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預售價便宜8200元,新問界M9(參數丨圖片)的起售價,又拉回到了46.98萬,和2024款入門車型保持一致。不過,這次新車取消了42kWh電池容量版本,這就意味著,該價格比老款同配置車型實則便宜2萬,除了底盤和電池沒做大調整外,最核心的技術升級有2個,一是更換了新1.5T增程器,二是升級了智駕傳感器。其中,傳感器配額數量,只比尊界S800多了4枚車外麥克風,激光雷達組合和4D雷達矩陣等都一致,感知系統數量和性能提升后,自然給高階智駕的功能預埋了更多可能性,按照規劃,4個月后華為乾崑智駕會發布ADS 4,ADS 3.3則首搭在新車上,那,新增程器有什么變化?老車主能用哪些新功能?
老款問界M9用不了ADS 4,新雷達預埋自動駕駛?
有著和尊界S800類似的全向融合感知系統,但整場發布會,余承東始終都沒提L3,從功能上看,在新雷達矩陣的加持下,升級ADS 3.3后的新問界M9,高階智駕的功能,主要針對VPD代客泊車和D2D做了精細化升級,當然了,同款尊界S800的分布式車載衛星通信,目的就是解決包括地庫在內等場所,信號差的問題,而額外增加的4枚車外麥克風,工作邏輯和探測性的雷達性質一樣,把聲信號融入算法機制,在領航過程中禮讓警車、救護車等特殊車輛。
以目前ADS 3.2的感知硬件方案來看,1L11V7R12U基本已經能處理絕大多數環境場景的采集和分析任務,在這組傳感器架構的性能基礎上,除了城市NOA和高速NOA,自由式的D2D也已落地,現在再融合5顆4D雷達和3顆DTOF固態激光雷達,目的就非常清晰了,就是通過2套雷達傳感器的特性,來拔高探測數據的精度,在提升全車感知系統的性能后,投喂給大模型的數據質量,必然是有翻倍效果的,所以不出意外,接下來要發布的ADS 4,升級的點大概率會從時間軸上,對決策做提前處理,具體到功能上,應對加塞、三點掉頭、自主變道的細節肯定會更絲滑,VPD的覆蓋范圍,很有可能也會進一步擴大。
好消息是,包括問界M9在內的老車主,都能升級使用ADS 3.3,特別是老款問界M9,通過OTA也能升級新增加的手勢隔空開門,不過,要想實現包括VPD在內的滿血效果,還需要對傳感器矩陣做返廠改造,畢竟,4D雷達需要預裝在車身內部,車側和尾部的DTOF固態激光雷達,需要對局部車身作拆件改造,線束也得重新排布,所以不出意外,升級費用大概率不會低。對老款車主而言,有必要為了ADS 4去付費升級這兩套雷達矩陣嗎?
答案是肯定的。先來說4D毫米波雷達,從命名就能看出,其相比傳統3D毫米波雷達,在偵測范圍上多了一個維度,具體說就是多了能對高度信息進行感知,在目前普及智駕的傳感器方案中,基本都采用的是傳統3D毫米波雷達,原理也很好理解,就是通過向周圍環境發射短脈沖寬度電磁波信號,來測量目標障礙物的位置和速度數據,而4D毫米波雷達通過發射高頻連續波能夠生成高分辨率點云,垂直角偵測精度甚至可以做到1度以內,簡單說就是比3D毫米波雷達多了對障礙物高度的理解,而這個能力幾乎是和低線束激光雷達效果類似的。
嚴格來講,4D雷達的定位是一種基于超聲波和激光雷達技術的新型傳感器,探測精度雖然不及高線束激光雷達,但由于能夠通過回波生成點云數據,所以在能見度較差的環境場景下,其更多的是可以增強整套感知系統的數據精度,這也是其能夠拉高AEB速度限制的先決條件之一。至于DTOF固態激光雷達,其并不能像傳統激光雷達做實時掃描,而是以利用光電信號在障礙物之間的回傳距離,生成精確的三維數據,所以其物理特性就決定了更擅長對短距離靜態目標作偵測,換到具體能實現的功能,不僅僅是能提高泊車安全性,再展開一些,更多的會是給機器手臂充電帶來技術冗余。
純電續航只漲15km,新增程器油耗不如插混?
比起上一代1.5T增程器,新問界M9搭載的這臺HG15T,主要在兩個維度做了優化,即油耗和NVH。目前市場主流增程器的設計,都遵循了窄長缸體構造思路,通過拉長燃燒室,拉長活塞的運動行程,來達到膨脹比大于壓縮比,再有就是通過優化滾流,提高噴射壓力,以及EGR冷卻和一系列減磨技術,來規避因燃燒不充分導致的濕壁,降低積碳和爆震的風險,所以降油耗,各家增程器的思路基本都一致。
按照官方給出的數據,新1.5T增程器的功率較上代機型提高了6kW,1L油比之前多發電0.52kWh,發電機使用扁線連續繞組之后,功率密度推升到了4.5kW/kg,WLTC工況燃料消耗量從0.88L/100km降到了0.64L/100km,量產熱效率達到了44.8%,理論上,增程器的熱效率越高,油電轉化的能力就越強,參考市場主流的幾款增程器,奇瑞SQRH4J15B熱效率44.5%,1L油發電3.67kWh,理想L系使用的L2E15M,1L油發電3.09kWh,長安的JL469ZQ1,1L油發電3.63kWh,尊界S800的DAM15BTDE,1L油發電3.2kWh,所以橫向對比下來,新車的油耗值似乎并沒和對手拉開差距。
另外,在40-50萬價格市場,新問界M9的同級對手還有接下來會上市的插混,比如騰勢N9和領克900等,尤其是用到三電機插混結構的領克900,入門版P1+P3+P4+3DHT的架構,明顯就是沖著降油耗來的,兩款車在整備質量接近的情況下,后者的WLTC工況饋電油耗,包括高速全場景實測甚至能低于10L級,而增程在高速工況的能耗往往不占優勢,所以從能耗拓展到用車成本上,這塊明顯插混更有競爭力。
另外,和老款問界M9相比,新車在整備質量和電池容量不做調整的情況下,純電續航僅小幅增加了15km,綜合續航增加了81km,純電續航的提升,可以看作是新增程器發電效率有了進步,但不可忽視的是,新車的輪胎胎寬,從285規格換成了更窄的265規格,減少和地面的接觸面積,本質也是能降低整車綜合能耗的方式之一,但,讓一臺超過2.6噸重的SUV穿上更窄小的“鞋”,跑高速夠穩嗎?當然,在全鋁雙叉臂+五連桿之外,還有空懸+CDC做預瞄執行,所以理論上是可以抵消這個問題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