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日本面對美國的關稅政策,屢次求美國放過無果,還被美國批評征收700%的大米關稅。另一邊的韓國則試圖靠迎合美國來躲過一劫,沒想到還是被美國擺了一道。
據韓聯社等媒體報道,當地時間3月14日美國能源部確認,美國今年1月就已經將韓國列入“敏感國家”名單,美國將于4月15日起實施相關措施。若是實施,將使得韓國加入美國在核能、人工智能、量子技術等研究工作變困難。
產業部部長安德根
韓國執政的國民力量黨當然表示了“遺憾”,他們擔心這以后會帶來更多技術合作的限制。據韓聯社報道,當地時間3月17日韓國產業部部長安德根計劃為此訪問美國,與美國能源部部長會談。安德根表示,他將了解為何韓國是“敏感國家”,并求美國將韓國從名單中移除。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能源部說在1月,拜登政府執政時期,韓國就已經被列入了名單,而直到3月消息才被首次披露。
這不得不讓人多想,去年12月尹錫悅發布緊急戒嚴令,隨后尹錫悅遭到彈劾。此次政治風波從12月持續至今還未平息,韓國方面還未對尹錫悅有明確的宣判。而尹錫悅以及其執政的國民力量黨都在外交中表現得相當親美。
尹錫悅政府多次表達對美國的積極態度,十分強調與美國的軍事合作,包括與美國進行聯合軍演。在經濟方面則是積極響應美國創建的“印太經濟框架”,其作為創始國加入。尹錫悅甚至愿意參加美國主導的“芯片聯盟”。
然而這一廂情愿地對美國示好,換來的卻是美國的警惕。
現在換到特朗普政府,其對韓國的要求是越來越多,而且更加激進。比如特朗普曾多次抨擊對用補貼吸引芯片制造廠回流的《芯片法案》不合理,不如直接找它們征稅,揚言要廢除芯片法案。
就像開頭說的,面對這些問題韓國其實沒有對美國進行任何實質性的回應。其表現不僅是克制,甚至某種程度上說“相當順從”。其地位與日本也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所以韓國可能也知道自己沒有什么能與美國談條件的地方。一旦其汽車和半導體等產業受限,經濟的衰退恐怕就不可避免。
再從韓國政局上看,韓國目前的混亂似乎也向美國表現出,韓國目前不值得美國花費心思。
國民力量黨在外交上親美,尹錫悅彈劾案懸而未決,甚至有一些站隊國民力量黨的韓國官員的彈劾案被駁回,但是執政黨在當下民眾中間已經基本失去信任,造成了韓國政治與民眾之間的重大撕裂。而且該黨在面對政治危機時的表現還非常不穩定,使矛盾還在激化。
以特朗普的風格,他需要的是穩定、完全忠于自身的追隨者,只是目前世界上幾乎沒有這樣的國家。所以他選擇對各國開出價碼,一次次試探對手的底線,看看對方什么時候屈服。
隔壁的日本某種程度上已經為韓國做了示范,一味地附和和求饒都換不來好結果,似乎唯一能做的就只有在美國的壓力下受著,或者有決心去主動發展與其他國家的關系,比如重拾平衡外交,與中國搞好關系以應對沖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