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題敏銳度、人才鑒別力、以及與觀眾的價值連接,構成了內容創作的三大核心能力。這也是伴山不自我設限,能夠持續積累信任、贏得想象空間的原因。
作者 | 陸娜(北京)
去年5月,《新生》在海內外播出后,收獲了口碑、商業和影響力的多重成功,其出品方、制作方伴山文化也由此嶄露頭角。
這一現象級作品也讓整個行業重新審視了精品短劇集形式的市場潛力——高質量內容無需冗長篇幅,精準而深刻的敘事同樣能撬動龐大市場。
乘勢而上,伴山文化迅速啟動了新一輪項目布局,并于近日正式發布劇集片單。以「新銳、現實基底、類型化敘事」為創作核心理念,公司構建起八部劇集并行開發的內容矩陣,展現出強勁的制作能力與創意野心。
借此片單發布之際,新聲Pro再次與伴山文化創始人鄭林深度對話,探討片單背后的內容戰略升級、獨特內容價值觀體系如何落地實踐,以及伴山如何構建內外部協同開放的合作生態,共創影視內容的新可能。
1.多元精品內容:打破體量限制,聚焦敘事效率
影視內容應適配最適宜的篇幅,而非被傳統框架所束縛。《新生》選擇10集的精品短劇集形式,正是基于對敘事節奏和觀眾接受度的判斷。
從伴山最新發布的片單可見,伴山依然專注于精品短劇集的打造,同時以更為靈活的形式和體量,巧妙平衡敘事效率與內容深度。
僅與申奧繼續合作的三部作品就呈現了完全不同的面貌:除了延續該系列特質的12集懸疑劇《新生2》,還有將敘事舞臺轉至非洲之角的14集冒險題材劇集《海盜船》,以及由申奧擔任總策劃和編劇的24集季播情景喜劇《模范健身房》。
其中,《新生2》在延續前作心理懸疑氛圍的基礎上,將進一步深化對真相與謊言邊界的探索。《海盜船》聚焦中國船員與海盜的斗智周旋,巧妙運用冒險類型包裹人性思辨,同時暗藏國際視野下的深度追問。《模范健身房》則以幽默解構當代社會議題,既保留密集笑點,又蘊含對現實的批判性思考。
與此同時,基于「新銳、現實基底、類型化敘事」的核心創作思路,伴山在最新片單中展現出駕馭多元題材的能力,以及持續拓寬類型邊界的創新意識。
《銀行局》融合反腐與復仇元素,以美劇式的快節奏揭露金融生態內幕,讓職業劇徹底跳脫「行業科普」的窠臼,直擊金融世界的人性復雜與道德困境。《風從昨日來》開創性地將都市愛情與援疆醫療相融合,在壯美邊疆背景下演繹跨越地域與人生階段的情感糾葛,有效拓寬了都市情感題材的表現邊界。
都市劇《愛情制造機》則通過一檔戀愛綜藝的幕后制作故事,銳利剖析了當代人對情感關系的復雜需求與深刻反思,同時直擊流量時代下真實情感被消費與符號化的社會現象,揭示了網絡曝光與私密情感之間的現代悖論。
與《新生》一樣,這些作品本質上都讓類型化表達服務于現實洞察,用經典戲劇結構吸引觀眾入場,再以思想深度引發持久共鳴。
此外,以移動互聯網創業潮為故事起點的《人生贏家指南》,巧妙刻畫了女主角數次試圖踩中風口卻屢屢錯失時代機遇的命運軌跡,探索了成功定義與自我價值的當代命題;《無盡的溫存》聚焦北方小城,通過一對近似姐弟卻又情愫微妙的男女主角在生活困境中彼此溫暖、相互救贖的故事,探索了超越傳統愛情的情感連接。
據悉,除了片單中已公布的8個劇集項目,伴山目前還有三部原創電影項目正在孵化,以及若干部前期策劃中的劇集項目尚未公布。團隊今年開始也將探索影劇聯動等更多元的內容形態,為好故事量體裁衣。
鄭林認為,選題敏銳度、人才鑒別力、以及與觀眾的價值連接,構成了內容創作的三大核心能力。這也是伴山不自我設限,能夠持續積累信任、贏得想象空間的原因。
2.創意合伙人機制:小團隊撬動大生態
支撐多元內容和穩定產能供給的離不開伴山高度靈活開放的組織模式。
這家僅有10人全職團隊的公司,通過「創意合伙人」機制連接20余位創作者,形成靈活高效的人才合作網絡。這些創作者與伴山團隊合作緊密,相互信任,并在審美和創作理念上能夠達成共識。
據了解,伴山與核心創作者并非傳統簽約關系,而是在項目上深度協作,形成資源與創意的互補,鄭林稱之為「創意合伙人」。
這一模式打破了傳統影視公司的固化思維和合作局限。例如,著名話劇導演黃盈因情景喜劇《模范健身房》與伴山結緣,正是雙方在內容理念上的共鳴與專業領域的互補,促成了話劇與影視劇語言的有效融合與創新升級;《風從昨日來》導演鄧珂則延續了與鄭林在青春都市劇領域的再次攜手。
伴山不刻意追求「綁定」人才,而是以精品項目為紐帶,在精神共鳴與利益共享中持續激發創作活力。
而核心團隊構成上,北京電影學院背景的鄭林、高博洋與南加大畢業的吳一多,三位公司合伙人形成了優勢互補的領導架構。
伴山三位合伙人:鄭林、高博洋、吳一多
在項目層面,鄭林和高博洋秉持「共創+賦能」的理念全程把控從最初的選題策劃、創意開發,到資源整合、制作管理,再到宣發策略,在每個環節都追求最高效的協同效應。在公司層面,鄭林專注戰略規劃和選題選才;高博洋把控內容管理與價值觀落地;吳一多負責資本與商業運營與財法風控。
這種科學分工使伴山為所鏈接的創作者建立起了全方位、多維度的支持系統。
當編劇導演面臨各類創作瓶頸時,團隊能夠按需協助,及時發現并解決制作過程中的實際問題,真正實現了創意與執行的無縫銜接。
3.價值觀解構:深度鏈接「新」用戶 讓創作回歸本質
在碎片化信息與短視頻不斷解構一切的當下,伴山文化正試圖通過「三位一體」的內容布局,重建敘事的意義坐標系。
這種重建不是簡單的價值觀輸出,而是通過三個遞進層次實現與「新」用戶的深度對話——從個體生存狀態的鏡像投射,到社會癥結的思辨拆解,最終打開社會議題的公共價值對話空間。
首先是強調創作要從現實本身出發,直面當代個體的生存狀態和價值選擇。
以最普適的愛情題材為例,古早言情劇的盛行曾塑造了幾代觀眾對于浪漫愛情的想象,但隨著社會環境的深刻變遷,當代人的情感模式和對親密關系的需求已全然不同。當行業仍在用甜寵投喂情感幻想時,伴山選擇真實呈現出新時代的情感圖譜,勾勒愛情在當代語境下的多元可能。
《風從昨日來》將人物置于邊疆壯闊背景下進行自我療愈,巧妙融合情感敘事與自然、生死議題;《愛情制造機》在都市語境中戳破愛情幻象,探討了人性復雜與自我接納的當代命題;《無盡的溫存》則在生存困境的背景下,探索親密關系的救贖價值與精神慰藉。
這些作品共同指向「自我與自洽」的核心命題,反映了個體意識覺醒的時代特征——年輕人愈發關注「我」的完整性與成長,而非傳統敘事框架中被集體綁定的「我們」。伴山的作品既捕捉到了這種價值觀的轉變,又避免了簡單標榜個人主義的片面性,而是在個體與集體、自我與他者的辯證關系中,尋找平衡與和解的可能。
與此同時,伴山并不會一味追逐或迎合時代情緒,而是以更為批判性地的視角呈現社會癥結,并注重在作品中留出思辨空間,引導觀眾共同思考而非簡單接受。
去年《新生》對信息差犯罪的精準剖析引發了全民熱議,正是因為該劇從劇作階段就有意識地打造觀眾與角色的交互體驗。申奧稱之為,「給觀眾搬一把椅子,而不是用一個鉤子。」
在此基礎上,伴山一直希望將視野拉開,制作一部反思近十年社會發展對個體影響的劇集。探討何為「人生贏家」的《人生贏家指南》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出現。
和劇中的主人公一樣,伴山的三位合伙人也是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社會氛圍中踏入職場。十年間,親歷并見證了投資、文娛行業的起伏與變遷。這種真實體驗使團隊在面對這個故事時,能夠產生深入的理解和原發的表達沖動,角色的生存選擇與價值思考也在現實經驗與創作心態之間形成了微妙的互文關系。
在前兩者的基礎上,伴山的作品普遍為更具公共性的社會議題留出了表達空間。
例如,《風從昨日來》中最打動創作團隊的并非僅是表層的愛情故事,而是作品中對年輕人理想主義與現實碰撞的細膩呈現,以及對當代青年情感難以建立的深刻思考。這些議題的設置和探討,都基于對年輕用戶深層心理需求的精準洞察與把握。
在當前影視行業的轉型期,傳統的「大IP+大導演+頂流演員」模式已逐漸失效,原因在于影視行業的發展階段已經發生根本性變化,觀眾對長視頻內容的需求和長視頻在整體娛樂生態中的定位都已然不同。
伴山敏銳把握這一行業轉折點,通過創意合伙人機制與優秀創作者建立深度合作關系,共同探索符合新時代審美的創作模式和內容形態,以靈活應對市場變化與觀眾期待。
去年《新生》的成績就向市場證明了這一點,這家新秀公司也因此積累了行業信任度。如今,伴山始終踐行著內容創作的底層邏輯:當創作回歸本質,與年輕世代形成價值共振時,內容自會獲得穿越周期的生命力與影響力。
就像鄭林所說:「伴山致力于擁抱未來五到十年最優秀的創作力量,用當下視角制作出符合觀眾審美與情感需求的作品,實現我們共同的內容理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