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江蘇衛視憑借《北上》《愛你》等一批品類豐富、風格多元、故事過硬的高質量電視劇,占據熒屏熱度,其幸福劇場播出的劇目收視率、影響力、美譽度、話題性等維度全線領跑熒屏。
來源:傳媒內參—廣電頭條
文:朝明
當前,國產劇創作向“新”而行,以“質”致遠,開掘創新題材,深耕傳統文化內涵,提升影像美學敘事,探索藝術風格,不斷豐富內容供給,為觀眾帶來多元的審美體驗與人文滋養。
今年以來,江蘇衛視憑借《北上》《愛你》《薔薇風暴》等一批品類豐富、風格多元、故事過硬的高質量電視劇,占據熒屏熱度,其幸福劇場播出的劇目收視率、影響力、美譽度、話題性等維度全線領跑熒屏。
從收視來看,2025年開年至今,江蘇衛視幸福劇場收視排名穩居前二,其中71城收視1.68%;35城收視1.83%;全國網收視0.58%。目前,正在江蘇衛視熱播的《北上》收視率與話題度均名列前茅,延續著近幾年“年代敘事”的收視熱潮,鮮活生動的時代紋理、煙火氣息的大運河文化、跌宕起伏的人物命運,讓“家國情懷”的敘事煥發出強烈的藝術感染力。
電視劇在反映時代變遷和社會生活時更全面、更細膩、更深入,更具有大眾性。江蘇衛視幸福劇場以豐富性、多樣性、創新性的精品力作滿足觀眾需求,成為高收視、高口碑的國劇第一播出平臺,高質量、真現實、生活化、文化質感則是其打動觀眾、打開市場的“密鑰”。
題材拓新
向深向內發掘文化肌理與生活紋理
中國大運河如詩如畫,記錄著時光流轉,見證著古今輝煌。它曾經的繁榮與變遷,都在2014年6月22日,被定格在世界歷史之中——中國大運河成功入選世界遺產名錄,我們每個人都該記住這條凝聚了中華民族智慧的中國大運河。
如果說哪個地方對運河的情懷最深,羈絆最多,那應該是江蘇算得上其中之一。江蘇作為運河第一遺產大省,大運河與江蘇的故事,影響而深遠,歷久而彌新。江蘇以獨有的溫度和柔情,成就了江蘇“水韻”“書香”的人文特色,塑造了江蘇的文化之魂。
江蘇衛視幸福劇場正在熱播的《北上》以中國大運河為主題主線,讓我們對“城中煙火千家集,江上帆檣萬斛來”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可以說,這部劇與江蘇文化的貼合度、連接性最高、最深。
電視劇《北上》中,白鹿飾演花街“小太陽”夏鳳華,性格潑辣直爽,歐豪飾演的謝望和堪稱“點子王”,頭腦靈活、領導力十足,翟子路飾演的邵星池堪稱“搗蛋仔,但內心溫柔善良,高至霆飾演的周海闊堪稱“暖男學霸”,穩重且靠譜,李宛妲飾演的馬思藝敏感又堅韌,劉恒甫飾演的陳睿承擔起情感羈絆的重任。性格迥異的六人自小結為玩伴,在共同的運河煙火里成長蛻變,形成互補又互融的情感羈絆,主體群像的塑造很好地從情感和經歷層面觀照到不同圈層的觀眾。他們在追夢路上的拼搏與奮斗,最終回歸運河,助力家鄉發展,該劇以寫實的筆墨洋溢出的歷史厚重感、時代記憶感、文化鮮活感、煙火生活感,成為綿延至今共通的情感記憶。
作為一部年代劇,《北上》體現出對于年代的準確描摹,對于歷史脈搏的精妙捕捉,對于厚重文化的鮮活挖掘,該劇既有人文質感、煙火氣息、時代風云,也有打動人心的情感力量、富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
一方面,劇中的“花街六子”的故事不僅是個人的成長史,更是一幅展現青春昂揚、敢于拼搏的奮斗畫卷。作品中,個體有著真切的生命欲望和具體的生存苦惱,同時又在時代風云的撥弄中不屈不撓地抗爭,觀眾也在個體的悲歡離合中,得以感受人生的諸般況味。
另一維度, 對于江蘇來說,一條大運河,流滿了江蘇的文脈和驕傲,煙火人家與萬千繁華,都由運河一一挽起。《北上》勾勒出的運河人家生活圖景,盡顯水韻江蘇迷人魅力。比如運河邊的“花街”場景的原型就位于“運河之都”的淮安。此外,劇中的評話、竹雕、昆曲、長魚面……非遺文化、漕運歷史等融入其中,濃郁的“水韻江蘇”氣質撲面而來。該劇讓我們看到了運河人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也讓我們對這條承載著千年文明的古老水脈有了更深的了解。
《北上》的熱播熱議凸顯江蘇衛視幸福劇場的品質追求、文化堅守、時代情懷,《北上》之所以在觀眾中引起較大反響,究其原因,就是作品將筆觸深深扎入現實生活的土壤,對焦時代情緒、文化價值,向深向內發掘文化肌理與生活紋理,以深厚合宜的現實主義表達,將宏大歷史文化融入平凡生活圖景,展現出深厚的人文底蘊,為當下電視劇的創作提供了守正創新的新思路。
匠心深耕
打造熠熠生輝的“文化名片”
《北上》,可以說是江蘇衛視對大運河IP的一次聚合與破圈。對于大運河文化的深入開掘,江蘇衛視以高度的文化責任感、使命感打造出一張從江蘇輻射全國乃至世界的運河“文化名片”。
其中,遍訪18座運河城市的沉浸式文化探索節目《啟航!大運河》以故事詮釋大運河的美好,以別具一格的創新表達,為觀眾開啟一場縱貫千年、橫跨南北的“運河文化漫游”。
運河文化植根骨血,運河精神代代相傳,這是大運河奔騰百年的傳承延續。而真正的運河生活是怎樣的,恐怕唯有生活在此的人們才能感受得到。在《啟航!大運河》節目熱播期間,《啟航!大運河》聯動《北上》原作者,走進運河一線,共話運河文化。
“一直生活在大運河旁邊,特別有感情,運河是我日常生活的一個場景,會聽到很多運河的故事。”這期節目中,《北上》原著作者徐則臣分享了創作背后的心路歷程:“這個小說就是以運河為主角,整個小說呈現出流動的狀態,一路北上,百年時光,時間跨度比較大。”
徐則臣表示,這部作品以運河岸邊生活的人以及與運河相關的各行各業的人為主線,用人的故事表達對運河的理解。
“過去看運河,用望遠鏡看,輪廓很清晰;寫運河的故事,是拿放大鏡和顯微鏡來看,所有的細節都得寫清楚。” 徐則臣說。
對于當下觀眾來說,傳統文化需要融入到打動人心的生動故事之中,從歷史邏輯、文化內涵、真實生活出發,才能更好地讓傳統文化深入人心。這就需要真正源自歷史、源自生活,接地氣,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好題材、好故事。
文化興則國運興,文化強則民族強。在文化資源的深耕上,以大運河IP為契機,江蘇衛視的文化探索之路,以思想的內涵感染人、用精神的力量凝聚人,截取具有當下表達能力的歷史注腳,尋找到與當下產生對話的文化圖景,打造出跨越古今的情感共鳴,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精神、熱氣騰騰的當下與創新類型敘事彼此浸潤,相互激發,影響全齡段受眾,并與年輕受眾進行個性化、沉浸感關聯。
未來,江蘇衛視將以提煉中華文明精神標識和文化精髓作為目創作的立足點,全方位地展示中華文明在歷史長河中獨具的文化價值、思想價值、美學價值,不斷推進創新表達,豐富文化產品供給,匯聚高質量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強大合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