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應該都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國際舞臺上,我們常常自豪的宣稱我們國家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之一。
當然了,我們國家從社會治安、社會治理、犯罪率等等各項數據與成果,完全都可以彰顯這份底氣和這份自信。
可是、但是,一旦我們將目光聚焦到日常生活中、聚焦到柴米油鹽醬醋茶中;聚焦到生活中最基礎的環節——“吃”的上面來的話,我們不禁要問一句:我們吃的安全嗎?我們的食品真的安全嗎?
這次的“315”活動才過去沒幾天,在這次的“315”活動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食品安全問題。
例如:楊銘宇的黃燜雞米飯就不太安全,使用隔夜剩飯、使用變質發黑的牛肉添加色素、回收顧客剩菜、使用隔夜發酸雞肉等等。
平時大家吃的淀粉腸中,其生產原料中居然含有骨泥;
預制菜中含有槽頭肉和淋巴肉;火鍋店將顧客吃剩的豆芽、鴨血等進行二次銷售,調味料被檢測出已經過期,還會用拖把桶洗餐具等等。
當然了,除了“315”活動曝光出來的以外,我相信現實中還有很多關于食品安全的問題、食品衛生的問題。
在這里我就不一一列舉出來了,要不然估計可以寫好幾本書。
那么我們現在要問一個最關鍵的問題,為啥食品安全問題就會層出不窮呢?我認為大概是由四個原因造成的。
第一,利益驅動是食品安全問題最大的原因之一。
為什么很多商家不顧食品衛生、不顧食品安全,甚至完全不管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問題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這背后存在著巨大的利益;很多商家為了錢已經不管不顧,甚至已經開始違法亂紀了。
一些商家為了降低成本,不顧一切的采購價格低廉但質量無保障的食材,另外在加工環節也不遵循衛生標準,一切都是為了賺錢。
一些商家違規使用添加劑、保鮮劑、使用各種科技與狠活,反正只要能賺錢就行,哪怕違背道德和法律也在所不惜。
第二,監管體系存在一定的漏洞。
很多人都在說:不能一年一次“315”;應該天天都是“315”才行。盡管我國已經建立了較為完善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
例如:監督不夠嚴格、檢查不夠細致、執法人員不足、執法能力有待提高、打擊程度不夠、違法成本太低問題。
第三,食品安全問題雖然無比重要,但是也有其滯后性的特點。
很多不衛生、不健康的食品當時吃下去的話,我們身體也許不會立刻表現出問題、也許要等很久才能顯現出來問題。
在這樣一種情況之下,那就給一些不良商家、違法商家提供了機會和契機。
大家想象一下,如果你吃了某個商家的食品立刻就會出現身體嚴重不適的情況,我想大部分商家也就不會、更加不敢不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問題了。
第四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人跟人是不一樣的,你吃的不安全、不衛生,這并不代表大家吃的都不安全、都不衛生。
有四個字說得非常好,叫做感同身受!如果吃的就不同,那么身體感受到的也就不一樣了;于是乎,打擊和監督力度自然而然的就會小很多。
總之一句話,食品安全問題雖然現在各級都高度重視,但是問題依然是存在的、問題依然是需要迫切解決好的。
最后我想說一句,對于每個普通人來說都應該是“民以食為天”,所以食品安全才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也希望在各方努力之下,真正解決好食品安全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