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難遇的奇才在那一年出了兩個,自此香港商業只姓“李”。
李兆基去世,本以為李嘉誠成為香港獨一無二的“大王”。
沒想到他卻犯了“原則性錯誤”,引來網民憤怒,官媒點名!
李嘉誠深陷輿論,看來霍啟剛那四個字含金量還在上升……
雙王爭霸
前幾天,香港商業界巨頭李兆基在家人陪伴下離世,本以為“四大創始人”自他離開后,李嘉誠便會一家獨大,再也沒對手。
可誰又能料到現在的發展?不到三天的時間,李嘉誠就被輿論圍攻,反而是那個“不爭不搶”的霍家,獲得了最后的成功。
在香港商業的燦爛星空里,李兆基和李嘉誠無疑是最為耀眼的兩顆星星,他們同樣出生在1928年,在同一片土地締造了不同的商業奇跡。
李嘉誠出生在廣東潮汕一個普通的家庭,兒時隨著家人逃難奔至香港,就此開始悲慘的童年生活。
他寄人籬下、處處受困,他做過跑堂的,當過小二,做過鐘表店的學徒,那時候他是徹頭徹尾的小人物。
然而他并不甘心,他靠著塑膠花廠完成資產的第一步原始積累,抓住機遇進軍房地產業。
他大膽自信的行事作風和極具前瞻性的頭腦,讓他在香港房地產業百戰百勝,迅速拓展商業版圖。
沒幾年他就開始謀求全球化進展,在世界各地,尤其是歐洲大力發展,投資基礎設施,控制英國大量產業。
而李兆基則是出生于金商世家,從小就摸著金器長大,別人還在小學吃口香糖吐泡泡的時候,他就開始學習鑄金了。
成年后,他揣著一千港元踏上了自己的商業征程之路,奔赴香港。沒幾年,靠著和黃金挨邊的外匯買賣,他賺的盆滿缽滿,迅速建立了公司。
和李嘉誠一樣的是,他也乘著房地產的東風,靠別樹一幟的銷售方式直接在風云變幻的房地產業站穩了腳跟。
在那之后他在廣州等沿海城市一路向內發展,堪稱“土地之王”。
那會的香港算是“二李爭王”,李兆基富甲一方,李嘉誠富甲另一方。
當然他們的商業紛爭也很常見,在九十年代,李嘉誠聯合外資對一個美國項目勢在必得,沒想到李兆基靠誠信中途截胡,雙方關系破裂。
隨后李嘉誠重建合計大廈來壓制恒基大廈,沒想到那頭李兆基直接布置了一個八卦陣,在玄學上反壓制回去。
并且啊,當年亞洲首富的位子本來是李兆基連坐的,沒想到李嘉誠靠著靈活的商業思想居然躲開了經濟危機,踩著他登上首富的位置。
他們的故事是香港商業歷史的傳奇,是不同思想和社會責任感的交織與碰撞,這樣的亦敵亦友堪稱“人生知己”。
如今李兆基去世,徒留李嘉誠一人在世,不管怎么看李嘉誠都算是贏了。可誰能想到現在李嘉誠的口碑塌成這樣!
口碑崩塌
李嘉誠青年時商業起飛,不僅是靠他的腦子,更是靠著當時新中國大力發展、改革開放,內陸沿海一起發力。
在那段時間,哪怕是大字不識的普通人,選對了路也能“起飛”。他應該知道自己的成功離不開人民、離不開國家。
而三月初,李嘉誠的長和集團卻宣布要把巴拿馬港口賣給美國,只因對方出了二百億美元!
大家都知道,巴拿馬港口是極為重要的海上交通樞紐,關系著我國數不清的對外貿易。
他這個舉動,無疑是把我國外貿的咽喉掐在了美國人的手里!可想而知,美國一旦增加關稅,在港口鬧事,會有數不清的麻煩。
雖然自古以來,商人就是以利益為先,但不論什么事都得在家國面前讓步吧,他在關鍵時候“掉鏈子”,真是令人咂舌!
不少網友自發地去官方下呼吁,要求官方出面回應此事。
面對這樣的洪濤巨浪,官媒也迅速發出了有力的回應——“莫天真、勿糊涂”。
在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全國人民都應該上下一心,大事大義面前應該三思而后行!
港澳辦的官方也轉發了這篇回應,嚴肅批判了李嘉誠的行為,畢竟在國家利益面前,一切都是小事。
沒幾日,大公報又發出了《偉大的企業家都是錚錚愛國者》隱射李嘉誠。
是啊,他吃國家的紅利,公司里養了幾十萬的中國人,現在把國家利益拱手讓人,讓美國扼住要塞,這也配“企業家”的名號嗎?
網友們按耐不住憤怒,整日在社交平臺呼吁,而長和集團面對官方和網絡的輿論卻遲遲不予回應。
與李嘉誠罵聲一片的處境相比,霍家卻是逆流而上,在國際上不斷大放異彩。
霍家崛起
霍啟剛,出生于香港名門望族,他的親戚都是有頭有臉的大貴族,更是著名的愛國人士。
他的妻子郭晶晶,是在體育界為國爭光的偉大跳水運動員。
自他千禧年回國創業開始,他跟著國家的腳步,一步一個腳印在房地產、金融、航運、酒店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自2008年當選天津市政協委員之后,便在政治領域大展拳腳,在十年后當選全國政協委員,為人民做實事。
去年的他,在全國兩會攜六份人大議案奔赴北京,為香港青年融進內地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不僅如此,他和妻子郭晶晶出席了數不清的公益項目,為疫情捐款七千萬,為各地洪澇捐款三千萬,還為甘肅捐了七千萬元。
面對這樣的“愛國商人”,內陸的民眾對他極為認可,畢竟企業家必須要和民眾站在一起,否則怎么對得起手下千千萬萬的老百姓呢?
霍家從他祖父那一輩起,就時刻謹記家與國不可分,時刻謹記國家利益面前個人的事都是小事。
他曾經在提案結束后,在記者的鏡頭下說出這樣一句話:“飲水要思源”。是啊,他霍家成為大富豪,靠的不僅是個人努力。
面對港獨分子猖狂的局面,他在香港特區開會時特意戴著有國旗圖案的口罩,宣布任職。
他從不做就“假大空”的呼吁,而是做了很多接地氣的提議,走訪民眾,關注實際問題。
結語
總之,面對現在香港商業的局勢,李兆基已離世,李嘉誠又深陷輿論,看似“不爭不搶”、“淡泊名利”的霍家,卻成為了最大贏家。
這靠的是與人民站在統一戰線,靠的是一顆愛國的中國心,靠的是實實在在的“儒家”商業思想!
李嘉誠的事情也給大家提了個醒,在國家大事面前,莫糊涂,要三思。
不知道您對此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喜歡文章記得點贊關注我們下期再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