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境內1620萬噸稀土儲量尚未開發,兜兜轉轉無果后,又找上中國,想用稀土換技術,我們能答應嗎?
馬來西亞巨量稀土待開發
馬來西亞稀土儲量十分豐富,是世界第六大稀土儲量國,2023年馬來西亞曾宣布,該國境內稀土儲量高達1620萬噸,并且涵蓋全部17種稀土元素,主要分布在馬來半島的彭亨州、霹靂州,北部的吉打州、吉蘭丹州和登嘉樓州,預計總價值高達500多億美元,相當于馬來西亞全年GDP總量的12%以上,這一發現讓馬來西亞興奮不已,只是由于沒有技術,馬來西亞手握“金山銀山”,卻無從下手,于是,馬來西亞找上了我國,對此我國自然不會拒絕,畢竟,近年來,為了保護境內稀土儲備,維護國際稀土市場平衡,我國每年會從世界多個國家進口稀土礦,在國內進行分離提煉,再轉銷世界,比如美國就是我國最大的稀土金屬礦進口渠道,2023年5月,進口占比甚至達到了98%。與馬來西亞合作也是一樣的程序,從該國開采,運回國內提煉。為此,我國還在馬來西亞建立了提煉工廠。只不過,馬來西亞的需求卻遠不止于此,去年3月,馬來西亞曾向我國申請進口稀土加工技術,但2023年底,我國便將稀土萃取分離工藝技術,列入禁止出口名單,我國斷然不可能向馬來西亞出口稀土技術。
對此馬來西亞直接關停相關提煉廠,轉頭找上了澳大利亞合作。實際上,馬澳并不是第一次合作稀土,早前,澳大利亞巨頭礦業公司萊納斯便在彭亨州關丹建廠,去年5月,澳大利亞又投資超10億澳元,在馬來西亞建立全球最大的稀土加工廠之一,并取得了一定進展。
然而,事情卻并沒有想象的那么順利,由于始終無法實現全流程自主加工,產業鏈上也就存在缺失,馬來西亞稀土加工廠出現嚴重污染問題,引發了當地居民的強烈抵制,導致工廠運營一直磕磕絆絆。并且馬來西亞還發現,澳大利亞提煉的稀土,雜質超標高達20多倍,馬來西亞對此憂慮重重,不得不暫停稀土出口。同時澳大利亞的稀土技術短板也因此暴露無遺。
最近美國為重構全球稀土供應鏈,正在“全力以赴”,不僅盯上了烏克蘭的稀土,要求其用關鍵礦產抵債,還對格陵蘭島豐富的稀土資源垂涎不已,甚至多次表示要拿下這座大島。另外,俄羅斯也拋出橄欖枝,想要與美國合作稀土,攻克稀土技術,建立完整產業鏈。但目前為止,不僅毫無進展,還暴露了全球各大稀土產商的缺點。
世界稀土市場現狀
美國算是世界上擁有一定稀土技術的國家,在我國之前,美國一直在世界稀土市場占主導地位。只是在我國掌握稀土全產業鏈后,美國也只能依賴中國稀土。多年來,為了擺脫依賴,美國一直宣揚要建立完整的稀土產業鏈,實現自主加工。并投資了十幾億美元打造稀土工業園,建立了6條產業鏈,結果其中4條因侵權,遭到我國凍結,剩下兩條還需要向我國繳納專利費。精煉度完全不夠,說到底還是離不開中國。
再就是日本,雖然沒有美國這么大張旗鼓,但近幾年也在試圖突破中國的技術壁壘,但實驗了上千次,無一例外全部失敗,既浪費了資金也浪費了時間。
還有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原本是最被寄予厚望的,萊納斯曾耗費3年時間打造了三條生產線,準備擺脫中國,實現稀土生產自主化,結果產出效率極低,每分鐘只能產出0.3噸氧化鐠釹,并且30萬噸稀土精礦中,只有不到60%的鐠釹元素合格率,與我國99.99%的提純率,以及朝92%的分離效率完全沒法比。
這一現狀也讓更多國家意識到,世界上缺的并不是稀土,而是稀土技術。如今轉了一圈,馬來西亞也終于認清現實,只能回頭再找上中國,尋求在稀土領域的重新合作,只是需求與之前一樣,還是想要用稀土換技術。
我們能答應馬來西亞用稀土換技術嗎
馬來西亞的想法很簡單,如今全球稀土博弈正進入一個關鍵時期,我國也減少了國內稀土開采,轉而加大對海外稀土礦的進口,與此同時,美國也在滿世界找稀土,此時馬來西亞頂著壓力找中國合作,也符合雙方利益。但馬來西亞不明白的是,中國并不缺稀土,我國是世界第一大稀土儲量國,境內稀土儲量高達4400萬噸,占世界總儲量的33.8%,同時又掌握著全球最先進稀土技術,壟斷全球一半的軍用稀土。這也是我國多年精妙布局的結果,馬來西亞要想與中國進行稀土合作,我國當然歡迎,但要想獲得技術就不可能了,畢竟,中國在全球稀土市場掌握絕對主動權是現實,中國禁止限制稀土加工技術出口也是現實,馬來西亞需要認清形勢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