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濃香,薪火相傳。從品牌創始人鄧子均的開拓奠基,到今日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趙東的守正創新,五糧液以匠心傳承譜寫了跨越時空的和美樂章。
就在近日,五糧液集團官方公眾號發布“喜報”:公司技術總顧問趙東榮登“第六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榜單。這一殊榮,不僅是對趙東數十年如一日匠心堅守的至高褒獎,更是對五糧液千年傳承釀造技藝及其行業標桿地位的“國家級”認證。
趙東帶領的技術研發團隊,歷經十余載潛心鉆研,上萬次實驗探索,終凝練出五糧液酒傳統釀造技藝工藝體系——“1366”非遺極致工藝,這一工藝體系不僅傳承了千年釀造工藝的智慧結晶,還通過技術創新推動了五糧液品質的進一步提升。
何為“1366”非遺極致工藝?即“一極”“三優”“六首創”“六精釀”。“一極”指五糧液的釀造過程復雜且追求極致;“三優”指生態環境、老窖池、匠人匠心的“三位一體”優勢;“六首創”即首創了六種獨特的釀造技藝;“六精釀”便是通過分層入窖、分層起糟、分層蒸餾、量質摘酒、按質并壇、分級儲存,最終做到了優中選優。
“1366”非遺極致工藝,既傳承了千年釀酒智慧,又融入了現代科技創新,是五糧液品質歷久彌新的核心密碼。“匠心做事,恒心做人”是深植于每個五糧液人心中的精神信條。在前人奠定的堅實基礎上,五糧液不斷推陳出新,創下一個又一個“驚艷之作”。
五糧液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麥、玉米五種糧食為原料,經過充分發酵、精心陳釀、細心勾調等100余道工序的精心雕琢,造就了“香氣悠久、味醇厚、入口甘美、入喉凈爽、各味諧調、恰到好處”的獨特風味。“?經典五糧液”“?五糧液1618”“第八代五糧液” 等眾多核心產品,不僅長期占據消費者心中優質白酒榜單,更成為展示中國白酒魅力的文化名片。
作為新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趙東深有感觸:“五糧液創新的‘變’,是為了傳承的‘不變’。通過科技的力量,在創新與傳承中找到最佳平衡點,讓酒體品質更加穩定。而不變的,是釀酒人的匠心和初心,是對酒品質和風味的極致追求。”
趙東始終堅持“傳承與創新并重”的理念。自2007年起,他先后收徒10余名,帶領徒弟們圍繞釀酒生態環境、釀酒原料、包包曲、窖池微生物、傳統甑桶蒸餾、智能化釀造、新產品研發、產品品質提升等開展了系統性研究。為使徒弟們更好地成長,趙東采用一帶一、一對N等方式,培育了以鄭佳、王戎、袁杰彬為代表的優秀接班人。
據了解,一直以來,五糧液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置于戰略高度,始終致力于非遺活態傳承與創新發展,不斷加強傳承人隊伍建設。近三年來,五糧液新增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名、省級代表性傳承人5名、市級代表性傳承人8名、區級代表性傳承人12名、公司級代表性傳承人23名,成為新增代表性傳承人數量最多的酒企。
千年傳承,五糧飄香。作為推動中國白酒國際化的先行者,五糧液將持續鼓勵和支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開展傳播活動,助力以酒文化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世界舞臺綻放光彩,譜寫“和美”新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