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虎嗅商業消費組
作者|柳柳
編輯|苗正卿
題圖|視覺中國
永輝超市內部權力處在交接時刻。
3月20日,永輝超市發布公告稱,鑒于公司第六屆董事會暫未聘任CEO,為確保公司規范運作、保障公司日常經營管理事項順利開展,董事會授權公司改革領導小組代行CEO職責。永輝超市將按規定盡快完成CEO的選聘工作。
圖片來源:永輝超市公告
此前,永輝超市宣布前CEO“出局”,名創優品CEO葉國富擔任改革組組長,在零售圈里已激起了千層浪。在永輝超市3月17日召開的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永輝超市宣布聘任多名高管,原7位副總裁有6人獲得續聘。沒有出現總裁人選。公司表示:“CEO虛位以待,將全球招募。”原CEO李松峰從公司管理層中“出局”。
對于管理層的重大變動,永輝超市方面回應虎嗅時表示,永輝現在處于變革期,要發展就必須深度自我革新。過去三年,永輝處于虧損狀態,公司基于堅定走胖東來模式的品質零售路線,對組織架構進行相應調整,通過深度組織變革,應對更多的發展挑戰。變革就會有陣痛,永輝將堅定信念,全力以赴,完成自我蛻變,破繭重生,給所有消費者和投資者一個“新永輝”。
經歷一番胖東來爆改后,永輝調改作用還未明顯體現。從業績表現來看,永輝超市近年來深陷經營泥潭,李松峰擔任CEO期間,永輝超市在2021年、2022年、2023年,分別虧損39.44億元、27.63億元、13.29億元。2024年預虧14億元。累計虧損近百億。
名創優品去年強勢入股永輝,永輝持續虧損的局面還未改善。截至2024年9月底,永輝賬面現金38.46億元,總負債達391.02億元,其中流動負債226.43億元,償債壓力巨大。
股東變更加之業績承壓,永輝改革的迫切性日益凸顯。
李松峰 “出局” 背后的博弈
根據此前公告,永輝超市的第六屆董事會有6位非獨立董事候選人,其中,張軒松、張軒寧和李松峰為第五屆董事會成員。而葉國富、張靖京和王永平三人來自名創優品集團,分別為名創優品集團執行董事和創始人、首席財務官和獨立非執行董事。
據悉,在永輝擬成立的改革領導小組中,葉國富出任小組組長,永輝超市東來學習項目調改小組負責人、副總裁王守誠等多人為小組成員。從此前股東大會的表決結果來看,前永輝CEO李松峰的得票數僅為10.49億票,占出席會議有效表決權的比例為20.5976%。對于李松峰不再擔任CEO,董事張軒寧投下了唯一的反對票。
商業競爭的本質還是人才組織。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李松峰的“出局” ,有可能源于永輝超市創始人兩兄弟張軒寧和張軒松在戰略的分歧——永輝到底應該走線上路線還是線下路線。此前,張軒寧支持前CEO李松峰的數字化改造。張軒松更傾向于支持線下層面改革。
二是,京東集團持股比例已經很低,且不在董事會中,當前名創優品已成為永輝大股東。而在2011年~2020年,李松峰先后歷任京東移動技術部、平臺交易研發部、中臺共享技術部負責人,京東集團高級總監。2021年8月,李松峰任永輝超市首席執行官(CEO)。
今年3月11日,京東集團則發布股東減持公告,計劃清倉永輝超市股份——旗下全資控股公司京東世貿擬減持不超過2.66億股,占總股本的2.94%,若全額減持將等于清倉退出。減持計劃將于4月2日啟動,7月1日前完成。
多位零售行業人士對虎嗅分析,名創優品入股已數月,新CEO的人選,很可能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對外公布。而如今,改革領導小組代行CEO職責,更是被外界視為,葉國富或成永輝超市的“無冕CEO”。
2025年關店潮下的轉型之路
從去年5月開啟“胖改”到現在,截至當前,永輝全國已有41家調改門店開業。3月,永輝超市發布了繼2月后今年全國第二批調改門店名單。其中,南京、蘇州、昆明、南昌、寧德、漳州等10座城市為首開城市,將于5月底前完成調改,屆時永輝超市學習胖東來自主調改門店將達到83家(含胖東來幫扶調改門店)。
但永輝持續的虧損正讓投資者信心受挫,也讓公司經營面臨巨大壓力。今年1月,在2024年業績預告中,永輝超市就表示,2025年將繼續門店調改以及配套的戰略轉型工作,同時還將關閉一些長期虧損的尾部門店。
在3月17日召開的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葉國富進一步公布了永輝超市備受關注的門店調改計劃:2025年調改門店達200家左右,并關店250至350家,計劃至2026年完成所有存量門店的調整。
這一大規模的關店計劃一經公布,立刻在行業內引發軒然大波。3月18日,東北永輝超市公眾號發布《永輝超市關于黑龍江、吉林地區門店閉店的說明與致歉》稱,永輝黑龍江、吉林共12家門店預計在今年4月18日停止經營。黑龍江當地零售企業比優特發布信息,稱比優特承接永輝黑龍江、吉林共12家門店,更是標志著永輝關店已拉開帷幕。
值得一提的是,在股東大會上,葉國富提出了“433規劃”,(四化、三力、三變)。主要舉措有,大規模門店調改與關停、自有品牌開發及裸價直采,強化商品差異化和終端運營效率,全面效仿胖東來模式,從“賣貨架”轉向“賣商品”,通過“三提兩降”(提人效、業績、毛利,降成本、費用)實現減虧目標桿。
葉國富指出,永輝超市不會銷售任何名創優品的商品,名創優品將與永輝超市在打造自有品牌和供應鏈方面進行協同。他還透露,永輝的供應鏈大會即將召開,旨在引進更優質的頭部供應鏈的供應商。
永輝的收縮并非個例。商超行業受電商沖擊與消費疲軟雙重擠壓,2024年57.4%的超市企業銷售額同比下滑,永輝未能幸免。永輝超市2020年門店數就已突破千家,但管理能力未同步提升,導致成本高企、坪效低下。早期過度依賴“生鮮引流+地產租賃”模式,在社區團購與即時零售崛起后失去競爭優勢。
有零售分析師告訴虎嗅,永輝超市此次大規模的關店計劃可能會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如員工安置問題、供應商關系處理以及消費者信任度的維護等。大量員工的離職或崗位調整,需要妥善安排,否則可能會引發勞動糾紛。與供應商的合作關系也可能因關店等因素受到影響。
“2025年永輝超市的關鍵詞是‘減虧’。”葉國富在3月17日召開的202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上稱,當前,國內線下商超面臨大洗牌,但行業依然充滿機遇。公司將聚焦面積在2000到3000平方左右的小型超市,以及有品質的社區超市,相信通過把產品做好,服務到位,線下商超一定仍有機會。
中國零售市場已經到了不得不變的時候,需要產品差異化,更需要供應鏈縱向整合。如何在改革過程中保持供應鏈等層面的穩定和防止客戶流失,都是永輝超市需要重點解決的難題。
本文來自虎嗅,原文鏈接:https://www.huxiu.com/article/4062550.html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