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融媒體中心記者羅虹
陳遠華,一個在當代中國畫壇擲地有聲的名字。他從大山中走來,通過手中的畫筆描摹大自然的美麗盛景。如今,他是中國徐悲鴻畫院院長,以深厚的藝術造詣和獨到的藝術見解,在傳承與創新中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藝術之路。
陳遠華作畫。受訪者供圖
3月18日上午,中國徐悲鴻畫院西南創作中心授牌暨陳遠華院長作品首次捐贈儀式在南充嘉湖書院舉行。陳遠華將個人創作的中國畫《春山云景圖》捐贈給了南充博物院,并進行了現場展示。
天賦萌芽山里綻放藝術之花
1952年,陳遠華出生于儀隴縣日興鎮的一個鄉村,和大多數農村娃一樣,住著茅草屋,種著莊稼,養雞養鴨,逗狗放牛。不同之處就是,陳遠華特別喜歡畫畫。巍峨的群山,潺潺的流水,質樸的鄉民,構成了他最初的藝術啟蒙。家境貧寒沒錢買紙筆,他就用鐮刀、用樹枝、用木炭,在石頭上、田地里、墻面上,在可以作畫的地方留下他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感悟。
“沒有老師教導,就是純粹喜歡,喜歡什么就畫什么,看到什么就畫什么。”陳遠華說,再艱苦的條件也阻擋不了他對繪畫的熱愛。在四川大巴山里,他盡情揮灑著這份與生俱來的藝術天賦和對美的敏銳感知,也為他日后的藝術道路埋下了伏筆。
1969年,17歲的陳遠華響應號召,應征入伍,走進了部隊。因為擅長畫畫,陳遠華進入了部隊文工團。因表現良好,陳遠華被送去魯迅美院繪畫系學習,畢業后回到部隊的美術創作室,開始了專業創作。
在部隊的12年,陳遠華創作了許多畫作。對繪畫事業的熱愛,也不斷推動著他的藝術之路日趨精深。
每每回憶起童年時光,陳遠華總是充滿感激。他說:“是大山給了我藝術靈感,是生活給了我創作的源泉。”正是這份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讓他在藝術的道路上始終保持著赤子之心。
師承名家扎根生活潛心創作
從部隊退役后,陳遠華回到儀隴老家,先后當過播音員、宣傳員。后來,因為有美術功底,經人介紹,他去到了當時的儀隴縣川劇團、儀隴縣木偶劇團擔任美工,并跟隨團隊到貴州、云南等地演出,看到了不同的自然風光與民俗風情。
陳遠華作品。受訪者供圖
一天,陳遠華在縣城的布告中看到了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研究班正在招生,熱愛繪畫的他便報了名。通過繪畫技巧、色彩學、素描、構圖等專業考試,陳遠華成功考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研究班,師從馮法祀、戴澤、靳尚誼等教授。“馮法祀教授十分出名,他的作品《雁蕩山》《捉虱子》等,我從小就耳濡目染,對他非常崇拜,能夠成為他的學生,我特別開心。”陳遠華說,一直以來,他也秉承著老師“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創作理念,潛心創作。
從藝數十年,陳遠華始終堅持深入生活,自駕越野車多次進入川西高原、云貴高原、青藏高原等地寫生,行程數萬公里,收集到大量創作素材,創作出很多有生活的好作品。恩師馮法祀教授稱他為“吃苦耐勞藝先鋒,難得的人才、勤奮的好學生”,并收為入室弟子。
多年來,陳遠華在新加坡、美國、德國、比利時、意大利、英國等地舉辦過個人畫展和聯合畫展,受到觀眾好評。他的部分作品被一些國家的美術館和國際友人收藏。他的作品《峽江圖》《春風綠山河》《九寨天堂》為北京人民大會堂藏品。
筆墨精湛寫實與寫意交融
3月18日上午,陳遠華作品首次捐贈儀式在南充嘉湖書院舉行。儀式上,陳遠華將個人藏品中的一幅巨型山水圖《春山云景圖》贈送給了南充。
當天,畫軸在眾人期待中緩緩打開,一幅氣勢恢宏、筆墨堅實、虛實得章的山水圖呈現時,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此畫名為《春山云景圖》,畫中不僅有山水,也描繪了縹緲的云氣、蒼翠的樹木、急湍的飛瀑、精致的房舍、橫臥在峽谷之上的吊橋、悠閑的游人,遠觀氣勢磅礴,近品意趣良多,筆墨精湛。
作品的上方,陳遠華還寫下了當時的創作感受:“春煙讓人流連忘返,美不勝收,真是古人所言,春草綠色,春水綠波,春風留玩,孰為不歌。”
“這幅作品是北京人民大會堂藏品《峽江圖》的第一稿,當時應人民大會堂管理局邀請,專題創作反映巴蜀地區自然風光的具有代表性的山水畫,《春山云景圖》就是第一稿。”陳遠華說,作為巴蜀地區走出來的畫家,他也創作了許多反映巴蜀文化的優秀作品,都是根據小時候在儀隴的所見所聞創作的。今后,他會繼續捐贈一些個人藏品給家鄉,助力家鄉文化傳承與發展。
如今雖已年過七旬,陳遠華仍然堅持每天創作。近段時間,他正根據參觀八路軍太行紀念館的所見所聞創作組圖。陳遠華認為,藝術創作離不開生活,藝術家要深入生活,觀察生活,從生活中汲取靈感,賦予作品更深層次的內涵和意境。
人物檔案
中國徐悲鴻畫院院長陳遠華。
南充市融媒體中心記者余中華攝
陳遠華,1952年9月生于四川省儀隴縣,曾就讀于魯迅美院繪畫系、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研究班,中國著名畫家、中央美術學院馮法祀教授入室弟子。1988年至1993年,他先后應邀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舉辦個人畫展。1994年至1996年,他應邀前往德國、比利時、意大利、英國舉辦聯展。曾先后擔任徐悲鴻國際藝術研究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巴蜀創作中心主任。現任中國徐悲鴻畫院院長兼北京國畫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優秀專家。
來源 | 儀隴融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