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12月,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以公開售票的方式放映了一組自己拍攝的短片,這一事件被視作電影誕生的標志。稍早前的10月,堪薩斯的小鎮,名為約瑟夫·弗蘭克·基頓的男嬰出生,他將成為世紀之交全美最受歡迎的雜耍喜劇演員之一。
在1917年進入電影行業之后,他以在舞臺表演中積累的獨特身體語言完成驚世駭俗的動作場面,憑借不茍言笑的面部神態成為瞬息萬變的世界中現代人的銀幕精神象征。
他就是冷面笑匠、特技狂人、喜劇大師、電影作者,電影藝術的同齡人——巴斯特·基頓。
巴斯特·基頓 Buster Keaton 1895-1966
作為慶祝世界電影誕生130周年系列策劃的首個節目,藝術影院邀請觀眾跟隨巴斯特·基頓的腳步重返電影茁壯成長的孩童時期。彼時現場配樂的無聲活動影像作為劇場歌舞雜耍表演的一部分,正日益受到觀眾的矚目和歡迎。初具規模的制片廠、有號召力的明星、專門報道電影的記者和雜志,都將迅速得到發展。
巴斯特·基頓的藝術道路與電影的蓬勃態勢交相呼應。他三歲與父母一起作為“基頓三人組”(The Three Keatons)進行雜耍表演,五歲便成為這個組合的真正明星,名動全美。
基頓是三人組里的小明星(最右)
20世紀初,人們對這電影一新興娛樂形式的興趣暴漲,很快不再滿足于歌舞雜耍演出之余放映的短片,而期待看到更多精彩的敘事和動作編排。長片的時代近在眼前,許多歌舞劇院紛紛轉型成為專門的電影放映場地。
基頓作為當時家喻戶曉的雜耍演員,很自然地就被求賢若渴的電影制片人招到片場。他首先在“胖子”羅斯科·阿爾巴克(Roscoe 'Fatty' Arbuckle)的一系列雜耍喜劇短片中出演配角,學習幕后技能。在親手拆解了一架攝影機后,他堅定了自己可以利用這個“魔盒”走向更加寬廣舞臺的想法。
基頓在《暗號》片場
1920年,基頓正式繼承了阿爾巴克的制片團隊,開始獨立拍攝影片。基頓初執導筒的作品仍以雜耍喜劇(slapstick)為鮮明風格。但很快,他的創作就開始從被湯姆·甘寧稱之為“吸引力電影”的情節簡單,依靠段子拼湊的雜耍短片轉向注重人物刻畫,精心布局謀篇的敘事長片。到1928年《船長二世》上映之際,電影已經被廣泛接受為一門真正的藝術,而基頓也已經是創立了個人獨特電影語言的藝術家。
基頓在《將軍號》片場
本專題將呈現基頓在1920年至1928年之間創作的代表性作品,包括4部兩本短片(two-reeler)、6部劇情長片以及1部彩蛋紀錄片,10部基頓作品全部為4K修復配樂版。從他自組制片公司(Buster Keaton Productions)獨立拍攝的第一部短片《暗號》,到他在藝術風格上的集大成之作——《將軍號》和《船長二世》——這組影片代表了基頓電影創作最鮮明獨特、揮灑自如的巔峰時期,是這位喜劇大師在銀幕上公認的黃金時代。
透過這組影片,我們不僅能夠回顧基頓逐漸脫離舞臺表演痕跡,從滑稽喜劇向大場面動作奇觀巨制的過渡,同時能夠對1920年代電影制作技術上的突飛猛進,乃至對一個世紀之前的美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風俗做一次管中窺豹的觀察。
《七次機會》
基頓電影的成功讓他收獲了大批影迷和業內人士的崇拜。1954年,基頓結識了制片人、電影活動策劃雷蒙德·洛豪爾(Raymond Rohauer)。洛豪爾在電影版權方面的強勢態度頗具爭議,但正是他收集、購買了大量基頓黃金時期的影片拷貝并與基頓夫婦建立合作關系,形成了基頓電影重新發行的關鍵一步。
雷蒙德·洛豪爾(左)與基頓
2011年起,基頓早期作品拷貝大多隨著洛豪爾打下的片庫基礎流轉到科恩電影收藏(Cohen Collections)當中。今天我們能夠在大銀幕觀看基頓在1920至1928年這一巔峰時期的作品,得益于科恩電影收藏與博洛尼亞電影資料館合作發起的修復項目。
本專題所呈現影片片頭都有對修復過程的簡要介紹,有助于觀眾了解當下基頓影片的保存情況。這組陸續迎來公映百年紀念的經典之作,能在電影與基頓的130歲生日之際來到藝術影院,是電影檔案保存和修復價值的重要體現。
《福爾摩斯二世》
暗號 The High Sign(1921)4K
基頓名場面:閉眼全中神槍手,翻轉智斗強盜團
基頓自組公司后獨立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暗號》被基頓認為含有過多雜耍橋段而被“雪藏”,直到《一周》《劇院》等后續作品獲得觀眾好評才肯拿出來放映。在這部基頓的“創業作”中,我們能直觀地感受到他天才般的身體喜劇表演。而他在日后創作中對裝置、攝影機視角的鉆研已經在本片中初露端倪。
鄰居們 Neighbors(1920)4K
基頓名場面:父子齊上陣,驚情疊羅漢
基頓與自己的父親喬·基頓在片中飾演一對父子,二人的動作配合一如當年“基頓三人組”時驚險而默契。在這個窮小子追女仔的故事中,基頓充分利用了圍墻、梯子、隔板等空間道具,打造出多個令人捧腹的動作組合。片中躲避身材魁梧的警察戲碼是無聲喜劇時代的經典橋段,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征。
稻草人 The Scarecrow(1920)4K
基頓名場面:夢幻餐桌不求人,以假亂真稻草人
這部影片集中展示了基頓的多個拿手絕活:“以真亂假”的身體演技、固定鏡頭配合機械裝置的動作設計,以及環環相扣的追車大戲。基頓令人叫絕的機關設計和演員之間天衣無縫的配合,令影片開場的一場用餐戲至今叫人百看不厭。
劇院 The Play House(1921)4K
基頓名場面:一人分飾N角,演技就是最厲害的特效
這是基頓短片中最特殊的一部。片中所有的人物(包括動物)都由基頓一人扮演。即便在4K修復后細節畢現的畫面中,化妝、表演、剪輯、編排和經過多重曝光達成的特效都堪稱完美。本片展示了基頓在攝影機技巧和電影語言上的大膽探索,和他一向追求極致的藝術野心。
福爾摩斯二世 Sherlock Jr.(1924)4K
基頓名場面:放映員夢境穿越,神剪輯層層嵌套
這是最為影迷津津樂道的一部基頓影片。片中一個做著偵探夢的電影放映員在夢中進入銀幕中電影的世界,在剪輯和曝光技術的輔助中形成日后今 敏在《千年女優》里營造出的多重穿越效果。基頓在片中使用的剪輯手法頗有蘇聯蒙太奇學派的風范,而將技術融入幻化境地的是他創意無限的編排和無以復制的精彩演繹。
七次機會 Seven Chances(1925)4K
基頓名場面:一人單挑新娘團,山坡滾石功夫深
基頓飾演的男主人公必須在一天之內結婚才能夠繼承巨額遺產,于是他開始了自己的瘋狂求婚行動。片中形形色色的女孩子對基頓的拒絕不單純是喜劇橋段設計,同時是當時女性社會地位崛起,思想解放的側面記錄。當然影片名垂影史的理由無疑是后半段那標志性的基頓大場面——在與新娘團的追逐中,山頂巨石滾落,進入到令人目不轉睛的基頓獨角戲時間。
西行 Go West(1925)4K
基頓名場面:獨闖西部與牛共舞,牌桌一笑名留影史
《西行》是氣質上非常與眾不同的一部基頓作品,全新的修復配樂也貼近了影片田園牧歌的氛圍。一次大戰和經濟動蕩帶來的不安感促使觀眾更樂于在電影中尋求低投入高回報的情感安慰。基頓之所以能夠創作出一個搭乘火車西進討生活卻“愛上一頭牛”的荒誕角色,應該是受到當時的社會思潮影響,也是對西部片的某種“解構”。基頓在廣袤草原上暫時放下都市環境中的密集動作設計,轉而貢獻了細膩的面部表演,仍然令人印象深刻。
戰將巴特勒 Battling Butler(1926)4K
基頓名場面:公子哥野營花樣多,嬌氣包為愛打擂臺
基頓以相對弱小的身軀飾演一個趕鴨子上架挑戰拳王的嬌氣公子哥,反差感拉滿。喜劇演員以柔弱氣質與膀大腰圓的男性角色對比做戲也是早期喜劇的慣用人物設計。在這出因愛生計,冒名頂替的身份喜劇中,男主人公在真假身份之間的反復橫跳制造了最多笑料,而此時的基頓也完全可以精準地拿捏對固有戲劇橋段的改造,對銀幕上的傳統男性氣概發起不冒犯的挑戰。
將軍號 The General(1926)4K
基頓名場面:從頭到尾都是名場面
一個小人物的故事,卻有著氣吞山河的氣勢。基頓絕對的野心之作,開歷史先河的動作鴻篇巨制。奧遜·威爾斯稱《將軍號》是喜劇電影史上的最高成就,也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之一。本片對后世電影創作的啟迪幾乎貫穿百年影史,看就對了。
船長二世 Steamboat Bill, Jr.(1928)4K
基頓名場面:搏命演出風雨營救,戲假情真父子和解
基頓交通工具動作設計的巔峰,水上特技集大成之作,驚世駭俗的特效場面呈連綿之勢。當高潮段落中狂風驟雨襲來,全片幾乎不再有任何對白,就是純純地用畫面和動作講故事。基頓曾在多年后的采訪中驕傲地提到1920年代的默片平均出現字幕卡240句,而自己最多只在一部影片中用到56句。大師實在是人狠話不多。
《船長二世》是最后一部保持絕對創作自由的基頓作品。在這之后,他將轉入米高梅旗下,進入大片場的時代。
了不起的巴斯特 The Great Buster: A Celebration(2018)
關于銀幕背后的基頓,關于他與卓別林的世紀合作,他在“黃金時代”以外的精彩創作,都有太多值得挖掘的細節。迷影大導彼得·博格丹諾維奇完成的基頓致敬紀錄片恰好幫助我們在歡聲笑語中補上這一課。赫爾佐格、塔倫蒂諾等電影人親身出鏡,回憶基頓對自己創作的啟迪。在成龍、韋斯·安德森之余,深受基頓影響的竟然還有如此之多……
基頓在加入米高梅后仍然佳作頻出,但已難以如獨立制片時期將個人藝術意志貫徹到底。不過,一向對新生事物有著濃厚興趣的基頓在低谷期也保持對各種演藝形式的探索。他在大制片廠雖然難以自由發揮,但為諸多影片完成了喜劇橋段的編排和導演。加上他早早就擁抱電視行業,從短片、單元劇到60年代一系列知名廣告都是他過去“冷面笑匠”和“特技狂人”的銀幕形象延續。而他也在晚年重返劇場,與妻子埃莉諾成為搭檔,在歐洲最負盛名的馬戲團中作明星嘉賓。
巴斯特·基頓一生在舞臺、銀幕和熒屏都各有輝煌時期,在世界范圍內享有相當高的知名度,是一位不曾落幕的巨星。
滿載“包袱”的基頓走進米高梅時代
喜劇大師巴斯特·基頓的黃金時代將率先在小西天藝術影院連演兩輪并擇日南下江南分館。本專題將于2月26日開票。
3月21日基頓專題開幕場次放映后,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李迅老師將與中國電影資料館節目策劃沙丹一同為觀眾帶來精彩的學術講座,敬請期待。
更多文創周邊將于近期公布,敬請期待。
主要參考資料:
[1]《巴斯特·基頓 電影的黎明》,達娜·史蒂文斯,譯:楊懿晶,2024-8,上海人民出版社
[2] My wonderful world of slapstick -
https://archive.org/details/mywonderfulworld00keat
[3] Raymond Rohauer: King of the Film Freebooters -
https://www.brentonfilm.com/raymond-rohauer-king-of-the-film-freebooters
[4] The International Buster Keaton Society -
https://busterkeaton.org
3-4月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排片表
淘票票 中國電影資料館AP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