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易每
出品 | 深度美業
雙眼皮術后翻車,消費者在政務平臺舉報
3月5日,有消費者在“湘問·直通車”舉報長沙梵汐醫療美容有限公司涉嫌虛假宣傳、醫療違規操作及逃避責任等問題。
圖源:大眾點評消費者上傳,版權歸消費者所有
該消費者稱,在長沙梵汐醫療美容有限公司消費21600元做的雙眼皮手術,但是對方的術前承諾與術后實際情況嚴重不符。
2023年6月15日,該消費者在長沙梵汐醫美接受主刀醫生尹某某操作的雙眼皮手術。術前明確要求“自然扇形”效果,尹醫生承諾通過“異位脂肪填充改善上眼瞼凹陷”,術后可實現“自然、輕薄、年輕化”效果。
圖源:湘問·直通車
術后即刻,該消費者就發現了雙眼不對稱、上眼瞼凹陷加重等問題,長沙梵汐醫療美容以“需恢復一年”搪塞。一年后(2024年5月),該消費者的眼部狀態惡化(顯老、凹陷加劇),與承諾效果完全不符。
據該消費者描述,在該消費者的維權過程中,長沙梵汐醫療美容推諉責任,拒絕履行修復承諾。
圖源:湘問·直通車
售后服務的傲慢與偏見
2024年5月26日,該消費者反映術后至當時的癥狀,對方助理承諾2024年國慶期間安排修復,但等日期將近時,該員工開始失聯。
圖源:湘問·直通車
該消費者無奈表示,長沙梵汐醫療美容至今未提供解決方案,終于聯系上對方另一位工作人員時,該工作人員以認為該消費者動不動就鬧事、舉報,并威脅除了二次調整可以處理外,其他問題拒絕協商。
圖源:湘問·直通車
此外,該消費者對長沙梵汐醫療美容相關資質也抱有疑問,原因是該機構拒絕向她提供合法憑證,手術至今,梵汐醫美未主動出示醫生執業資質、醫療儀器合格證明、正規發票等材料,該消費者認為其涉嫌違規經營。
2024年2月18日,該消費者通過電話向長沙市衛健局及12345投訴,僅獲機構負責人的一個手機號碼作為聯系方式,但長期無法接通該號碼,機構工作人員僅以“反饋問題”拖延,未實質解決訴求。
該消費者告訴“湘問·直通車”,就在她投訴當天,長沙梵汐醫療美容工作人員微信威脅該消費者“鬧事不處理”,并消極應對該消費者的訴求,態度惡劣,除當天(2月18日)威脅她之外,至今未沒有任何人再聯系過她。
最后,該消費者也明確了自己的維權訴求:要求梵汐醫美全額退還手術費用2.16萬元,并賠償因手術失敗導致的精神損失及后續修復費用。同時,請求有關部門徹查該機構資質、醫生執業合法性及宣傳真實性,依法處罰違規行為。曝光梵汐醫美虛假宣傳、誘導消費、逃避責任等問題,避免更多消費者的受害。
醫生主診資質成迷
長沙梵汐醫療美容有限公司 (曾用名:長沙如沐醫療美容有限公司) ,成立于2018年,位于湖南省長沙市,企業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天眼查顯示,該機構參保人數僅有18人,該機構擁有合法的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證書有效期至2028年8月7日。
深度美業通過衛健委查詢顯示,長沙梵汐醫療美容醫院的尹某某醫生是國家衛健委登記備案的執業醫師,其主要執業機構就是長沙梵汐醫療美容門診部。
圖源:國家衛健委官網查詢頁面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該醫生的專業范圍為“外科專業”,從衛健委登記的信息來看,這位尹醫生并沒有美容主診資格的備案。
根據《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第十一條規定,負責實施醫療美容項目的主診醫師必須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經執業醫師注冊機關注冊;
(二)具有從事相關臨床學科工作經歷。其中,負責實施美容外科項目的應具有6年以上從事美容外科或整形外科等相關專業臨床工作經歷;負責實施美容牙科項目的應具有5年以上從事美容牙科或口腔科專業臨床工作經歷;負責實施美容中醫科和美容皮膚科項目的應分別具有3年以上從事中醫專業和皮膚病專業臨床工作經歷;
(三)經過醫療美容專業培訓或進修并合格,或已從事醫療美容臨床工作1年以上;
(四)省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第十二條又規定了:不具備本辦法第十一條規定的主診醫師條件的執業醫師,可在主診醫師的指導下從事醫療美容臨床技術服務工作。
依據《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加強醫療美容主診醫師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2017年3月17日):
對醫療美容主診醫師的專業實行備案管理。開展醫療美容服務的醫療機構,應當按照《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第十一條規定,對本機構的醫療美容主診醫師專業進行核定。
核定的醫療美容主診醫師專業包括美容外科專業、美容牙科專業、美容皮膚科專業和美容中醫科專業。
醫療機構應當及時將醫療美容主診醫師核定結果報核發其《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備案。
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收到備案信息后,應當在醫療美容主診醫師《醫師執業證書》“備注”頁登記核定專業,并加蓋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公章。醫療美容主診醫師《醫師執業證書》中原注冊信息不變。
那么,呈現在衛健委的執業醫師的備案當中,又是什么樣子呢?深度美業以某知名輪廓整形外科醫生陳某某為例,在陳某某的執業醫師注冊信息中,可以明確看到美容主診資質。
圖源:國家衛健委官方查詢頁面
而在長沙梵汐醫療美容門診部執業的尹某某,單從衛健委的備案信來看,他明顯不具備美容主診醫師專業資質。
圖源:國家衛健委官網查詢頁面
總的來說,以醫師尹某某作為長沙梵汐醫療美容門診部的主診醫師為消費者實施雙眼皮手術,其資質恐怕存疑。
機構也曾為自己維權
今年1月19日,湖南芒果愛晚的“幫女郎一幫到底”節目曾在抖音發布一則短視頻,短視頻內容稱張女士(化名),在長沙梵汐醫療美容進行鼻整形手術后毀容,視頻畫面中,張女士本人在幫女郎記者的陪同下站在梵汐醫療美容門診部的店內與對方哭訴對質,而院方則稱對方已經簽署過手術知情同意書。
圖源:問政湖南
這則視頻發布的第三天,長沙梵汐醫療美容門診部就在“問政湖南”,向湖南省廣播電視局局長發起對湖南芒果愛晚頻道的投訴。
根據投訴內容可見,該機構主張芒果愛晚對采訪內容斷章取義,侵犯了該機構以及相關醫生尹某某的名譽權,已經破壞當地營商環境。
圖源:問政湖南
值得注意的是,該報道中的維權消費者,也反過來簽署聲明,表達自己與長沙梵汐醫療美容門診部不具備醫療委托關系,控訴湖南芒果愛晚節目斷章取義侵犯其隱私權。
圖源:問政湖南
一夜之間,消費者的態度兩極反轉,也讓幫女郎一幫到底很快下架了該視頻。
與電視臺的梁子結在兩年前
長沙梵汐醫療美容門診部與芒果愛晚“幫女郎一幫到底”欄目之間的“梁子”由來已久,早在兩年前雙方就曾有過針尖對麥芒的交鋒。
2023年3月28日,“幫女郎一幫到底”報道,女子在長沙梵汐醫美祛斑不成反遭“毀容”。
圖源:幫女郎一幫到底
2023年,益陽的陳女士因重視皮膚護理,前往長沙梵汐醫療美容機構進行祛斑治療,卻遭遇了嚴重后果。40多歲的她原本氣質出眾,但臉頰兩側的黃褐斑讓她十分煩惱。2022年,她便在該機構交納一萬元用于祛除斑點,2023年1月12日又進行了第二次治療。然而,治療后僅10天,她的臉開始紅腫、冒痘,皮膚狀況急劇惡化。她找到梵汐機構詢問,對方卻稱這是正常現象,無需擔心。但隨著情況愈發嚴重,陳女士到當地醫院檢查,醫生診斷為異物肉芽腫,原因是不該注射到皮下的物質被注入了皮膚,且恢復難度極大。
圖源:幫女郎一幫到底
陳女士再次找到醫美機構,治療她的護士承認誤將杏枝山注射到皮下,而該物質本應外用。陳女士無法接受這一現實,也無法原諒護士的失誤。她找到機構老板協商,對方起初承諾陪同治療并負責到底。陳女士在北京治療花費了一萬多元,但當她將費用告知老板時,對方卻開始找借口推脫,始終未妥善處理。
記者陪同陳女士來到長沙梵汐醫療美容機構了解情況。機構負責人稱,陳女士臉上的問題可能是治療后接觸了辛辣食物或敏感源導致的。陳女士反駁說,護士已承認操作失誤,且產品包裝明確標注不能注射。負責人表示不了解護士操作細節,稱這是正常操作,還提到涉事護士已休假。雙方曾就賠償問題多次協商,但因賠償數額未達成一致。機構認為陳女士提出的20萬元賠償過高,而陳女士則表示自己因毀容失去收入,機構卻一拖再拖,還要求她簽訂不平等協議,聲稱是過敏導致的問題。
圖源:幫女郎一幫到底
陳女士要求機構先支付治療費用,但負責人堅持走司法途徑。陳女士無奈表示,這是她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機構老板的態度讓她感到失望。記者提醒她可以通過合理合法的方式維權,如向主管部門投訴或進行鑒定。陳女士表示認可,并決定采取這些措施維護自己的權益。
誰在破壞營商環境
消費者以高額費用尋求專業服務,其核心訴求不僅在于技術效果,更在于機構對契約精神的尊重。從術后糾紛處理中長沙梵汐醫療美容門診部的拖延、推諉甚至傲慢的態度來看,真正破壞營商環境的或許并非外部監督或消費者維權,而是機構自身對合規經營原則的漠視。資質存疑的主診醫師、拒絕提供合法憑證的行為,以及面對投訴時“失聯”“威脅”等應對方式,本質上是對消費者權益的輕視,即便電視臺撤銷了負面報道,難道消費者心中就沒有一桿秤嗎?醫美行業的營商環境需要通過信譽和口碑來構建,才能筑成不倒的護城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