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勁強醫生咨詢:156-0089-6344(同微步信)
現實中,越來越多的人正經歷著這樣的困擾:每當提筆寫字時,手指不受控制地痙攣抖動,筆尖在紙上畫出歪斜的線條。現代醫學常將這種病癥定義為"特發性書寫痙攣",卻難以解釋為何同樣的病癥在不同人身上表現各異。當我們穿越千年智慧回望中醫典籍,《黃帝內經》早已揭示:“氣血失和,百病乃生”。這八個字,或許正是破譯書寫痙攣的關鍵密碼。
盛勁強醫生咨詢:156-0089-6344(同微步信)
患者的手部痙攣狀態:“寫字時感覺手指像被無形的絲線牽扯,明明大腦下達了指令,肌肉卻像生銹的齒輪”。這種"身腦不同步"的異常,在中醫看來正是氣血運行失序的典型表現。當氣滯導致血流不暢,筋肉失去濡養;當血瘀阻滯經氣通行,神經信號傳導受阻,看似簡單的執筆動作就會演變成難以自控的震顫。
李先生,一位從事文案工作多年的資深編輯,近一年來逐漸發現自己在書寫時手部出現不自主的抖動和痙攣,開始時癥狀較輕,并未引起他的重視。隨著時間的推移,癥狀愈發嚴重,不僅書寫速度明顯下降,字跡也變得歪歪扭扭,難以辨認,這對他的工作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李先生四處求醫,嘗試了各種西醫治療方法,但效果均不理想。盛勁強醫生咨詢:156-0089-6344(同微步信)
李先生來會診時,面色萎黃,精神疲憊。自述除了書寫痙攣外,還時常感到頭暈、心慌,肢體倦怠,容易疲勞。盛勁強醫生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發現李先生舌淡苔白,脈細弱。綜合分析,李先生的病癥屬于氣血兩虛型書寫痙攣。氣血虧虛,不能上榮頭目,故頭暈;心失所養,則心慌;肢體肌肉得不到氣血的滋養,所以出現倦怠、書寫痙攣等癥狀。
針對李先生的病情,盛勁強醫生制定了以補氣養血、通絡止痙為主要原則的治療方案。選用除顫祛拘湯加減,方中人參、白術、茯苓、甘草補氣健脾,當歸、熟地、白芍、川芎養血活血。同時,加入了雞血藤等通絡止痙的藥物。
李先生按照醫囑堅持服用中藥,一個療程后,頭暈、心慌等癥狀明顯減輕,手部痙攣的情況也有所緩解。繼續服用中藥三個療程后,李先生的書寫痙攣癥狀基本消失,書寫恢復正常,面色也變得紅潤,精神狀態煥然一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