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調解“金鑰匙”
化解家事糾紛
-灌云法院家事糾紛調解工作紀實 -
婚姻家庭領域的矛盾糾紛不僅牽扯當事人的情感,更關乎家庭的穩定與社會的和諧。調解,作為一種溫和且高效的糾紛解決方式,正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灌云法院精心挑選了三起家事案件的優秀調解案例,這些案例不僅讓我們看到了婚姻關系的理性終結,也見證了合法權益的堅實維護,更感受到社會公序良俗的有力彰顯。
溫情調解離婚案
一別兩寬各自安
基本案情:原告李某某(女)與被告劉某某(男)于1999年經人介紹相識,2000年、2008年、2009年分別生育長子劉某甲(已故)、次子劉某乙、三子劉丙,并于2015年補辦結婚手續。婚后,二人常因生活瑣事爭吵,夫妻感情破裂,多次協商離婚無果后,李某某無奈向法院起訴。
調解經過:調解員接手案件后,迅速與雙方溝通,明確爭議焦點集中在長子賠償款分配、次子和三子的撫養及共同財產分割。調解員向雙方詳細講解離婚相關法律規定,針對雙方認知與態度進行疏導,動員協商解決糾紛。經過多次釋法明理,引導雙方理性看待爭議,最終促成一致。雙方同意離婚,劉某某向李某某支付20萬元婚姻補償款,同時妥善解決了子女撫養和財產分割問題,這起矛盾糾紛得以圓滿化解。
原配起訴第三者
成功討回婚內贈與
基本案情:原告鐘某某(女)與案外人毛某某(男)系夫妻關系,在二人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原告發現毛某某與被告茆某存在情人關系。在原告不知情的情況下,毛某某多次通過微信、支付寶及銀行卡向被告轉賬17萬余元。原告得知此事后,將被告起訴至法院,要求返還贈與款項17萬余元。
調解經過:案件受理后,調解員仔細查看了鐘某某提供的轉賬記錄、聊天記錄等證據,確認毛某某擅自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用于贈與。考慮到判決可能激化矛盾,調解員決定調解。調解前,調解員分別與鐘某某、茆某溝通,了解雙方訴求。調解時,向茆某說明法律后果,告知鐘某某要依證據主張合理金額,并勸導她理性處理。經調解員多次努力,雙方達成調解協議。茆某認識到錯誤,同意返還17萬余元。此案件中,調解員憑借耐心調解,成功化解矛盾,維護了鐘某某的權益,彰顯了社會公序良俗。
高價彩禮妥善解
和順生活展新篇
基本案情:2023年12月,原告姚某某(男)與被告王某某(女)經媒人介紹相識,姚某某給付王某某彩禮23萬余元,隨后二人領證結婚。婚后雙方因感情基礎薄弱,缺乏溝通,難以共同生活。姚某某遂向法院起訴離婚,并要求王某某退還全部彩禮。
調解經過:案件受理后,調解員經初步審查訴訟請求和證據,電話溝通了解到雙方均同意離婚,爭議焦點集中在彩禮返還。原告要求全額返還,被告拒絕返還,分歧較大。為防止雙方家庭矛盾激化,調解員決定組織庭前調解,全力化解矛盾糾紛。一方面,調解員傾聽原告訴求,了解婚后生活狀況,依據“彩禮新規”引導其合理主張;另一方面,耐心傾聽被告想法,結合典型案例釋法,說明按規定應返還大部分彩禮。同時,引導雙方相互體諒,著眼未來。經多輪調解,雙方情緒逐漸緩和,在互諒互讓的基礎上就彩禮返還達成一致,約定被告按調解協議分期返還彩禮。至此,這場彩禮糾紛圓滿解決,有效化解了矛盾,維護了雙方的合法權益。
這些調解案例的公開,旨在進一步發揮家事糾紛調解的示范引領作用,推動更多類似糾紛通過調解得到妥善解決。在未來的工作中,灌云法院將繼續秉持司法為民的理念,不斷優化調解工作機制,助力更多家庭在困境中找到和解之路,為構建和諧美好的社會添磚加瓦,讓每一個家庭都能在法治與人文關懷的滋養下,重新綻放幸福的光彩。
供稿 | 灌云縣人民法院
編輯 | 王瑞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