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唯美|深情|精短
文藝輕刊|
散文|秦嶺憶舊:
九十年代初的山城柞水
陜西|任碧江
20世紀90年代初期,我參與西康鐵路勘測設計時,踏遍了秦嶺中段400多平方公里的山山嶺嶺,所見所思,至今仍縈繞在記憶之中,擷取片段,算是憶舊吧。
——題記
山走到這里朝外讓了一讓,就讓出了一塊平平坦坦的地方;河流到這里朝山根繞了一繞,就繞出了一方小城。河叫乾佑河,城叫乾佑鎮。整個柞水縣境內再也找不出第二塊這樣的好地方,于是這乾佑鎮就變作柞水縣城了。
沿乾佑河而下,山向左繞,水隨著山根也向左繞,那趁著左邊地勢而建的縣城,也只好向左繞了。樓房平房,公房民居,機關百姓擠擠挨挨,從稍高的城北向稍低的城南看,整個縣城確是很漂亮的半個月亮呢。城很小,全城工農商學警,你也認識我,我也知道你,你能說出我家老人的嗜好,我能叫出你家孩子的乳名。夜深時南頭酒館里一群閑人喝酒猜拳,城北神經衰弱的人你就別想入睡。街道很狹窄,清晨剛起來的時候,常常看見兩邊樓上的婦人臨窗隔街嘻嘻哈哈地聊天。街道兩邊沒有大樹,樹長不開。
柞水的水養人。吃的是“糊湯”“雜面”,可人一個個卻出落得清秀水靈,男人女人臉上不見粉刺沒有雀斑,你轉遍城里所有商店,買不到一盒祛斑靈。人皆身材苗條。胖子有沒有?有,但很少。偶爾碰到一個,一打聽,卻是外地遷來的。最鮮亮的還要數年輕女人。生活中有很多漂亮、好看的女人,但不可愛,是因為缺少了鐘靈清秀的氣韻。這里的年輕女人不見得都漂亮,但都有這種氣韻,所以很惹人喜歡。有一個外地人在柞水住了兩個月,才悟出了一點道理:漂亮只是臉模子好看,清秀可就有韻致在里頭了。山也毓秀鐘靈,水也澄澈明凈,這里的姑娘自小就吸收著山的靈秀,濡染著水的澄澈,就成就了很有韻致的美了。改革開放了,柞水人也想搞創收,居民們正思謀著辦美容院,不用藥物不動刀剪,只有兩個要求:喝柞水的水,吃柞水的糧。三個月一療程,保準你舊貌換新顏。
柞水人不很富裕,但活得很悠閑,很自在。悠閑自在就在黃昏。冬天的黃昏,兩碟小菜,一瓶老酒,三五好友,關了門淺斟慢飲,隔門聽山風沖谷嘯叫,臨窗看雪花凌空飄舞,自有一番蒼然古趣;春天的黃昏,下班后或是戀人,或是妻兒,或是閨蜜玩伴,不用找公園,抬腳就上了山。坡洼中多的是爛漫山花,任意采摘,絕無罰款;夏天的黃昏,清澈宜人的乾佑河自是天然浴場,不用花錢,不用排隊,沒有諸多規矩,男女老少各憑情趣,或散步,或默想,或游水,或嘻戲,各人返璞歸真,回歸天然;秋天更好,天高而山小,水落而石出,是收獲的季節。背個挎包上了山,不大一會兒,柿子、栗子、五味子、野葡萄、山核桃、八月炸(野香蕉)應有盡有,你只是盡享了口福。
說山是山,說城是城,山城合一。小是小,東西卻沒有買不到的。不論哪個角落有,一人知道,全城皆知,只要你急用,不消十分鐘就能買回來。有人說,天下城池,大有大的難處,小有小的好處。信也!
2025年2月18日,西安
作家檔案
任碧江,上世紀六十年代生人,曾在央企從事企業宣傳工作,現已退休。早年有報告文學、散文、文學評論作品及長篇通訊30余萬字散見于《青海湖》《散文》《散文選刊》《中國鐵路文學》《作品與爭鳴》《當代文壇》《中華兒女》《旅游天地》《中國青年報》《新華每日電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陜西日報》《人民鐵道報》《廣州日報》等省部及以上報刊雜志,有報告文學3篇、散文2篇、電影評論1篇獲省部級獎項。
文藝輕刊 優質原創作品集散地
總顧問:常智奇(著名文學評論家)
顧 問:
郭 平 冰 泉 王永華 姜 毅
編 委:
程莫深 汀 蘭 阿 靜 鄧立鵬
冰 輪 凌 云 宋希晨 坦克兵
素 心 清 幽 周妍蕉
本刊定位:青春、唯美、深情、精短。
來稿體裁:原創首發小小說、散文、評論、現代詩。1500字左右。拒一稿多投!來稿請用word文檔,文字、標點校對精準。
來稿要求:作品+個人簡介+作者照片+加主編微信:cms_cq26
投稿郵箱:wyqk_26@163.com
掃描二維碼了解更多資訊
本刊圖片來源于網上
▼要事回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