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一聲清脆的刷卡聲劃破清晨的寧靜,公路養護員郭師傅將灑水車穩穩停在取水口下方。隨著中水從管道內傾瀉而下,灑水車很快裝滿了8立方米的再生水?!艾F在接水就像自助加油一樣方便,設定好水量就能自動停泵,不僅操作簡單,還讓降塵作業成本降低了六成!”郭師傅滿意地說。
在香營鄉里仁堡村北側,龍慶首創污水處理廠西墻外,兩座銀色出水口正晝夜不息地輸送著“生態活水”。這些經過次氯酸鈉消毒和AAO+MBR膜深度處理的再生水,每天有600—800立方米通過地下管網注入中水智能加水站的蓄水池。這座去年11月建成、今年3月正式投用的“水銀行”,是香營鄉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的重要舉措,目前已為周邊公路養護和林場供應了近千噸生態用水。
取水過程看似簡單,卻處處體現科技含量。當水務管理員將取水卡貼近感應區,屏幕上立即顯示卡內余額和取水記錄。“系統默認單次取水8立方米,也可以根據需求手動調節?!惫芾韱T一邊操作一邊介紹,“確認后按下藍色啟動鍵,水泵就會自動工作,水量達到設定值后自動停泵?!闭麄€過程便捷高效,顯示屏還會跳出“取水完成”的提示。
在直徑6米的圓形蓄水池底部,一套精密的動態平衡系統正在運轉。當水位低于設定值時,污水處理廠立即啟動補給模式;蓄滿100立方米容量后,多余中水則通過專用管道注入河道,形成“處理—儲存—利用—回補”的生態閉環,實現了水資源的循環利用。
“這些中水含有氮磷元素,是林木植物的重要‘營養劑’?!毕銧I鄉生態管理中心工作人員介紹道,使用中水智能加水站的再生水后,可使林場苗木成活率提高三成,每年可節省灌溉成本近10萬元。目前,林場每周取水3次,主要用于新栽苗木的澆灌和養護。
除了供給林場和公路養護使用外,香營鄉里仁堡村還為村民配備了50余張取水卡,由村委會統一管理。村民用水時可到村委會登記領卡免費進行取水,極大方便了日常生活用水需求。香營鄉副鄉長陳世亮表示:“中水智能加水站每年25萬噸的中水供應能力,可滿足全鄉的森林防火濕化作業、道路灑水降塵、林木種植灌溉等工作。各村村委會也計劃開展集中宣傳,指導村民正確使用智能取水系統,村民有用水需求做到隨取隨用。此外,周邊鄉鎮如有用水需求,也可提前與鄉鎮、村委會對接,進行取用。”
隨著氣溫回升,香營鄉將在主要路口增設宣傳展板,通過圖文并茂的方式向村民普及中水知識。全鄉也將在確保水質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擴大中水使用范圍,讓更多村民享受到節水科技帶來的實惠,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生態活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