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武漢交通職業學院校園沉浸在熱烈莊重的氛圍中,春日暖陽傾灑,為這場入伍歡送會,增添了融融暖意。南苑運動場上,519名軍士生們身著筆挺戎裝,身姿矯健、意氣風發,即將告別校園,奔赴熱血軍營,開啟人生新征程。
學校黨委書記楊震與即將入伍的軍士生合影
歡送會結束后,溫情一幕成為全場焦點。軍士生們滿懷敬意與不舍,潮水般簇擁到校黨委書記楊震身邊,紛紛邀請他一同合影留念。
楊震書記笑容和藹,欣然應允,與同學們緊緊站在一起,在相機快門聲中,共同將這一珍貴瞬間定格。
每一張合影,都遠不止是簡單的影像留存,更是深厚師生情誼的有力見證,是楊震書記關愛學生的生動寫照。
22計網軍士(4)班的史浩然難掩激動之情,回憶說:“楊書記是我的入黨介紹人,我們之間的緣分獨特而珍貴。當初面臨入伍抉擇,我內心滿是迷茫,書記跟我分享他年輕時的奮斗經歷,那些充滿奮斗與堅持的故事,就像一束穿透迷霧的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讓我有了堅定走下去的勇氣與信心,所以臨別前,我特別想和書記合影,留住這份珍貴的回憶。”
楊震書記(左)與史浩然合影(右)
22通信軍士(5)班的李梓燚,在學校軍士學院擔任學委會宣傳部長,他也分享了和書記的親密接觸。 “去年11月,在籌備第十七屆秋季運動會活動宣傳時,我壓力特別大,感覺毫無頭緒。楊書記剛好在操場,看到犯難的我,和我分享他過往組織活動的經驗,教我如何合理規劃流程、協調人員。他告訴我,遇到困難不要怕,辦法總比困難多。在書記的指導下,活動宣傳取得成功,也讓我得到了極大的鍛煉 。”李梓燚眼中滿是對書記的感激。
日常里,楊震書記時刻心系軍士學院建設。課程設置上,他了解對接部隊需求,引入模塊化、實戰化課程,讓理論緊密貼合實踐;為更新實訓設施,他多方奔走爭取資源,打造模擬真實環境的實訓基地,助力學生提前適應部隊實操;大力推動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手把手指導開展文體活動與志愿服務,培養學生堅韌意志與社會責任感;每學期他都會親臨學院,集合師生問詢把脈,牽頭召開軍士生人才質量推進會,一線指導學院工作開展。
“學院的大事小情,都在書記的心頭上。”這是大家的共同心聲。
軍士學院排球隊隊員鄧碩回憶起書記指導排球訓練的場景:“備戰重要比賽時,訓練陷入瓶頸,大家士氣低落。楊書記來到訓練場,專注觀察我們的動作,指出問題,還親自示范如何控制發球力度和角度。在他的指導下,我的發球技術大幅提升,團隊士氣也高漲起來,最終在比賽中取得優異成績。”
在楊震書記的引領下,學校突出培養軍士生“堅定的思想政治素質、過硬的軍事素質、良好的專業素質、全面的創新素質”,目前,累計向全軍部隊輸送了2000余名素質過硬的軍士人才,定向培養軍士人才培養質量規模節節攀升。2024年,面向6個軍兵種,在8個專業招收定向培養軍士,招生規模在全國48所定向培養軍士院校中排名第3,在校軍士生總規模2300余人。
軍士學院院長施亞齊表示:“學校始終將軍士生培養視為重中之重,不僅在教學上配備了一流的師資力量,還高度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楊書記經常深入學生群體,了解他們的需求和困惑,為定向培養軍士工作提供了許多極具價值的指導意見,為我們指明方向。他提出的‘個性化培養方案’,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量身定制發展路徑,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綻放自己的光彩。”
武漢市警備區動員處上校處長代向陽對學校培養成果給予高度評價:“武漢交通職業學院輸送的軍士生專業基礎扎實,軍事素養過硬,適應能力強,在部隊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軍隊現代化建設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入伍的519名軍士生,即將奔赴各軍兵種部隊。他們懷揣著楊震書記的鼓勵與期望,立志在軍旅生涯中拼搏奮進、發光發熱,為母校增光添彩。這一張張充滿溫暖與力量的合影,也將成為他們心中永恒的珍藏,化作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激勵著他們在強軍之路上無畏前行。(通訊員:王勇 莊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