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花黃時須靜心
春季精神健康
守護指南
作者: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西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毛麗
春回大地,油菜花海如期綻放,這本該是踏青賞景的好時節,但民間流傳的“菜花黃、人發狂”卻提醒著我們:三月不僅是萬物復蘇的季節,更是精神疾病復發的高峰期。
近期,我們發現前來心理咨詢的高中生、大學畢業生顯著增多,他們普遍面臨著升學壓力、求職焦慮等心理困擾,這些看似普通的情緒波動,若不加重視,可能演變為焦慮癥、抑郁癥等心理疾病。
一、為何春天容易“心理感冒”?
1. 生物節律的“過山車”
春季光照時間驟增,人體褪黑素分泌減少,大腦中5-羥色胺等神經遞質劇烈波動,容易導致情緒失控。研究發現,3-5月抑郁癥復發率較冬季高出23%,雙相情感障礙患者躁狂發作風險增加40%。
2. 過敏原的“隱形攻擊”
春季花粉濃度持續偏高,過敏引發的免疫反應會激活腦部炎癥因子。有研究表明,重度花粉過敏人群出現焦慮癥狀的概率是普通人群的2.1倍。
3. 壓力的“季節加成”
恰逢中高考沖刺季、春招黃金期,特別是應屆畢業生普遍面臨多重壓力,諸如考研、考公、考編等等,據有關高校調查研究顯示,78%的畢業生存在“offer焦慮”,46%出現入睡困難,19%產生軀體化癥狀(如心悸、手抖)。
二、警惕這些“情緒信號燈”
認知層面:持續兩周以上的注意力渙散、記憶力減退(如背書記不住重點、面試時大腦空白)
情緒層面:莫名煩躁易怒(對家人發火后自責)、興趣減退(連最愛的游戲都提不起勁)
行為層面:回避社交(拒絕同學聚會)、作息紊亂(熬夜刷招聘網站到凌晨)
軀體表現:心慌手抖、腹瀉便秘交替、出現拔頭發等無意識動作
特別提醒家長:若孩子頻繁抱怨“頭疼肚子疼”,但體檢無異常;或出現“躺平式備考”(書本攤開卻長時間發呆),需警惕抑郁傾向。
三、心理健康的“春季防護網”
1.光照管理法
早晨7-9點接觸自然光30分鐘(如在陽臺早讀),通過調節生物鐘提升情緒穩定性。陰雨天可使用模擬日出燈(光照強度10000勒克斯為宜)。
2. 壓力分解術
面對多方壓力,我們要懂得把壓力進行分解,設定一個“微小目標”,比方說面臨考試的壓力,可以將背會幾個單詞、做對幾道難題、進步幾個名次作為目標,不要一味追求高分或名次,這樣的小目標既容易實現,又能帶來成就感,逐步累積起來,就能有效緩解整體壓力。
3. 身體調節錦囊
飲食:多食富含色氨酸的食物(牛奶、香蕉)+ 維生素B族(糙米、瘦肉),避免空腹喝咖啡
運動:每天40分鐘韻律運動(八段錦、健身操),刺激內啡肽分泌
呼吸:焦慮時嘗試“4-7-8呼吸法”(吸氣4秒→屏息7秒→呼氣8秒)
請記住:主動尋醫求助不是脆弱,而是對自己負責的成熟表現。就像感冒需要吃藥,心理困擾也需要專業調理。這個春天,讓我們共同守護心靈的春暖花開。
編輯:王超群
校審:黃凌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