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到安慶市立醫院的新聞,很多人都在聲討醫生,但我確突然覺得胸口發悶——作為同行,我太清楚那把拔牙鉗背后,壓著多少雙顫抖的手;我看見的是無數同行正在制度與良心的夾縫中窒息——這起事故里,我看到的不僅是同行的失誤,更是整個大環境下,壓在醫生身上的那一座大山。
事件還原(整理于媒體報道)
3月12日:34歲的吳女士到安慶市立醫院拔智齒,醫生卻誤拔了相鄰的健康牙,還將脫落的牙齒用鐵絲強行塞回智齒位置。
3月14日:吳女士因劇烈疼痛到其他醫院拍片,發現被拔錯牙,病歷顯示原“拔智齒”記錄被篡改為“拔患牙”。
3月12日-17日:患者因疼痛無法進食、入睡,僅靠飲水維持,多次與醫院協商未果。涉事醫生堅稱“牙齒能栽活”,院方未提供有效解決方案,因維權未果。親屬:“她說要用死來證明清白”。
3月17日:吳女士發布最后一條抖音:“如果這個號不更了,說明我不在了。”當晚從醫院11樓墜亡。
家屬表示,不接受醫院給出的10萬元賠償方案,并要求查看事發時的監控視頻。
@中國新聞周刊從安慶市立醫院口腔科工作人員處了解到,涉事醫生已停診。該院相關科室表示,衛健委和公安已經在調查此事,將發布情況說明。
家屬從吳女士手機中看到其墜樓前錄制的視頻,吳女士在視頻中稱,“事發后無人受理此事,從頭到尾欺騙我,導致我34歲成了這個樣子,誰來解救我?因為安慶市立醫院對我造成的傷害,今天我就死在這里。”
杏林小編想說:發生這樣的事故,我們對吳女士表示很遺憾,也很痛心!但目前我們最需要的是正視失誤,并找到真因,才能盡可能避免類似的悲劇。
如果屬實,作為同行,我相信這位醫生也很想坦白說“對不起,我會補救”——而不是在深夜值班室顫抖著修改病歷;所以我們更應該去知道,他為什么不敢承認自己的錯誤?
救人的手,正在被逼到發抖,淪為高危群體?
其實醫生也是普通人,就像所有各行各業的普通人一樣,只是想單純的上個班養家糊口而已。可如今的醫療環境,醫生上個班就像走鋼絲,如履薄冰、步步驚險、容不得一絲錯誤...,壓力真的太大了!因為除了面對的是生命,還要面臨法律風險、制度枷鎖、輿論暴力....!
可“誰人能做到永不會犯錯?”,沒有人,我們只能盡可能降低錯誤的概率,不可能做到完全不犯錯誤。而當我們特別是遇到一些比較激進、極端的患者的時候...,真的很無助。是什么在逼我們變成“沉默的兇手”?我們需要怎樣的醫療生態?
我們需要怎樣的醫療生態?
1. 制度松綁:讓醫生“安全認錯”
建立醫療過失免責申報制度:參考航空業“無懲罰報告系統”,鼓勵醫生主動上報失誤,通過系統改進而非個人追責解決問題(上海醫調委模式調解成功率已達78%)。
推廣第三方調解機制:讓糾紛從“醫患對決”轉向專業評估,避免患者以命相逼。
2. 重建信任:從“對抗”到“共生”
知情同意流程改革:用動畫演示替代冰冷簽字,比如展示智齒與鄰牙的3D模型,讓患者理解風險。
設立醫生心理豁免權:允許我們在診療中說“我不確定”,而不是被迫扮演全知上帝。
3. 公眾教育:醫療不是“付費即滿意”的消費品
普及醫學不確定性:美國“Choosing Wisely”運動用公益廣告告訴公眾——50%的誤診源于疾病復雜性,而非醫生過失。
醫客說
所以,我們呼吁:
希望大眾能對醫生多一份理解,能明白疾病的復雜性,任何疾病都是有風險的,100%安全的治療根本不存在,醫患應該共同在不確定中尋找最大希望;
也請相關部門:請給醫生一條“安全認錯”的生路!
【責編】醫客君
【文章來源】杏林苑社群
【圖片來源】網絡
【免責聲明】我們尊重原創,版權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微信:xxxfff0518 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感謝您對醫客的支持!
【投稿郵箱】yike@touchealth.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