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艾青山
編輯| 劉漁
圖片來自官方
千禾味業又在“千禾0”上栽了一次。
據《消費者報道》披露,該媒體委托第三方權威機構檢測的13款宣稱零添加醬油中,千禾御藏本釀380天醬油被檢出含有0.0110mg/kg的鎘,而鎘是人體非必需且有毒的重金屬元素。
消息一出,自然引發了消費者對"零添加"產品的質疑,同時也再次將“千禾0”包裝推向輿論風口浪尖。
千禾味業自2007年提出"零添加"概念以來,持續圍繞此理念注冊相關商標。
天眼查數據顯示,千禾味業共持有340個商標,成功注冊了"千禾零"、"千禾零加"、"千禾0"等一系列商標。不過,千禾味業后來申請的"千禾零添加"、"千禾零添佳"商標均被駁回。
我們曾在《》一文中提到過,千禾味業部分產品上醒目的“千禾0”字樣,很可能是指“千禾0”這個商標,而不是指零添加的意思。顯然,這種用法很容易讓消費者產生誤解。
有業內分析人士也指出,從注冊的"千禾0"商標圖形看,上下結構中"千禾"二字字號明顯小于"0",刻意突出"0"字,當該商標與產品名稱和廣告語搭配使用時,容易讓消費者誤以為是特別強調零添加的功能屬性,存在明顯的誤導。
事實上,“千禾0”商標使用問題,在早年間就已經引發過爭議,但包裝似乎未做太大調整改變,從中不難看出千禾味業的小心思。
與此同時,千禾味業的業績表現也一般。據財報披露,2024年前三季度,千禾味業營業收入為22.88億元,同比下降1.9%;歸母凈利潤3.52億元,同比下降9.2%。
尤其是第三季度,營收同比大幅下滑12.63%,凈利潤更是下滑22.58%,創下公司自2016年上市以來首次在三季報中遭遇營利雙降的困境。
相比之下,行業龍頭海天味業同期凈利潤增長10.5%,中炬高新甚至實現了32.9%的凈利潤增長,千禾味業的市場表現明顯落后于主要競爭對手。
曾經靠海天"醬油添加劑"風波迅速起勢的千禾味業,如今面臨"零添加"紅利消退的挑戰。
可以發現,千禾味業在營銷上過度依賴"零添加"這一單一賣點。但隨著市場競爭加劇,海天、李錦記、廚邦、加加、魯花等眾多品牌紛紛推出自己的零添加產品線,有些品牌甚至推出了更高端的"有機零添加"或"零添加松茸一品鮮"等差異化產品。
也就是說,零添加的用戶心智如今并不穩固,而在食品健康化的大趨勢下,零添加這一賣點也不稀缺,難以成為消費者決策的核心理由。
另外也有業內專家指出,國家對零添加產品有嚴格的要求和監管,但并非所有產品都完全具備"零添加"條件,零添加產品有時候也只是一個營銷概念。
從經營渠道來看,千禾味業2024年第三季度經銷渠道收入4.7億元,同比下降17.3%;直銷渠道收入2.2億元,同比微降0.4%。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經銷商總數為3424個,較二季度末的3560家減少136家,出現了經銷商凈減少的情況。
雖然近年來千禾味業經銷商數量從2020年的1233家大幅增至3400多家,但與海天味業擁有的6700多家經銷商相比,仍存在明顯差距。
同時,千禾味業銷售費用居高不下,前三季度銷售費用率高達14%,遠高于海天味業的5.87%。營銷投入未能有效轉化為業績增長,進一步加大了公司的財務壓力。
當初靠"零添加"概念在行業中脫穎而出的千禾味業,如今恐怕需要重新審視發展戰略,在產品創新和質量提升上尋求新的突破才行。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僅供參考,文內信息或所表達的意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請讀者謹慎作出投資決策。
稿件內容溝通:禾苗 15601300818 (微信同號)
更多內容請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