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比亞迪可以說是大動作不斷,先是在2月份開啟了全民智駕時代,近日又發布了兆瓦閃充技術,不僅在價格上實現了油電同價,在補能效率上更是直擊新能源汽車痛點,讓新能源汽車的補能時間也能看齊燃油車,一旦實現量產則將徹底終結燃油車時代。
那么,比亞迪兆瓦閃充技術到底是什么,或者說他的技術原理又是怎樣的呢?
充電5分鐘續航400km
在比亞迪在超級e平臺技術發布暨漢L、唐L預售發布會上,比亞迪帶來了核心三電技術的全面升級,超級e平臺將搭載閃充電池、3萬轉電機和全新一代車規級碳化硅功率芯片,重新將外界的目光從“冰箱、彩電、大沙發”三大件上拉回到了三電核心科技上來。
按照比亞迪的說法,超級e平臺是全球首個量產的乘用車“全域千伏高壓架構”,電池、電機、電源等均支持1000V高壓,就如同在集成電路領域實現制程突破,這種系統級電壓躍升使得電能傳輸效率提升26%,配合全新一代碳化硅功率芯片,成功突破傳統充電系統的物理限制。
其充電功率高達1兆瓦,峰值速度達到“1秒2km”,僅需充電5分鐘就實現400km的補能。從發布會現場的顯示來看,一臺漢L在5分鐘內就成功補能400km,效率直逼燃油車加油。而在技術原理上,比亞迪閃充電池通過重構正負極離子通道,將內阻降低50%,電流提升至1000A,使其充電倍率達到10C。
這一設計不僅大幅縮短了充電時間,還通過精準的溫控系統確保電池壽命與安全性,打消了外界對快充技術在安全上的顧慮,且在這些黑科技背后,也正是比亞迪對電化學、材料科學和熱力學的系統性創新。更關鍵的是,其“雙槍充電”與“智能升壓”技術還兼容現有公共充電樁,無需依賴專屬網絡即可享受高效補能。
至于比亞迪兆瓦閃充技術何時落地的問題,也完全不用擔心,當初的刀片電池、DM混動、易四方、易三方、全民智駕,無一不是一經發布就快速落地,做PPT賺噱頭并不是比亞迪的風格。更何況,超級e平臺也將首發應用到漢L和唐L上,前者的預售價為27-35萬元,后者的預售價為28-36萬元,預計在4月份就將正式上市。
比亞迪兆瓦閃充堵死了蔚來?
新能源汽車發展至今,充電焦慮就如同一道無形的枷鎖,阻礙著新能源汽車完全取代燃油車的步伐。長期以來,新能源汽車的補能方式要么就是快充,要么就是換電。相比之下,換電模式雖然有著媲美燃油車的補能銷量,但高昂的建設成本也并非車企自己能吃得消的,所以除了蔚來汽車外,發展快充技術就成了多數車企的路線。
換電站的建設成本到底有多高?就以蔚來汽車為例,平均每座換電站的建設成本就高達300萬元,如果是在一線城市的核心地點,僅建設成本就將突破1000萬元。且在營收方面,蔚來汽車換電站想要收支平衡,每天的換電次數都要在50次以上,否則就是賠錢賺吆喝。
也正是因為換電站的建設成本太大,所以直到現在蔚來汽車都僅建成了3182座換電站(截止到3月20日),且大多數換電站都集中在了京津、江浙滬、珠三角地區,分布嚴重不均衡,蔚來也正是因為押寶換電模式,導致自身連年虧損不斷。
更可怕的是,一旦快充技術實現質的突破,蔚來的換電模式就將成為笑話,比亞迪兆瓦閃充技術的發布無疑就是堵死了蔚來汽車的未來,且比亞迪還計劃在全國建設超4000座“兆瓦閃充站”,一舉超過蔚來汽車換電站的保有量。
另外,比亞迪兆瓦閃充技術的發布也將掀起新一輪超充內卷,相信在不久以后其它品牌也會拿出自己的超充技術,這是行業競爭的必然,屆時蔚來汽車的處境只會更加尷尬。這里也并不是說蔚來汽車的換電模式體驗不好,主要還是換電站的建設成本實在太大,換電模式一旦在補能效率上沒有優勢后,蔚來汽車多年來的投入也將付之東流,進一步加劇蔚來汽車的財務虧損。
寫在以后:
對于比亞迪的兆瓦閃充技術,就現在來看絕對是突破性的,但細想之下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徹底解決新能源汽車補能焦慮只是時間問題,否則又談何新能源汽車完全取代燃油車?可以想象的是,當下汽車市場的競爭已經不再是簡單的降價促銷,更是高階智駕的競爭,同時也是快充技術的競爭,車市淘汰賽已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