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教育標準局,相當于我們教委,一把手是這么個人,是一位宗教學術大師。
我們不是說這個人有什么問題,畢竟他是英國的教委主任,那自然是挺好。這位仁兄既然是做教育的,那一定是學者,只不過是個宗教學者。
宗教學者也是學者,倒是問題不大,畢竟牛頓原來也是搞宗教研究的。
現(xiàn)在的英國政壇三足鼎立,大頭是印度人,小頭是巴基斯坦人,中間派是非洲人,英國本土人基本得不了什么重視,原來英國也不給愛爾蘭人、威爾士人和蘇格蘭人權力,人家現(xiàn)在還是各自玩各自的,就是英格蘭讓頂了席位,所以也沒人在乎。
本土的英格蘭盎格魯白人就是不行,論做題搞不過印度人,論工程實踐能力不如巴基斯坦人,論體育不如黑人,原來英國做過調研,學生成績排名最好的是華裔,然后就是印度人,再然后是巴基斯坦,后面是孟加拉和其他亞洲人。
愛爾蘭人也遙遙領先,其他白人也榜上有名,加勒比人也在前面,最后剩下的就是吉普賽人,非洲黑人和英格蘭人。
現(xiàn)在的英格蘭混到這個地步,讓人家人口逐漸有優(yōu)勢,學習又比本土人好,能力還更強的人上來管教育,屬于是制度還在起作用,還能自我調節(jié),反正本土白人也不生育,英國殖民那么多國家,最后還拿了滿清的詛咒賠款,有這么個結果是咎由自取。
在中東流行一條鐵律,威權政府會推動世俗化,世俗化政府會被北約干翻,強行輸入民主,等到民主選舉了,又會上來一個民選的宗教政府反美。
這條鐵律原來從中東蔓延到了俄羅斯,一人一票選上來一個普京,反對西方,普京不是宗教勢力,可能是例外。
但是現(xiàn)在,鐵律蔓延到了英國,這就搞得很明白了,凡是民主選舉的地方,不管過多久,最后上來的一定是宗教勢力。
問題就很好辦了,擺在西方面前的路只有兩條,要么是宗教化,要么是威權化。
威權化的代表有挪威,挪威從2015年起,強制男女一起服兵役,名號是男女平等,無非是走以色列的老路。
于是就變成了實用主義,俄烏沖突整個北約都在和俄羅斯劃清界線,只有挪威和俄羅斯眉來眼去,靠高價天然氣大賺特賺。要么就是宗教化,先變成英國,再變成印度或者巴基斯坦。
殊途同歸,就是一條以色列軍政府的老路,一條埃及穆斯林兄弟會的老路,沒有別的選擇。
西方文明走著走著,就進死路去了,到底是路線有問題,還是人種不太行,我們不好給個具體的解答,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那就是現(xiàn)在最難受的,還是移民英國的李嘉誠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