智譜AI的集群里,華為昇騰芯片占了快一半,天數智芯和燧原的推理芯片出貨也上了數萬片。
在這樣的背景下,相關部門機構在背后使勁兒推。
2023年,有關部門砸了435億元(約61.2億美元)建計算數據中心,擺明了要搞大AI基礎設施,政策和錢雙管齊下,中國芯片廠商的底氣越來越足。
英偉達Blackwell系列又將升級到第三代,技術領先甩別人幾條街,還針對中國市場推出了合規芯片,應付出口限制。
加上CUDA這張AI軟件的王牌,中國廠商想建類似的生態,沒個幾年功夫根本不行。
黃仁勛的自信源于當下,但未來的威脅藏在每個昇騰芯片的訂單里,每行自主框架的代碼中。
當自主芯片代工工藝突破3納米這個臨界點之后,GPU之王的寶座或許比想象中更易動搖。畢竟在科技史里,從來沒有永恒的霸主,只有永恒的創新焦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