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長看到孩子犯錯就暴跳如雷,連打帶罵。 學習就是從不會到會的過程,犯錯難道不正常嗎?
有的家長問怎樣讓孩子愛上學習?藤藤即便考過年級第一,也沒那么喜歡學習,學習不輕松,有畏難情緒難道不正常嗎?
有的家長擔心孩子沉迷游戲。游戲難道不是每個孩子童年必備的嗎?孩子喜歡玩游戲難道不正常嗎?
有的家長看到孩子拖拉磨蹭就很生氣。想想我們自己,運動、看書、做家務的時候,不也會拖拉磨蹭嗎?……
家長眼中孩子的問題,90%都是正常的,不一定是問題。如果家長有平常心,不帶著有色眼鏡看待孩子,才能真正幫助孩子,不讓這些事情成為問題。
比如,家長具備成長型心態(tài),不怕失敗和犯錯,見到孩子的錯誤不是批評指責,而是和孩子一起想辦法。慢慢地,孩子也會知道,犯錯不可怕,錯誤是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失敗是成功之母。
再比如,家長和孩子約定玩游戲的時間和規(guī)則。沉迷游戲的孩子,其實是因為在真實世界無法獲得成就感、價值感、歸屬感,如果家長能夠多一些關愛和陪伴,少一些打罵和責罰,孩子就不會沉迷游戲。
什么才是理想的孩子?從來不打游戲、不玩手機、不看電視,天天只知道背課文、背單詞、刷卷子;從來不看動畫片、看漫畫、刷視頻,只看《罪與罰》《紅與黑》《理想國》。請問,這樣的孩子正常嗎?我倒覺得不正常。
完美是不存在的,全是優(yōu)點的學生,也許會有致命的缺點。
我不希望藤藤是那種完美的孩子,但其實他在我眼中很完美。
但我并不佛系,甚至奢望很多:我既希望他能夠在學習上進步,又希望他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我既希望他能夠贏得高考,更希望他能夠贏在未來……
所以,在學習上,我會教他思路和方法,讓他用最少的時間和精力,獲得最好的效果;在生活上,我會盡量少插手,讓他自由地去探索和嘗試。別的同學在補課的時候,他在看投影;別的同學在刷題的時候,他在打球;別的同學在背書時,他在玩游戲……
他不但不會沉迷游戲,而且經(jīng)常能夠從休閑娛樂中學到更有價值的東西。打游戲的時候,他會學習如何看待失敗;看《offer》的時候,他會了解職場規(guī)則;看娛樂綜藝時,他會思考游戲策略;看電視劇的時候,他會學習人生道理……曹公說:世事洞悉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哪里不是學習呢?
看到藤藤學得好,玩得好,我就很滿意了。
玩得好不是可有可無,是保持好奇心和學習興趣的根本,也是他未來能夠終身學習的重要基礎。換句話說,只有把學習也當作是一場游戲,不怕輸,不怕難,無懼挑戰(zhàn),勇往直前,才能越學越好,一路披荊斬棘。
所以,即便我要幫藤藤一路過關斬將,升入清華,但我絕對不想讓他成為“做題機器”。人生是場馬拉松,高考只是第一站。如果為了某些階段性的目標,就動作變形,失去自我,這只會透支未來的幸福。
很多家長期待孩子成為人中龍鳳,我希望孩子是一個優(yōu)秀的正常人,這是我作為父親送給他的最大的禮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