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財圈社&道哥說車 張張】315已經落幕。按理說,此時再發布任何維權相關的事宜,熱度只會衰減。然而,對于所有深陷于維權的泥沼之中的車主們而言,維權并非只有315一天,而是一場曠日持久,且看不見盡頭的苦戰。
如果一些車企認為躲過了一年一度“鬼門大開的日子”就萬事大吉,不妨還是端正態度好好做車。
首先,讓我們恭喜智界R7上市才5個多月,大定就突破了8萬臺(含R7純電及增程版)。咱不雞蛋里挑骨頭,車能賣得好,總有過人之處。但有些事消費者需要知道,也有權知道。
小編前兩日刷到一則視頻。內容為一名智界R7車主反饋,智界R7存在虛假宣傳。余承東曾在央視直播時指著R7增程版說:“智界R7全系標配了虛擬主銷雙叉臂,四球頭的,操控性能很好。”
余總這番話,令看完央視直播的車主無比心動,于是當即預約了試駕。雖然當時增程版還沒上市,試駕車只有純電版,但他心想反正底盤都一樣。
此后,該車主還再次做了各種功課,無論是各路博主、還是官方咨詢、智界的銷售顧問甚至是余承東本人的親自轉發,各方信息都顯示——智界R7純電版與增程版底盤一樣。
經過充分考慮該車主下定了智界R7增程MAX版,并交了5,000元定金,等待交車。誰曾想1月5日R7增程版開始全國交付了,陸續有網友發現——
1、原本宣傳的虛擬主銷雙叉臂,變成了實體主銷雙叉臂;
2、四球頭變成了單球頭。
銷售一問三不知,而廠家給出的解釋是:
“為了不減少用戶乘坐空間,合理放置增程器和空簧,智界R7特意為增程版開發了全新的占用空間更小的全鋁雙叉臂,其輕量化及性能實測均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搭配雪鸮智能靜音節能增程技術,雖是增程車型,但能給您帶來媲美純電的駕駛體驗。”
斗膽翻譯一下這段話:改配置是為你們好,雖然沒按照原來宣傳的來,但是還是很好用啊!
舉個不是很恰當的例子,這就像雙胞胎娶媳婦,告訴你反正哥倆長差不多,嫁誰都一樣。但好歹雙胞胎的相似度還高點兒,虛擬主銷雙叉臂和實體主銷雙叉臂能一樣?四球頭和單球頭能一樣?
這才攏共賣了多久,黑貓投訴上已經涌現關于智界R7增程版“虛假宣傳”的集體投訴。截止目前,已有28起。
一位名為“機械系小王”的博主分享過一個關于“虛擬主銷雙叉臂”和“實體主銷雙叉臂”之間區別的科普視頻。
該視頻提到“普通雙叉臂它的主銷是在車輪的內側,而虛擬主銷是在靠近輪中心的位置。這樣就相當于變相增加了懸架幾何的寬度,那么車肯定是越寬行駛的越穩當。除此之外,這種設計還有一個好處:普通的雙叉臂在車輪轉動的時候,它是圍繞著這根主銷轉動的,它是要轉一個大圈的。
而虛擬主銷雙叉臂,因其轉向中心更靠近輪中心,所以在旋轉的時候就可以轉一個小圈。這樣不僅節省它轉向時車輪侵占的空間,同時還可以增加其轉向角度。”
對于智界這種宣傳與實際,前后嚴重不一的做法,有車主和網友表示:
“可以理解,但是惡心且不能接受。”
“確實很惡心,不過憑心而論,你真的去試駕,這兩種前懸你也不會試駕出本質上的區別。”
——“這就是買之前和我談性能,買之后跟我說感受差不多就行。”
“售前談配置,售后談體驗。”
“重點是空間嗎?!重點是欺騙消費者!!!”
而除了增程版存在虛假宣傳問題,智界R7也不消停。投訴網站上主要充斥著關于車輛異響問題、電機高頻嘯叫聲、遙控器減配需車主額外花錢購買等投訴。其中,異響問題占比較大。
消費者在購買行為發生前,擁有充分的知情權。這是剛剛過去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花了42年的時間,通過不間斷努力在警示企業,同時也教會消費者的事。智界R7全系如今的銷量,是8萬多位車主掏真金白銀用行動投票出來的。
然而,車主的眼睛是愛,亦是尺,收到的關注越多,就越需要扎實做好產品,珍惜羽毛,嚴謹宣傳。用真誠而非套路與車主雙向奔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