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弟弟開店,她毫不猶豫地給了10萬,我提出買車,她說:沒錢了
我叫李明,今年35歲,是一名普通的公司職員。
我和妻子小芳結婚已經八年了,有一個六歲的女兒。
我們生活在一個三線城市,雖然不算富裕,但日子過得還算安穩。
我的父母都是退休教師,生活節儉,從小就教導我要勤儉持家。
小芳的家庭則有些不同,她的父母早年做生意,家境相對寬裕,她還有一個弟弟,名叫小剛,比她小五歲。
小剛從小就被家里人寵著,大學畢業后一直沒找到穩定的工作,總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地折騰。
小芳對這個弟弟特別照顧,幾乎是有求必應。
每次小剛遇到困難,小芳總是第一個站出來幫忙。
我雖然心里有些不舒服,但礙于夫妻感情,也不好說什么。
事情的轉折點發生在去年年底。小剛突然打電話給小芳,說他打算開一家餐飲店,需要一筆啟動資金。
小芳二話不說,直接從我們的積蓄里轉了10萬給他。
我當時心里一沉,這筆錢是我們攢了好幾年準備買車的錢。
我試探性地問小芳:“這筆錢是不是有點多了?我們自己的計劃怎么辦?”
小芳卻輕描淡寫地說:“弟弟難得有正經事做,我們做姐姐姐夫的當然要支持他。”
我心里有些不快,但也沒再多說什么。
畢竟,小剛是她的親弟弟,我也不想因為錢的事情傷了夫妻感情。
然而,事情并沒有就此結束。
幾個月后,我提出了買車的計劃。
我們家的那輛舊車已經開了快十年,經常出故障,修車的錢都快趕上買新車的首付了。
我跟小芳商量:“咱們是不是該考慮換輛車了?舊車實在是不行了。”
小芳卻皺著眉頭說:“現在哪有錢買車?弟弟的店剛開張,生意還沒穩定,我們得留點錢備用。”
我心里頓時涌上一股無名火,但還是強壓著情緒說:“我們之前不是攢了錢嗎?怎么現在就沒錢了?”
小芳嘆了口氣:“那筆錢已經給弟弟了,他現在正是需要支持的時候,我們不能不管他。”
我終于忍不住了,聲音提高了八度:“你弟弟開店,我們給了10萬,現在我們要買車,你卻跟我說沒錢了?難道我們自己的日子就不重要了嗎?”
小芳顯然沒想到我會發這么大的火,愣了一下,隨即也提高了聲音:“你這是什么意思?我弟弟是我親弟弟,我不幫他誰幫他?難道你要我看著他失敗嗎?”
我們倆吵得不可開交,最后小芳摔門而去,留下我一個人坐在沙發上,心里五味雜陳。
我回想起這些年,小芳對小剛的照顧幾乎是無條件的,而我們自己的生活卻總是被放在第二位。
我甚至開始懷疑,在這個家里,我到底算什么?
幾天后,小芳主動找我談話。
她的語氣緩和了許多,說:“我知道你心里不舒服,但我真的沒辦法不管我弟弟。他從小就沒吃過什么苦,現在好不容易想自己做點事,我不能看著他失敗。”
我嘆了口氣,說:“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我們也有自己的生活要過。你不能總是把他放在第一位,而忽略了我們的家庭。”
小芳沉默了一會兒,低聲說:“我知道我有些過分了,但你能不能理解我一下?我保證,等弟弟的店穩定了,我們就把錢攢回來,買車的事情我一定支持你。”
我看著她,心里有些復雜。
我知道她是真心愛她的弟弟,但我也希望她能明白,我們的家庭同樣重要。
最終,我們達成了一個妥協:小芳答應以后在幫助弟弟的同時,也會更多地考慮我們的家庭需求。
而我則答應給她一些時間,等小剛的店穩定下來后,我們再考慮買車的事情。
家庭關系中的平衡非常重要。
無論是夫妻之間,還是兄弟姐妹之間,都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度。
過度的付出和犧牲,不僅會讓自己疲憊不堪,還可能傷害到最親近的人。
在家庭中,如何處理兄弟姐妹之間的經濟支持問題?夫妻之間如何平衡對原生家庭和小家庭的投入?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經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