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詩二首·其一》
南北朝·范云
洛陽城東西,長作經(jīng)時別。
昔去雪如花,今來花似雪。
《贈范曄詩》
南北朝·陸凱
折花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
南北朝·陶宏景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相送》
南北朝·何遜
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
江暗雨欲來,浪白風(fēng)初起。
【5】
邊城思
南北朝·何遜
柳黃未吐葉,水綠半含苔。
春色邊城動,客思故鄉(xiāng)來。
【6】
《野望》
隋·楊廣
寒鴉飛數(shù)點(diǎn),流水繞孤村。
斜陽欲落處,一望黯消魂。
【7】
《春江花月夜》
隋·楊廣
暮江平不動,春花滿正開。
流波將月去,潮水帶星來。
【8】
《人日思?xì)w》
隋·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
【8】
《蟬》
唐·虞世南
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
居高聲自遠(yuǎn),非是藉秋風(fēng)。
【9】
秋夜喜遇王處士
唐·王績
北場蕓藿罷,東皋刈黍歸。
相逢秋月滿,更值夜螢飛。
【10】
入朝洛堤步月
唐·上官儀
脈脈廣川流,驅(qū)馬歷長洲。
鵲飛山月曙,蟬噪野風(fēng)秋。
【11】
《山中》
唐·王勃
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fēng)晚,山山黃葉飛。
【12】
《風(fēng)》
唐·李嶠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13】
《于易水送人》
唐·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fā)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14】
《夜送趙縱》
唐·楊炯
趙氏連城璧,由來天下傳。
送君還舊府,明月滿前川。
【15】
渡漢江
唐·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jīng)冬復(fù)歷春。
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16】
《汾上驚秋》
唐·蘇颋
北風(fēng)吹白云,萬里渡河汾。
心緒逢搖落,秋聲不可聞。
【17】
《春曉》
唐·孟浩然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fēng)雨聲,花落知多少。
《送朱大入秦》
唐·孟浩然
游人五陵去,寶劍值千金。
分手脫相贈,平生一片心。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fēng)。
【21】
《靜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22】
《獨(dú)坐敬亭山》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dú)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23】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24】
《 勞勞亭》
唐·李白
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
春風(fēng)知別苦,不遣柳條青。
【25】
《淥水曲》
唐·李白
淥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嬌欲語,愁殺蕩舟人。
【26】
《相思》
唐·王維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fā)幾枝。
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27】
《送別》
唐·王維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28】
《鳥鳴澗》
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29】
《鹿柴》
唐·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景入深林,復(fù)照青苔上。
【30】
《竹里館》
唐·王維
獨(dú)坐幽篁里,彈琴復(fù)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31】
《雜詩三首·其二》
唐·王維
君自故鄉(xiāng)來,應(yīng)知故鄉(xiāng)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32】
《畫》
唐·王維
遠(yuǎn)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33】
《絕句二首 其一》
唐·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fēng)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34】
《絕句二首 其二》
唐·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35】
《八陣圖》
唐·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zhuǎn),遺恨失吞吳。
【36】
《登鸛雀樓》
唐·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37】
《送別》
唐·王之渙
楊柳東風(fēng)樹,青青夾御河。
近來攀折苦,應(yīng)為別離多。
【38】
《終南望馀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39】
《秋夜寄邱員外》
唐·韋應(yīng)物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山空松子落,幽人應(yīng)未眠。
【40】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yuǎn),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fēng)雪夜歸人。
【41】
《送靈澈上人》
唐·劉長卿
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荷笠?guī)标枺嗌姜?dú)歸遠(yuǎn)。
【42】
《江雪 》
唐·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dú)釣寒江雪。
【43】
《和張仆射塞下曲》
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44】
《馬詩》
唐·李賀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dāng)金絡(luò)腦,快走踏清秋。
【45】
《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46】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47】
《微雨夜行》
唐·白居易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
但覺衣裳濕,無點(diǎn)亦無聲。
【48】
《春怨 》
唐·金昌緒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49】
《宮詞》
唐·張祜
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
一聲何滿子,雙淚落君前。
【50】
《行宮》
唐·元稹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51】
《桃花》
唐·白居易
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
春風(fēng)助腸斷,吹落白衣裳。
【52】
《秋風(fēng)引》
唐·劉禹錫
何處秋風(fēng)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53】
《尋隱者不遇》
唐·賈島
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54】
《劍客》
唐·賈島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55】
《憫農(nóng)》
唐·李紳
鋤禾日當(dāng)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56】
《田家》
唐·聶夷中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
【57】
《樂游原》
唐·李商隱
向晚意不適,驅(qū)車登古原。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58】
《天涯》
唐·李商隱
春日在天涯,天涯日又斜。
鶯啼如有淚,為濕最高花。
【59】
《雪》
唐·羅隱
盡道豐年瑞,豐年事若何。
長安有貧者,為瑞不宜多。
【60】
《碧澗驛曉思》
唐·溫庭筠
香燈伴殘夢, 楚國在天涯。
月落子規(guī)歇, 滿庭山杏花。
【61】
《江上漁者 》
宋·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fēng)波里。
【62】
《梅花》
宋·王安石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dú)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63】
《夏日絕句》
宋·李清照
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xiàng)羽,不肯過江東。
【64】
《山村詠懷》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65】
《陶者》
宋·梅堯臣
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
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
【66】
《蠶婦》
宋·張俞
昨日入城市,歸來淚滿巾。
遍身羅綺者,不是養(yǎng)蠶人。
【67】
《京師得家書》
明·袁凱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
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xiāng)。
【68】
《所見》
清·袁枚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
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
【69】
《春風(fēng)》
清·袁枚
春風(fēng)如貴客,一到便繁華。
來掃千山雪,歸留萬國花。
【70】
《舟夜書所見》
清·查慎行
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diǎn)螢。
微微風(fēng)簇浪,散作滿天星。
圖|源自網(wǎng)上,侵聯(lián)系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