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人類起源問題一直令人著迷,古人為此創造了各種神話傳說,而今天的人們更愿意用最新的考古發現和科學技術,找到那么一點物理的或者化學的蛛絲馬跡,然后科學家們像偵探一樣慢慢拼湊人類起源的故事。
過去的20多年,主流觀點認為,智人(也就是我們)最早出現在大約 20萬至30萬年前的非洲,并且來自同一個血統。
近些年的遺傳學證據則顯示,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兩種現已滅絕的人類近親)在大約5萬年前與智人融合過。
不過,這兩個人類物種在智人基因組中的占比很少,它們只占智人基因組的1%-5%,而且具有區域性,非洲人的基因組并沒有發現他們的基因。
所以,這不足以挑戰人類來自同一個血統的觀點。
然而,最近來自劍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智人是由兩個古代種群基因混合的結果,其中一個種群貢獻了現代人類80%的基因構成,另一個種群則貢獻了20%。
而那個貢獻了20%基因的神秘族群,他們的基因可能增強了智人的大腦功能,讓智人不同于其它人類物種。
“幽靈種群”的故事
與大部分這類研究不同,該研究依賴于分析現代人類的DNA,而不是從古代骨骼中提取遺傳物質。
該研究的研究人員使用了一個名為“千人基因組計劃”的數據,這是一項全球性計劃,它對非洲、亞洲、歐洲和美洲的人群進行了DNA測序。
然后他們開發一種名為“cobraa”的計算算法——該算法能夠模擬古代人類種群如何分裂并隨后重新融合。
他們將這個新算法應用于千人基因組計劃中的DNA數據,最終發現了這兩個族群,他們將其稱為種群A和種群B。
不過,他們的遺傳模型無法表明哪些古人類的化石應該歸類為種群A或種群B,因此其它一些專家用“幽靈種群”來描述。
雖然研究人員能夠無法識別這兩個祖先種群,但他們發現了兩個種群最初分裂后發生的一些顯著變化。
大約150萬年前,種群A和種群B開始分裂,在這次分裂之后沒多久,種群A 經歷了嚴重的基因貧瘠——喪失了大量的遺傳多樣性,這可能是因為人口急劇下降有關系。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種群A又開始逐漸壯大,并分裂出各種不同的物種,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可能都是由種群A演化而來。
而種群B,它們一直穩步發展,它們也分裂出不同的人類物種。
到了大約30萬年前,一個或者多個種群B的后裔開始和種群A的一個或者多個后裔開始融合,并最終創造了20%基因來自種群B和80%來自種群A的現代人類。
至于這兩個種群到底可能是誰呢?
該研究的研究人員認為,在相關時期,非洲和其他地方發現了各種直立人和海德堡人種群,這些種群中可能就有種群A和種群B的潛在候選者。
不管怎樣,顯而易見的是,物種進化出純正、獨特血統的想法過于簡單了,雜交和基因交換對新物種的出現可能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最后:
由于是通過現代人類的基因組,所以研究人員還能大概知道,來自不同族群的基因各自發揮的作用。
來自種群B的一些與大腦功能和神經處理有關的基因,這可能在人類進化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些基因占比不大,但可能增強了大腦功能。
研究還發現,現代人類的大部分功能由種群A主導,種群B的基因則往往位于與基因功能相關的基因組區域之外,這表明種群B可能與大多數遺傳背景不太相容,這暗示了種群B的基因降低了個體生育能力。
報道原文:
-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5/03/250318141412.ht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