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對“選角”這件事,多少有些執念。最常見的就是,大IP改編因為“不貼合原著”被審判。
張愛玲的《第一爐香》,馬思純飾演的葛薇龍曾被指與原作中葛薇龍“敏感纖瘦”形象不符,豆瓣有網友評論,“建議改名《第一爐鋼》”。
金庸小說《鹿鼎記》,張一山飾演的韋小寶曾被指與角色少年感違和,“猴化”、“浮夸”,與原著中韋小寶“市井圓滑卻不是機靈”的特質偏離。豆瓣評分3.2。
經典文學如此,網絡文學IP也不例外。
蕭鼎的《誅仙》,孟美岐版碧瑤被批“愛豆氣質”與“靈動少女”形象沖突;肖戰飾演的張小凡被指“演技稚嫩”,撐不起張小凡從憨厚到入魔的轉變。
天蠶土豆的《斗破蒼穹》,林允被評“網紅臉”不符合原著中“清冷脫俗”的蕭薰兒形象;吳磊少年感過強,被批撐不起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滄桑感。豆瓣評分4.4。
《斗破蒼穹》(2018) 劇照
誠然,演員外形與原著貼合度,不能完全決定一部作品好壞。但好的選角對一部作品的成功至關重要。
什么是好的選角?
YIQIYINGCHUANG
絕對標準的答案可能沒有。但回看影史上一些經典作品的演員選角就會發現,這些案例其實有相似的內在邏輯在。
比如,一直被尊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教父》。最初選角,派拉蒙影業高層認為馬龍·白蘭度“過氣且難以合作”,不同意導演科波拉的選擇,當時備選的有其他幾位實力派演員,如曾憑借《君子好逑》獲得第2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的歐內斯特·博格寧等。
歐內斯特·博格寧(圖片來自豆瓣)
后來科波拉以辭職威脅,馬龍·白蘭度用棉花球塞嘴試鏡,征服了所有人。為了塑造教父霸氣威嚴的形象,影片正式拍攝時,白蘭度把棉花球換成特質的牙套,全程佩戴。
馬龍·白蘭度在《教父》中形象(圖片來自網絡)
阿爾·帕西諾當時也因為只是籍籍無名的話劇演員,沒有得到派拉蒙的認可,科波拉以“他眼里有邁克爾的冷酷與掙扎”力排眾議,最終成就了這部影史黑幫片標桿。
再比如包攬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電影《沉默的羔羊》。制片人擔心飾演漢尼拔角色的英國演員安東尼·霍普金斯無法“演繹美式變態”,最終安東尼·霍普金斯用“反復舔嘴唇”、“摩挲臉頰”等細節設計拿到角色,成為奧斯卡史上出場時間最少的影帝。
《沉默的羔羊》劇照
再比如諾蘭導演的《蝙蝠俠·黑暗騎士》。華納起初反對啟用希斯·萊杰飾演小丑一角,諾蘭以“他有一種危險的未知感”堅持讓希斯·萊杰出演。
后來萊杰閉關6周寫“小丑日記”,用精神病患者錄音訓練笑聲,最終貢獻了影史最經典反派角色之一。萊杰逝世后也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蝙蝠俠·黑暗騎士》也被稱為超英片巔峰之作。
希斯·萊杰
總結一些影史經典選角案例,就會發現選角有兩點至關重要的:一個是“試戲”;一個是“用識人代替算法”。
就像諾蘭曾說的:“希斯·萊杰的小丑不是演出來的,是從他骨頭里長出來的。選角決定了超英片能否突破漫畫的二維邊界。”日本導演是枝裕和更是直接說出“先有演員再寫劇本”這句話,強調了選角對一部作品的重要。
內娛選角“成長的煩惱”
YIQIYINGCHUANG
如選角導演康嫝在采訪中提到的:“如果大量研究總結國外優秀影視作品,無論是法國、美國、日本,還是土耳其、伊朗等等,總能看到自然的、真摯的、撼動人心的表演。國內這樣的表演作品,雖然有,但相對還是較少。”原因之一就是選角機制。
“國外選角往往非常嚴格,會反復且大量試戲,從人群中真正挑出最適合的演員去飾演角色。國內選角工作方式缺少嚴謹和規范,包括存在資本關系戶、‘拍腦門’定演員等因素干擾,使得選角過程雜糅了更多不確定性。”
在她看來,選角的方法就在那里,只要進行專業的試戲,就能試出演員有多少能力和潛力。一個選角導演一天試20個人,就有20種不同的、對同一場戲的詮釋方式。10天就有200個人。100天就有2000個人。2000人里誰演得最好,誰最適合,在懂創作、懂表演、懂識人的專業選角導演眼里,是可以一目了然的。
康嫝在表演培訓期間給演員講戲
讀到這里,你可能也發現了,專業的選角工作其實包含很多創作行為。但如我們所知,國內影視行業過去多以導演中心制,導演、資方往往有絕對選擇權,專業選角導演的決策權反而有限。
但近幾年,隨著影視行業工業化發展,好萊塢成熟的選角體系開始成為行業參照標準,過去傳統、甚至落后、零散的選角體系,正在更新成更符合工業化思維、更全知、更系統的一套專業選角工作流程。
因此我們邀請一位國內比較早開始用好萊塢工作方法,并且懂創作、會教表演的資深選角導演康嫝,策劃一門《選角導演必修課》。請她用二十年多年與電影打交道總結的經驗,告訴你選角導演工作中會遇到哪些問題,怎么解決;以及從選角導演視角看到的,常年工作在一線的電影幕后工作人員如何思考工作,解決問題。
為什么請她來講?
YIQIYINGCHUANG
1. 懂創作,有實打實的行業全知視角
2002年從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畢業,做過演員,做過場記。眾所周知,場記是距離鏡頭最近的工種,四年場記工作積累,康嫝把電影幕后工作每個崗位要做什么、怎么做,了解到輕車熟路。
直到擔任成龍主演好萊塢電影《功夫夢》中方選角導演,獲得好萊塢制片人、選角導演多次肯定,被合作前輩評價是“有能力把一些好萊塢好的工作方法更好本土化的選角導演之一”。之后在大銀幕上作品不斷。
2. 會選角,有被行業/觀眾認可的作品
擔任選角導演及表演培訓的電影《野馬分鬃》入圍第7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選角導演作品《別告訴她》,獲得第77屆全球獎音樂/喜劇片最佳女主。也在《鸚鵡殺》、《戀曲1980》、《英格力士》等作品中擔任選角導演。
電影《空房間里的女人》(Some Rain Must Fall),她用兩個月全城地毯式搜索,選到女一號,全程每場戲培訓排練,最終演員獲得2024年金馬最佳新人演員獎,影片獲得第74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奇遇單元評審團特別獎。
3. 能慧眼識人,也能指導演員演好戲
在《鸚鵡殺》、《戀曲1980》、《英格力士》、《空房間里的女人》等作品中負責選角同時給主演制定培訓計劃,以及培訓需要輸送到現場的其他演員的表演。也曾擔任FIRST青年影展評審嘉賓。
康嫝擔任FIRST青年影展評審嘉賓,
一同擔任評委的還有演員郝蕾等
能學到什么?
YIQIYINGCHUANG
一套全新的思維方式、工作方法。
選角導演需要懂創作、懂表演、懂識人。因此合格的選角導演需要是“全能型”的,需要有導演思維、制片思維、表演思維、編劇思維等等。
因此,課程除了涵蓋選角導演的方方面面——工作流程、思路、方法等等之外,也會帶你了解真正常年在電影拍攝一線,在大銀幕幕后工作的各個工種工作中會遇到哪些棘手問題,如何解決。以及深入了解之后,更清晰知道如何武裝自己,提升自己。
下面是完整課程大綱↓
如果對選角工作有了解,就會發現這是一門很實用、很實戰的課。不論你是學藝術類、電影類,或者導演類、文學類,包括制片、表演等專業,這門課都可以幫助打開行業視角,提升實踐能力。10次直播+社群交流,課程原價1000元/人,老學員價799元/人。平均每次不到100塊。學習周期從4月13日-28日,課后有問題也可以在社群里跟老師、同行交流探討。早報名,早做課前準備,報名咨詢掃碼找課程助理↑
歡迎告訴我們
你希望哪位老師來講課?
開設哪種類型的課程是你最感興趣的?
掃碼添加課程小助手
作者 | 輕舟
排版丨pelyliu
「注: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于豆瓣及網絡,
若有侵權請主動聯系我們。」
益起映創正式登陸
嗶哩嗶哩課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