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的想象中,
北大的學者們常年伏案鉆研,
書架上堆滿了專業著作和學術經典。
然而,當你真正走進他們的書房,
可能會發現一些意想不到的書,
武俠全集、科幻作品、推理小說……
這些書既不在他們的研究范圍之內,
也不是學術上的必讀書目,
卻悄然影響著他們的思想軌跡,
甚至成為他們學術探索的靈感來源。
某種程度上,
這些“不務正業”的藏書,
藏著學者們的精神密碼。
賀桂梅的《甄嬛傳》
賀桂梅,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現任系黨委書記。
走進賀桂梅的辦公室,占據了整整一面墻的高大書架映入眼簾。對于愛好文學的人來說,這里簡直是一個巨大的寶庫。
從革命文學經典《創業史》《紅旗譜》到全套的金庸小說,從《丁玲全集》《趙樹理全集》到《后宮·甄嬛傳》等現象級網絡小說,歷史圖景和文學樣貌可于此窺見。
賀桂梅辦公室里的書架
閱讀在一個研究者的精神世界的形成過程當中,我覺得可以占到 60%—70%。其他的就是自己的閱歷與觀察。我很愿意去了解我們日常生活中那些活的文化,比如去觀察周圍的人,觀察社會心理,還有去看熱播的電視劇、電影、網劇等,這在廣義上說也是一種閱讀。
賀桂梅說,呼吁“人文學的想象力”,其實是打開自己,將個人的問題、文學的問題放到一個大的社會結構關系層面進行討論,是為了重新激活文學的力量。遍覽群書,筆耕不輟,她始終關切的是以文學研究介入現實,從文學出發體認當代中國。
范曄的“武俠秘籍”
范曄,北京大學西語系主任、副教授。
范曄的書架上有一片區域專門放置金庸和還珠樓主的武俠小說,那是他青春的自留地,而他也常以俠客譬喻翻譯者。
范曄收藏的武俠小說
范曄自言交完譯稿后便如俠客一般“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但對于文字的淬煉,正如武林義士鍛煉武功一般,歷經糾結磨難,最終方能使文從字順、語意圓融。
書房也是范曄的“玩具房”,他笑稱自己經常把書“搬來搬去”,在范曄手中,書籍似乎也成了孩童的積木,其擺放和重組并不是僅僅為了視覺上形成大小開本排布的整齊,而是遵循自己的設計,展現著他的靈思與諧趣:
有一些按照書脊色彩的搭配進行放置,還有一些來自他認真給書籍組合的“cp”,如將《捉貓故事集》與《如何屠龍》并列,“兩個詞組好像能形成對仗和反差,挺好玩兒。”
他還有意把作為西方現代小說奠基之作的《堂吉訶德》與歐洲文藝復興之先聲的《神曲》放在一起,“我想堂吉訶德和但丁可能都不會有太大的意見”,范曄笑笑說。他別出心裁地為每本書尋找著恰當的位置,也正是在此過程中,形成了其有關知識乃至生活的秩序感。
《捉貓故事集》與《如何屠龍》擺放在一起
羅新的“文學寶庫”
羅新,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暨歷史學系教授。
早年的閱讀經驗是一道潛流,指引羅新的審美旨趣和寫作蘄向,最終顯形于落筆的一瞬間:萌生寫作旅行書《從大都到上都:在古道上重新發現中國》的念頭,多半是受比爾·布萊森的《林中紀行》和羅瑞·斯圖爾特的《尋路阿富汗》的激勵鼓動。
普希金的中篇小說《上尉的女兒》讓他看到“用虛構的小人物反映一段真實過去”的魔力,透過小人物之眼見證歷史事件的發生發展。
在某種意義上,《漫長的余生:一個北魏宮女和她的時代》就借鑒了這種技法,文學敘事化作歷史書寫的鏡像。
易莉的“偵探小說”
易莉,北京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系副系主任、北京大學麥戈文腦研究所研究員。
“讀偵探小說有追蹤謎底的樂趣,做科研同理?!?/p>
對閱讀的沉迷與熱愛不知起于何時,但易莉清楚記得自己小學時,一踏入圖書館,便獲得一種難以言表的歡欣。解密、偵探類書籍尤其能引發她強烈的興趣,小學畢業前,易莉已經讀完了《福爾摩斯探案集》和阿加莎·克里斯蒂的系列偵探小說。
初中時,從古龍到簡·奧斯汀,從溫瑞安的《四大名捕》到夏洛蒂·勃朗特的《簡·愛》,易莉以每天兩本書的閱讀速度快樂地保持著這一愛好,成為廣泛涉獵書籍的“雜家”。
或許正像喬布斯所說:“只有回看時,才能發現散落的人生節點原來可以在未來的某個時刻相互串聯?!?/p>
易莉書架上的《史蒂夫·喬布斯傳》
讀博后,她逐漸發現,科研工作通過現象追蹤科學問題、依據實驗結果檢驗假設的過程,與自己在閱讀偵探小說時通過嚴密推理最終獲得答案的體驗極其相似,追本溯源、水落石出所帶來的興奮和滿足感令她樂此不疲。
時至今日,易莉仍經常把科研比喻成“破案”。不過,學術研究也讓她對從閱讀中獲得的經驗有了新的理解。“概率統計”是易莉本科學習期間印象最深刻的一門課?!八厮芰宋业氖澜缬^,”易莉說:“讓我破除了‘絕對’的執念,任何事情在發之前,都是概率問題。”
她發現,如果從概率的角度思考,或許并不是像柯南所說“真相只有一個”:“在科學界,真相是一個概率;我們做的所有工作,都是驗證假設的過程。
易莉實驗室的玩偶
從宮斗到科幻,從漫畫到武俠,
看似娛樂的閱讀背后,
是知識分子的好奇心與想象力。
當我們在書山學海感到疲憊時,
或許該學學這些學者:
暫時放下專業書籍,
讀本“不正經”的書。
也許《海賊王》里的某個片段,
就會點燃你下一個學術靈感的火花。
看了學者們“不務正業”的閱讀
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又有哪些這樣的書曾給你帶來深淵影響
在留言區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2位幸運讀者將獲得這“第一等好事”
走進北大學者書房
獲取閱讀的快樂和靈感
掃碼進群,更多福利
-End-
觀點資料來源:
《第一等好事:北大學者書房》
轉載及合作請發郵件:scb01@pup.cn
▼點擊名片 ?標關注我們▼
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本書會給你帶來什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