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9日,光澤縣人民檢察院參加了由光澤縣河長制辦公室與光澤縣幸福河湖促進會共同舉辦的“珍惜每一滴水,共繪生命藍圖”世界水日、中國水周暨南平市“河長日”主題活動。近年來,光澤縣人民檢察院在辦理與水生態有關的案件中,通過“刑事檢察+公益訴訟”雙線發力,深挖生態保護線索,制發檢察建議,凝聚多方合力,推動河湖生態有效修復,為守護綠水青山貢獻了檢察力量。
01
生態檢察顯實效
光澤縣地處閩江源頭,占武夷山國家公園核心保護區四分之一的面積,生態資源保護的意義重大。近年來,光澤縣人民檢察院堅持以“零容忍”的態度打擊破壞水生態的刑事犯罪,監督立案1件1人,以非法捕撈水產品罪起訴2件2人。通過巡回法庭和集中宣傳,形成了“辦案一件,震懾一片”的法治效果,為生態環境筑牢了保護屏障。
夷山帶水 檢護青綠丨光澤檢察:非法電魚墜法網,精心守護水資源
02
公益訴訟顯擔當
在刑事打擊之外,光澤縣人民檢察院充分發揮公益訴訟職能,以“恢復性司法”理念推動生態治理。近年來,光澤縣人民檢察院辦理有關水生態的行政、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共8件,在審查生態案件時,承辦案件的檢察官能夠敏銳發現案件背后存在的漁業資源破壞、水域生態受損等重要問題,主動延伸職能,提前介入引導偵查,固定生態受損證據,依托“刑事檢察+公益訴訟”銜接機制,向相關職能部門發出檢察建議,啟動公益訴訟程序,推動涉案區域進行生態修復工作。
03
凝心聚力河湖清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對其開展保護應當是全方位、多緯度的,絕非一家單位、或是少數職能部門的一時舉措能夠奏效的。河湖生態保護需凝聚多方力量,需要各成員單位長期的共同努力才能成功。光澤縣人民檢察院在案件的查辦過程中,與偵查機關、審判機關和相關的職能部門達成緊密協作,為維護生態環境共同發力。例如,在案件的偵破過程中,李坊鄉政府、公安機關及其有關單位的同志同心協力,利用高科技手段數字賦能,為案件偵破開了好局。又如,在證據固定過程中,檢察機關與森林警察大隊、農業農村局及其專業技術部門團結協作,取得了關鍵性證據和材料,完成了對案件定性重要的地理位置確認和漁獲種類判定工作。
以法治之力筑牢生態屏障,光澤縣人民檢察院發揮“河長+檢察長”機制作用,深化跨部門協作機制,探索生態保護新模式,促進各成員單位依法全面履職,共同致力與水資源保護、水污染防治、水環境治理等工作,為河湖長治久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注入持久動能。
在辦理案件之外,光澤縣人民檢察院持續開展普法宣傳工作,在巡回法庭、法治宣傳點等地發放法治宣傳單,對有疑問的群眾提供法律咨詢服務,引導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生態保護行動,形成全民知法、守法、護法的社會氛圍。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光澤縣人民檢察院將始終秉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以更高站位、更實舉措筑牢河湖生態司法屏障。
圖丨天池冬景
編輯:林雨荷、黃艷玲
副總編輯:龔美興
總編輯:吳才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