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陽光灑滿大地,校園里處處洋溢著生機與活力。在訓練場上一個頎長的身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他就是鵝坡武校創辦人,95歲高齡的梁以全宗師。只見他精神矍鑠,步履穩健,正在巡視學生訓練情況。看到學生動作不規范時,就上前親自指導,言語間滿是慈愛與期許。
訓練場上指導學生動作
每天走下訓練場后,梁老宗師都會去他的辦公室坐一會兒。古色古香、干凈整潔的房間里,陽光穿透明窗,打在充滿歷史記憶的榮譽柜上,其中一枚熠熠閃光的紀念章格外引人注目。那是201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
梁以全宗師日常工作
據了解,“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的頒發對象是符合下述條件的人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健在的老戰士老同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獲得國家級表彰獎勵及以上榮譽并健在的人員;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因參戰榮立一等功以上獎勵并健在的軍隊人員(含退役軍人);
——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作出杰出貢獻的國際友人。
這枚紀念章,是對梁老宗師為國家武術事業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認可,更是對他無私奉獻精神的崇高敬意。
梁老宗師生平與貢獻
梁以全宗師,1931年出生于登封市駱駝崖村的武術世家,幼承祖訓,6歲進私塾讀書,習練武功,15歲精通祖傳武功,17歲任小學教師。1957年,回鄉勞動;1964年起,放羊13年,期間潛心鉆研武術;1972年,在自家窯洞開班授徒。
梁以全(右)和宗道臣(左)親切握手
1977年,日本少林寺拳法聯盟創始人宗道臣向中日友好協會表達了前往嵩山少林寺歸山朝圣的意愿。為做好接待和武術交流工作,登封縣委經過多方考察,決定讓梁以全作為少林派的代表參加本次接待工作。遂將梁以全借調到登封縣體委工作,任縣體委業余體校教練,教學之余,收集整理少林武術資料。1978年,梁以全撰寫完成約2.5萬字的《少林武術簡介》。1979年,宗道臣一行如約來到嵩山少林寺,梁以全以精湛武技震驚日本友人。1980年,梁以全受邀隨中國體育友好代表團訪日,名震東瀛。
1980年梁以全隨同中國體育友好代表團訪問日本
梁以全訪日期間,表演少林拳
1980年,他任登封縣武術資料挖掘整理小組組長,在河南省武術資料挖掘整理工作中,梁以全貢獻了11本武術資料(登封縣總供12本),由此被河南省體育運動委員會授予“中華武術挖掘整理先進工作個人”。1981年,梁以全創辦全國第一所專業武術學校——登封縣體委少林武術體校,培養了大批武術人才。從1978年至1987年近10年間,梁以全整理并撰寫了《嵩山少林拳法》《少林武術》等武學理論著作,為少林武術文化的發展、傳播奠定了基礎。1995年,他離休后,老驥伏櫪,矢志不渝,與長子梁少宗一道創辦了少林武術專修院。1997年,易名少林鵝坡武術專修院(今登封市少林鵝坡武術學校),擴大了規模,壯大了實力,成為全國十大武術名校、中國武術培訓基地。
1995年,全國武術工作會議上,梁以全被授予中國當代“十大武術名師”稱號。
他是“中國武術九段”者、“中國當代十大武術名師”,先后任中華武術學會嵩山少林拳研究會會長、嵩山少林寺武術館副館長兼總教練、河南省武術館副館長兼總教練、河南大學武術學院客座教授、河南省武術協會副主席、廣東省深圳市散打拳擊協會榮譽會長、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梁姓委員會榮譽會長、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專家委員會專家等。
2004年10月,榮獲“全國老干部先進個人”稱號。
2009年10月,榮獲“共和國60年突出貢獻人物”稱號。
2011年,被授予“共和國功勛杰出貢獻人物”稱號。
2013年1月,榮獲“改革開放30年中國武術最具影響力人物”稱號。
2014年3月,被評為“河南省武術家”。
2015年1月,榮獲“中華武術百杰”稱號,并獲得“騰龍獎”獎杯、“精武宗師”證書。
2016年9月,被聘為登封市少林武術協會“永久名譽主席”。
2019年4月,被評為“河南武術改革開放40年杰出貢獻人物”;9月,榮獲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
2022年9月,被授予“功勛父親”榮譽稱號。
2024年1月,被授予“武術事業終身成就獎”。
梁以全的重要事跡被載入《登封市志》《河南省武術志》《中華魂·中國百業領導英才大典》《世界名人錄·中國卷》《中華武術365》(名家卷)、《中國少林武術大全》《少林寺武術百科全書》《共和國功勛人物志》《中國專家大辭典》《中國當代武術家辭典》《鵝坡武院志》《駱駝崖村志》等方志典籍史冊。
武術精神的傳承
梁老宗師是新中國成立后武術歷史發展的貢獻者與見證者,他用畢生精力推動武術事業的傳承與發展。自1972年開班授徒至今已培養出數以萬計的武術人才。他早期培養的弟子,如今已成為武術界的領軍人物,為武術事業的傳承與繁榮作出了卓越貢獻。多年來,在國家體育系統、公安部門、高等教育機構等多個領域,培養出了大批文武兼備的高素質武術人才,為國家和社會輸送了眾多專業精英。
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參加工作的老同志,梁老宗師親身經歷了國家的滄桑巨變,也見證了武術事業從邊緣走向世界的輝煌歷程。他深知,武術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更是連接世界的橋梁。他始終堅守初心,將武術精神與愛國情懷融為一體。
紀念章不僅是梁老宗師個人榮譽的象征,更是他一生奮斗與奉獻的縮影。從年少時的武術修煉,到中年時的逆境堅守,再到晚年的無私奉獻,梁老宗師用大半生的時間詮釋了什么是真正的武術精神和愛國情懷。
而今,這枚紀念章安靜地陳列在榮譽柜中,與鵝坡學子們訓練時的呼喝聲共鳴。梁老宗師常說,真正的榮譽不是掛在胸前的金屬物件,而是刻在骨子里的武德武魂,是流淌在血液中的家國情懷。每當暮色降臨,紀念章在玻璃柜中泛起的輝光,總會照亮墻上"以武育人"的金色匾額,那是他用一生踐行的鏗鏘誓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