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訊 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向陽紅01”科考船近日在東印度洋取得沉積物巖芯23.85米,創造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東印度洋共享航次沉積物巖芯的最長紀錄,也是我國迄今為止在印度洋采集的最長重力活塞沉積物巖芯。
當前,“向陽紅01”船正在實施2025年度東印度洋科學考察實驗研究任務。連日來,在東北印度洋2000-4000米水深區域取得了系列沉積物長巖芯,其中最長達23.85米,再創取樣最長紀錄,為后續研究長時間尺度印度季風演化、海陸相互作用、印度洋偶極子演化過程及其與氣候變化之間的聯系等重大科學問題提供了支撐。
“向陽紅01”船于1月26日由三亞啟航,預計4月上旬返回國內,計劃航程11000海里,歷時74天,參航人員來自國內13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并邀請了泰國普吉海洋生物中心1名科研人員參航。本次科考主要圍繞東印度洋調查海域的海洋與氣候動力過程、海洋環境對生態系統的影響、地質過程與古環境演化等科學問題開展多學科綜合調查,為促進多學科交叉融合和綜合研究、提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科研認知提供有力支撐。
信息來源:青島日報/觀海新聞 記者:李勛祥。
轉載請注明信息來源及海洋知圈編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