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捅下大簍子,他旗下公司出售給美國港口的風波還在持續,這件事甚至都讓外交部發聲回應。如今香港方面的態度是什么?兩任特首如何看待此事?中方會不會阻止交易?如今做出的準備工作,能夠抵擋來自美方的威脅嗎?
(李嘉誠售美港口風波還在持續)
本月早些時候,李嘉誠旗下的長和公司決定與貝萊德牽頭的美國財團進行一樁“驚天動地”的生意,這樁交易可不簡單,因為它涉及的是全球23個國家43個港口的核心資產。
對于大多數人而言,港口可能只是地圖上的一個點,但實際上,它關乎著全球貨物的流轉。拿巴拿馬運河來說,那可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被譽為“黃金水道”。而這次李嘉誠出售的港口中,就包括巴爾博亞和克里斯托瓦爾,都是巴拿馬運河兩端的重要節點。去年,僅這兩個港口就服務了運河中39%的集裝箱貨船,影響可見一斑。
(巴拿馬運河承載了全球大量貨運量。)
當消息傳到美國總統特朗普耳中,他高調稱贊這筆交易,他之前還表示美國將重新堅守巴拿馬運河,甚至不惜動用軍隊。
(出現在巴拿馬運河沿岸的美國海岸警衛隊船只)
所以說,這樣的交易并不簡單,還會掀起更大的漣漪。假若美國成功介入控制這些港口,其背后的陰影無疑直指中國這個“世界工廠”。
美國政界已經傳出風聲,打算對中國船只征收高達150萬美元的港口停靠費。試想一下,如果這一計劃付諸實踐,中國的航運企業將會被逼上一個相當困窘的境地——全球港口都成了收費站,而商船卻無處可停。如果這一趨勢蔓延,美國或許還會趁機收購更多關鍵港口,進一步挑戰中國的海外貿易。
面對質疑,李嘉誠和長和選擇了冷處理,但似乎事情并沒有如其所愿逐漸平息,反而愈演愈烈。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媒體前回應,指出社會各界對事件的關切值得關注,但同時強調交易必須符合法律法規。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
在另一邊,前特首梁振英則直白批評某些香港商人過于天真,以為商人無祖國。他提醒人們,看看美國如何扶持本國企業,打壓TikTok,再看看英國,哪個不是要求本國商人為國家利益服務。梁振英的話語揭示了一個事實,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哪怕是商人,也要承擔起國家的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交易背后的復雜性,已然引起了中方的重視。
首先,中方不久前派出一個高級代表團訪問巴拿馬,從結果來看,也得到了巴拿馬方面的重要承諾,巴方承諾要推進兩國之間的友好合作。縱觀最近的情況可以見得,或許就會與巴拿馬運河有關,這也顯露出美方就算到手了巴拿馬運河兩端的兩個港口,但想以此要挾中方,顯然是不可能的。
(中方派人直抵巴拿馬)
另一方面,有消息稱中方已悄然展開調查,以評估交易是否會帶來安全風險或涉及壟斷問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回應此事時,雖說強調要去向相關部門問詢,但也透露出中方堅決反對利用經濟霸凌侵害他國權益的行為。
(外交部發言人毛寧)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我們不得不思考,全球化時代下的商人到底該如何選擇商業交易?每當涉及國家與商業利益的交錯,企業家是否真的可以游刃有余,置身事外?
李嘉誠這筆交易或許只是未來港口競爭的一個開端。隨著全球經濟依舊在各國間綿延,我們看到的是海岸線背后權力游戲的角逐。未來的交易,將不再僅僅是商業策略那么簡單,而是牽連著國家利益的深遠博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