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臺灣牌,切香腸,必將成為美國不可承受之重”,《人民日報》發長文警告美國,過去8年美國發起了48項對臺軍售,總價超過260億美元,還不停地派軍艦過航臺海、派遣少將赴臺觀摩軍演。
特朗普上臺后,又刪除了“不支持臺獨”,解凍了8.7億的對臺軍援,脅迫“臺積電”斥資1000億赴美建廠。
《人民日報》說的很清楚,“中國人民不吃霸權霸凌這一套”,如果美國不踩下“剎車”,“臺獨”分裂勢力會更加有恃無恐,最終將美國拉下水。
美國煽風點火不成,反而會引火燒身,在14億人用血肉筑就的鋼鐵長城面前,撞得頭破血流。
美國真的敢跟中國開戰嗎?美國“國防戰略委員會”,用114頁報告闡述了美軍面臨的窘境,并一語道破天機:美國國防戰略過時、軍工生產力不足、盟友不夠協調,開戰一月將會大敗而歸。
胡塞隨便打,中國不敢惹,美國欺軟怕硬的真面目!
2月13日,美國新任防長赫格塞斯在出席“北約”國防部長會議時說道:“我們并不認為與中國的沖突不可避免,當然也不會尋求與中國發生沖突……”
赫格塞斯是個典型的對華“鷹派”,而美國也是個好戰的國家。
他突然變得熱愛和平,原因只有一個:打不贏也打不過。
面對也門胡塞武裝,美國沒有絲毫的心慈手軟。
就在3月16日,美國出動空軍對也門首都薩那、荷臺達和薩達等至少10個地區發動空襲,造成至少53人死亡,另有101人受傷,其中包括大量的婦女、兒童。
“美國將持續打擊也門的胡塞武裝,直到他們停止對國際航運的襲擊?!?,赫格塞斯明確表示:“必須要打到胡塞武裝認輸,美軍的行動才會結束。但在此之前,我們的打擊將毫不松懈。”
特朗普也發文威脅:“你們的時辰已到,從今天開始你們必須停止襲擊行動。否則,你們將遭受前所未有的、地獄般的打擊。”
胡塞武裝迅速做出反擊,連續4次向美國“杜魯門”號航母發射了導彈和無人機。
胡塞武裝也向美國喊話:“在美國對也門的侵略停止之前,不會停止打擊紅海和阿拉伯海的所有敵對目標?!?/p>
特朗普氣急敗壞:“胡塞武裝如果再發動攻擊,將追究‘幕后支持者’伊朗的責任?!?/p>
美國敢突然襲擊胡塞武裝,原因很簡單:胡塞武裝的飛彈和無人機,根本傷不到美軍航母,對美軍構不成威脅。
而特朗普肆無忌憚的恫嚇伊朗,也是認定伊朗不敢先發制人,襲擊美國海軍。
美國整天吹噓“威脅論”,又把中國定位為“最全面,最具挑戰的競爭對手”,卻不敢跑過來耀武揚威。
道理只有一個:中國的東風導彈,不但能打擊美軍航母,還能轟炸美國的沖繩、關島等軍事基地,甚至打擊美國本土。
正所謂“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范圍之內”,只有足夠強大,才能抵御外侮。
“美國像彈簧,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面對弱者美國可以肆無忌憚的欺壓、凌辱;而面對強者,美國只能打打口水戰。
美軍無法在東海或南海打贏解放軍,這在美國軍政兩界,已經成了不爭的事實。
隨著中國“區域拒止”能力的提高,東風導彈可以覆蓋“第一島鏈”“第二島鏈”全部,美國發現它的“前沿部署”戰略已經失效。
不但航母編隊對解放軍起不到任何威脅,就連在中國周邊的軍事基地,也成了“活靶子”。
美國自揭老底認栽,向解放軍服軟?
“我們必須沮喪的承認,中國早已做好了任何打算。如果現在中美爆發一場大戰,美國將毫無準備。”
美國國防戰略委員會一份長達114頁的報告,顛覆了美國民眾對美軍的認知,仿佛一記重拳,將他們從“超級大國”的美夢中捶醒。
美國國防戰略委員會成立于2022年,是一個與“蘭德公司”智庫聯合運營的機構,負責評估美國軍隊的整體戰備情況和能力。
“美國最后一次準備打一場重大沖突是在 1990 年,冷戰結束之時,但此后,美國失去了這種能力”,它指出:“中國的軍事實力很可能已經超過美國,尤其是就其在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存在而言?!?/p>
《報告》披露了美軍當前面臨的三大主要問題。
第一,國防戰略過時。
委員會主席,曾是眾議院情報委員會資深成員、眾議員的簡·哈曼表示:“五角大樓的國防戰略,是在俄烏沖突之前制定的。它雖然能確保美國可以應付兩場戰爭,但戰爭的假想敵,都是中東、北非、西亞等軍力較弱的國家。”
簡·哈曼建議:“對付那些效果綽綽有余,可如果是跟中國、俄羅斯這樣的大國開戰,明顯力不從心。通過多戰區部隊建設,來修復當前的過時版本。”
簡·哈曼認為,中、俄是“無上限”的合作伙伴,彼此都在全球都擁有廣泛的影響力,尤其是中國的“一帶一路”拓展了眾多伙伴關系。
簡·哈曼在報告中寫道:“隨著美國對手之間的合作比以往更緊密,美國及其盟友必須做好對抗多個對手聯盟的準備。如果不建立一支資源充足、足夠靈活的軍隊來應對這種環境,美國可能會因為其他戰區存在沖突威脅而不敢在任何一個戰區投入戰斗?!?/p>
所以,簡·哈曼的建議是,把中國設為“最優”級別,把有效、高效的資源,全都用在中國身上,確保美國的國家力量工具組合,適合特定的“戰略目標”。
報告寫道:“我們國家最后一次為這樣的戰斗做好了準備是在冷戰時期,但那在35年前就結束了,但今天美國沒有準備好”。
“三位一體核威懾+隱身戰機+航母打擊群”模式,是美國傳統的軍事優勢。
然而,它正在被中國“區域拒止”體系削弱。
例如,中國已部署超2000枚中程彈道導彈,并形成覆蓋第一島鏈的北斗衛星制導網絡,使美軍航母打擊半徑(約1000公里)失去安全作戰空間。
簡·哈曼憂心忡忡的說:“許多人都覺得中國是美國勢均力敵的對手,但事實上,中國在許多方面都超過了美國,并通過二十年來的重點軍事投資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美國在西太平洋的軍事優勢。如果美國不做出重大改變,力量平衡將繼續向中國傾斜。”
大戰將至軍隊拉胯,動員全民迎戰?
《報告》認為,美國的國防工業基礎非常薄弱,彈藥儲量遠遠不夠,開戰后也無法向戰場上源源不斷的輸送。
《報告》指出:“一旦與中國開戰,美國將在短短三到四周內耗盡其彈藥庫存,一些重要彈藥(例如反艦導彈、遠程和精確制導武器)只能維持幾天。一旦耗盡,更換這些彈藥將需要數年時間?!?/p>
你死我活的戰場上,如果沒有了彈藥,即便武器再先進,也都是“能看不能用”的“燒火棍”。
美軍無法自給自足,而日本、澳大利亞等印太盟友也幫不上忙。
畢竟,這些國家的導彈自給率還不足15%,根本不能分擔美軍壓力。
失去了彈藥的美軍,就失去了反抗能力,不到一個月就會被打得丟盔棄甲,慘淡離場。
美國一旦失敗,將從“超級大國”淪為“二流國家”。
《報告》認為,可以通過對盟友的投資、技術共享等方式,讓它們大規模生產武器彈藥。
不過,一些立法和官僚機構上的障礙,“直接減少了盟國和合作伙伴參與國防市場的機會”。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美國民眾沒有對可能爆發的戰爭,有足夠的危機意識,沒有被動員起來。
簡·哈曼呼吁:“美國總統、國會和內閣公民和意見領袖、媒體和其他有影響力的人,必須向全體美國民眾說明,美國面臨的巨大挑戰,以及為什么美國仍然是維護世界和平、穩定和繁榮經濟的不可或缺的國家?!?/p>
報告認為,美國百姓對于“美國面臨的危險”以及“爆發大戰的成本”,一無所知。
“他們不了解中國和伙伴們的實力,也不了解沖突爆發時對日常生活的影響。他們不會預想他們的電力、水或所依賴的所有貨物的獲取會受到干擾。他們沒有將美國失去世界超級大國地位的代價內化。”
簡·哈曼急切地說道:“兩黨必須一起發出‘戰斗號令’,以便美國現在就進行重大變革和重要投資,而不是等到下一個珍珠港或9·11事件。美國公眾的支持和決心是不可或缺的?!?/p>
美國的這份報告,處處都透露著“威脅論”,純粹的“以己度人”。
它強大后,欺凌弱小,鞏固霸權,就用思維鏡像看待中國,以競爭和威脅的視角看待中國軍隊,渲染炒作所謂的“軍事威脅”已經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其用意不過是為擴充自身軍力找借口。
參考文獻:
重磅 | 美國防戰略委員會報告 通信產業網
國防部:美炒作所謂“中國軍事威脅”已到無可救藥地步 國防部
警惕美國進一步滑向“大國戰爭預期” 環球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