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案件關乎“大”民生。一份薪水,不僅關乎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更關乎整個社會的公平正義與和諧穩定。
近日,靈武法院崇興法庭成功調解了兩起涉60多名當事人的勞務費追討系列案件,追討薪資360萬元。
公司破產 職工集體討薪
“牛場破產了,我們的工資怎么都要不回來,找了負責人好多次了,次次都說他也沒辦法,我們只好來法院尋求幫助了。”
2025年2月24日,30多名當事人來到靈武法院,稱某牛場拖欠他們工資久久不發,請求法院幫助他們討回薪資。
據了解,該牛場2024年因經營不善導致資金鏈斷裂,以至公司破產。破產后一直未解決拖欠員工的工資問題,30多名員工與牛場負責人協商未果便起訴至法院。
受理案件后,承辦法官考慮到牛場已經破產,直接判決無法從根本上解決糾紛,后續也難以執行,導致案件陷入僵局,遂決定優先通過調解方式化解該系列案糾紛。
崇興法庭書記員在送達的過程中便多次與牛場負責人及員工代表聯系,嘗試了解雙方的訴求與調解意愿,并及時將情況同步給承辦法官。隨后,承辦法官聯系雙方當事人,一邊向牛場負責人釋明法律義務,強調拖欠勞務費的嚴重后果,一邊安撫員工情緒,引導雙方理性協商。
“我們也能理解場子確實困難,但是他們總得給個說法,不能一直用沒有辦法解決來搪塞我們呀。”
“麻煩法官幫忙聯系員工們,我們愿意調解。”
經過多次溝通,雙方當事人都表示愿意調解,法官便將牛場負責人與員工約到法庭組織面對面調解。
調解現場雙方當事人態度平和,沒有吵吵鬧鬧,一致希望在法官主持調解下將事情理清楚說明白。法官考慮到勞動者急需拿到工資的迫切需求,又充分考慮到企業破產的實際困難,提出了調解建議,最終,雙方達成了一致,約定3個月內將所有拖欠工資支付完畢。
公司資不抵債 工資追索困難
一案剛結,另一案又起。2024年某牧業公司因資金鏈斷裂導致未及時足額支付職工工資。因公司資不抵債,已經無法承擔員工工資,30多名員工多次索要無果,便起訴至靈武法院。
因兩個案件案情相似,為有效化解矛盾,承辦法官第一時間便聯系雙方當事人詢問調解意愿并約定了調解時間。
“公司目前經營狀況太差了,眼看著就要破產了,希望大家能再給公司一點時間,你們的工資一定會想辦法解決的?!?/p>
調解室里站滿了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講述著拖欠工資給他們帶來的種種困難,以及對公司未來走向的不確定感。公司負責人解釋了當前的經營困境,表達了對拖欠工資一事的歉意,希望大家能夠再給公司一點時間,并承諾會盡力尋找解決方案。
“公司的經營確實困難,你們的心情我也能理解,但還是希望你們雙方換位思考下,體諒下對方的難處,商量出一個合適的付款期限?!?/p>
公司負責人講述完,員工們依舊表示對公司不信任,擔心公司會繼續一拖再拖。見此情形,法官一邊紓解雙方當事人的情緒,一邊引導雙方換位思考、互相理解,共同尋找到一個既能保障員工權益,又能給予公司喘息機會的雙贏方案。經過一番耐心調解,調解室里的氣氛逐漸緩和,員工們表示接受公司的提議,公司也保證會在2個月內付清所有拖欠工資,雙方達成和解。
做好根治欠薪工作,維護廣大勞動者合法權益,是關乎人民群眾急難愁盼與轄區和諧穩定的大事。近年來,隨著轄區務工人員日益增多,勞動者自我保護意識淡薄、欠缺維權法律意識,導致“討薪難”案件逐漸增多。
為維護好企業員工、農民工應得工資報酬權益,及時解決好薪酬問題,靈武法院始終堅持以“如我在訴”的司法理念為指導,踐行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不斷完善涉“薪資”維權工作機制,多措并舉建立欠薪案件“快車道”,注重用好調解手段,高效化解“討薪”糾紛,不讓“薪酬”變“心愁”。
2023年以來,靈武法院共辦理勞務合同糾紛案件1207件,成功追討薪資4.49億元。
法官小提醒
勞動者在遇到拖欠工資或者勞務費的情況時,應及時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及相關法律規定,用人單位不得無故拖欠勞動者報酬。勞動者可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或者直接向法院提起訴訟,依法追討欠薪。
來源|靈武市人民法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