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光沙漏的流逝,小學六年進入倒計時。家長們見面的話題也轉向了小初銜接。如何讓孩子平穩地過渡到初中階段,從3門學科適應7門學科的快速學習節奏,成為家長關心的重點。
然而,很多家長過于重視學科成績,很容易掉進“過度補習”“盲目攀比”和“忽視心理調適”這三個陷阱,無形中給孩子增加了不小的壓力,甚至還可能讓孩子產生對學習的抵觸情緒。
如何避免小初斷層,幫助孩子順利銜接?
01興趣引導
很多家長在剛進入六年級時,已經在著手幫孩子進行小初知識方面的銜接。比如有計劃地陪孩子看小四門紀錄片,如:
1. 歷史類:《河西走廊》《中國通史》《大國崛起》
2. 地理類:《航拍中國》《地球脈動》《北緯30度·中國行》
3. 生物類:《工作細胞》《生命的故事》《植物王國》
4. 政治類:《輝煌中國》《法治中國》
觀看紀錄片成為小初銜接的輔助工具。提升學習興趣的同時,拓展相關知識面,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進行知識的沉淀。
02合理規劃
在主科學習上也不能松懈,合理安排語數外三門主科的學習時間,平衡各學科的學習內容,打好三大主科基礎。
如何合理規劃小初銜接階段的三大主科?怎么分辨各學科中的主次內容?
北京師范大學認證教育規劃師杰媽在《小學6年拿來就用的學習規劃》中,對「各學科如何從小學過渡到初中」分學科詳細闡釋。
比如數學要主抓計算、單位換算、應用題。避免在初中大量計算中犯低級的計算錯誤,小學就要把計算基礎打牢。
語文要主抓基礎知識、古詩詞、閱讀理解和作文,并要保持持續閱讀。為什么要抓基礎知識?如漢字,各學科離不開漢字。錯詞、不會寫字都會影響到孩子在其他學科的學習。為了中學學習更順利,抓好漢字基礎十分關鍵,更何況理解句意等其他基礎知識呢!
英語主要抓單詞、閱讀。看上去比語數內容要少,但作為一門外語,對孩子來說,它的學習難度并不低。
杰媽在書中詳細介紹了各學科學習內容的細節,讓小初家長減少焦慮,不迷路。
03關注心理
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
大人無意間的溝通是否會給孩子帶來壓力、讓孩子感到緊張?及時溝通,別還沒走進中學校門,先嚇到孩子了。
溝通內容可以側重在環境適應力、緩解學習壓力、增加心理韌性、社交關系等方面。時刻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及時幫助孩子調整心態,緩解焦慮。
引導孩子做好迎接新挑戰的準備!
小初銜接不僅需要學習上的過渡,更是孩子進入青春期后,心理的重要轉折點。這個階段家長也要慢慢適應從“控制者”轉變為“引導者”,學會適度放手,讓孩子實現從依賴到獨立的蛻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