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枚導彈從天而降,美國的核航母突然遭襲,關鍵時刻,中方送出了2句話!
這些日子,紅海北岸的夜空突然被火光撕裂。據央視新聞消息,日前,也門胡塞武裝向美國“哈里·杜魯門”號航母,一口氣發射了18枚導彈,并出動多架自殺式無人機實施飽和攻擊。
此次襲擊事件的導火索,還要追溯到更早之前。為打通紅海航運通道,美國對胡塞武裝發起了代號為“紅海黎明”的軍事行動,在48小時內,F-15戰斗機與伯克級驅逐艦對薩那、荷臺達等戰略要地,實施了47輪空襲,造成至少31名平民死亡。
在新聞發布會上,胡塞武裝軍事發言人展示被炸毀的民居影像時直言:美軍每投下一枚炸彈,都在為今天的襲擊寫下注腳。
胡塞武裝的這次襲擊采用了蜂群戰術,通過多方向、多批次、多類型的武器突防,旨在突破航母戰斗群的防御體系。這種以牙還牙的戰術選擇絕非偶然。近年來,胡塞武裝通過伊朗支持的地下網絡,獲得“巴勒斯坦2”型高超音速導彈、“雅法”隱身無人機等,前者能突破宙斯盾的攔截,后者則具備規避雷達探測的特殊涂層。
盡管美軍宣稱成功攔截了11架無人機,但導彈殘骸在距航母3海里處墜海的畫面,仍讓五角大樓后怕不已。
胡塞武裝首次成功威脅到航母安全,暴露了美軍在密集攻擊下的防御漏洞。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的教授詹姆斯·霍姆斯指出:當導彈雨成為常態,航母作為移動堡壘的神話正在崩塌。這種心理沖擊導致美軍在紅海海域的巡航頻率下降40%,霍爾木茲海峽的護航編隊規模被迫擴大三倍。
值得一提的是,正當中東地區亂作一團,國際社會秩序在戰爭邊緣搖搖欲墜之時,中國外交部送上兩句話,給世界注入了穩定劑。
第一句話是:中方反對任何加劇紅海局勢升級的行動。第二句話:紅海局勢和也門問題有復雜原因,應通過對話談判,尋求妥善解決。不難發現,這兩句話既是對《聯合國憲章》的呼應,也是對現實危機的精準把脈。
中方提議建立紅海安全多方對話機制,包含三個維度:一、要求美國停止對也門民用設施的打擊;二、呼吁胡塞武裝解除對航運的單方面封鎖;三、推動沙特與胡塞武裝重啟政治談判。這一方案巧妙的平衡了各方的核心關切:對美國警示軍事冒險的代價、對胡塞武裝保留體面退出的通道,同時還對沙特安全承諾予以回應。
在也門問題上,中國始終主張“也門問題也門人自己解決”。這種立場的背后,是對中東歷史教訓的深刻認知——2015年沙特領導的軍事干預,已造成40萬人死亡,300萬人流離失所,重復同樣的錯誤只會讓紅海變成新的火藥桶。
當導彈劃破天邊,無人機在夜空游弋,人類更需要清醒的認識到:真正的安全不在導彈射程之內,而在談判桌的半徑之中。中國提出的對話方案,或許正是打開紅海死結的金鑰匙。畢竟,在這片連接亞非歐的黃金水域,沒有哪個國家能承受戰爭失控的代價,也沒有哪個民族愿意在炮火中等待明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