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已過,農家開始準備“開秧門”,這就意味著阡陌間開始熱鬧起來。
這場景讓我想起兒時最怕的農活——插秧,不僅是水田里螞蝗會聞著味尋來,還會因為分不清是稻,還是稗挨罵。
那時困惑像田埂邊的蒲公英,風一吹就散落成無數個“為什么”。
不就一顆稗子嗎?現在分不清,等他長大了再除掉不就可以嗎?
后來,我發現稗子生命力更強,生長速度比水稻快,根系也比水稻發達,它在田地里會跟水稻爭奪養分、空間,影響水稻產量。
所以,在農人眼里稗子就是第一惡性雜草。
而除掉稗子最佳時機,不是長大了再拔掉,是從幼苗抓起,是防微杜漸。
那稗子、敗子,二者只是同音嗎?
“敗子”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敗家子,就像《活著》里富貴,民國時的盛恩頤那種人,揮金如土,不學無術,游手好閑。
在最早的時候,古人們不稱“敗家子”,而是叫那些不成大器的子弟為敗子。
而這“敗子”他很有講究,來源于《韓非子》。
夫嚴家無悍虜,而慈母有敗子。
這就是說,管家的人治家威嚴有方,手下人就不會兇悍,不會出刁奴。而父母溺愛孩子,就容易養出不太好的孩子。
相反,那些家教比較嚴格的家庭,是不太會容易養出小混混這一類人。
讀到這,大家一定會說“敗子”和“稗子”都是一個音bài,硬拉在一起有點牽強附會。
不急,請聽我慢慢講來。
《寶積經》有這么一句話:
僧之無形者,譬如田中生稗子,其形不可分別也,此說亦通。
看似僧人卻無修行實德的人,就像稻田里的稗子,顏色、形狀和稻子長得一模一樣,真假難辨。
再來看敗家子,它和稗子是不是相似?一個在消耗家族,一個在消耗稻田。
所以,堪稱害群之馬的敗家子,與“稗子”有關。
此外,梁紹壬在《兩般秋雨庵隨筆》記載:
今人呼不孝子曰敗子,或曰敗當作稗,稗所以害苗也。
敗家子敗壞家業,而稗子禍害禾苗。所以,現在的人叫不孝子為敗家子,將他比作田里的惡性雜草“稗子”。
相反,《朱子家訓》中提到“除稗如治家”,管理家庭與除田間雜草類似,從小事抓起,防患未然。
那么稗子真的一無是處嗎,該被趕盡殺絕嗎?
答案是否定的,稗子并不是毫無用處。
翻開《本草綱目》,有這么一句:
稗乃禾之卑賤者也,故字從卑。
稗子,在禾本科里算得上是“寒門子弟”,連名字稗都是“卑”的諧音。
稗子與水稻,在幼苗期極為相似,習性也相同。因此,農人們管稗子叫“水高粱”。
如果追根溯源,稗子是水稻的祖先,就像狗尾巴草是小米的祖先。
《本草綱目》又云:稗子,可食用。
稗子可以釀酒,也可以做糧食,當然也可以做飼料。
在北魏農學家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
“稗,既堪水旱,種無不熟之時,又特滋茂盛,易生蕪穢。良田畝得二三十斛,宜種之,備兇年”。
大概就是:稗子生命力頑強,容易種植,可以種在旱地、水田,不管怎么種,它都會成熟,每畝產量二三十斛,大約200斤到360斤。有他可以度過災年。
在清朝前后,稗子南北普及,也是餐桌上的主食,很多地方志都有稗子的記載。
直到20世紀末期,水稻產量提升,人們能吃到口感更好,更美味的食物,稗子才退出歷史舞臺。
也許70、80后,小時候吃過稗子面,用它攤煎餅,薄脆,口感比玉米面好。
而除此之外,稗還有其他意思,在《爾雅》
稗,小也。
所以“稗”,又有微小之意
比如小商小販,我們就可以稱之為叫稗販,這不是胡謅,而是有史料考證:
《梁書》記載
掖庭有稗販之名
稗販,小販也。
所以,按這個道理,咱們以此類推,那古時候的小官,我們稱之為什么呢?
稗官。
《漢書》記載:
小說家者流,蓋出于稗官。
稗官,主要收集民間的故事小說,所以古時候的小說家也叫做稗官。
寫民間小說的叫稗官,那民間遺聞瑣事又叫什么?
稗史
稗史,不同于正史。正史是史官記載,稗史就像民間微博,由“編外人員”走街串巷,記錄老百姓的奇聞異事,專門記載那些上不了朝堂的市井八卦。
就像《漢書·藝文志》中所說:
細米為稗。街談巷說,其細碎之言也,王者欲知閭巷風俗,故立稗官使稱說之。
這些“街談巷說”如同碾碎的精米渣滓(稗字本義),雖不起眼卻能反映世道人心。
到了明代商溶編的《稗海》,一口氣收錄74部稗史,這是一部古代版《故事會》。
后來,稗官下崗,民間文人接棒。潘永因編有《宋稗類鈔》;元代仇遠寫《稗史》;清代徐珂編《清稗類鈔》。
他們把酒樓茶肆里的傳聞都寫成了正經書,這倒應了章學誠說的“六經皆史”。
可稗史與野史又不同,它們一個是八卦新聞,一個是都市傳說。
卻又相同,因為這些“不正經”的記載,形成了文學沃土,讓我們看到“小說”的形成,讓我們看到《儒林外史》《西游記》等等小說。
最后,大家還覺得“稗”只是一種雜草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