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福祉,法治根基
在過去的2024年里
廣州市南沙區人民法院立足“灣區所向”
踐行“如我在訴”
堅持守正創新
在這片熱土上勾勒出一幅
服務保障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畫卷
跨境糾紛化解的“暖心密碼”
2024年8月的一天上午,香港居民黃先生專程來到南沙法院,將表示感謝的錦旗“明察秋毫 案結事了”送到了經辦法官手上。
該案是一宗涉港民間借貸糾紛,案件標的額高達1000多萬元。雙方當事人多年前曾是戀人關系,對于案涉款項的性質存在較大爭議,且案涉資金往來數額大、次數多,還涉及雙方共同或參與投資經營多家企業的情況。
面對復雜的案情,經辦法官耐心細致查明案件事實,在判決中結合雙方訴辯意見、證據材料等,針對爭議較大的款項性質問題進行了詳細精準、邏輯縝密的說理回應。
以求極致的精神做實定分止爭,解開“心結”的,還有常年往返于香港和廣州兩地的香港居民鄧先生。他因為一宗道路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來到南沙法院。
在經辦法官看來,該案調解協議能夠順利達成,“雙調解”模式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案件審理過程中,雙方對賠付金額初步達成一致意見,卻又因賠禮道歉的問題產生爭執。考慮到鄧先生是香港居民,法官決定采用“內地+香港”調解員模式開展背靠背調解。
采用“雙調解”模式調解涉港交通事故糾紛
經過溝通,調解員發現雙方對所稱的“態度惡劣”及“賠禮道歉”存在認識偏差。
基于此,兩位調解員引導雙方將矛盾焦點從“道歉”問題轉向交通事故本身,結合香港和內地不同訴訟理念、生活習慣等與當事人深入交流,最終雙方達成一致意見。
“雙調解”是南沙法院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高效化解跨境糾紛創新成果之一。截至目前,南沙法院共聘任港澳臺和外籍調解員23名,參與調解涉外涉港澳臺糾紛186件。
港科廣聘任法治輔導員
此外,打造“南法雛鷹”專題實習基地,幫助港澳青年深入了解內地司法實踐;30名法官充實法治副校長人員庫,持續擦亮“南法護未”司法品牌;2024年新聘任人民陪審員210名,15名來自港澳臺地區……為積極回應三地民眾司法需求,南沙法院一直進行多維度努力。
助力高水平開發開放的“動力源泉”
在涉港商事糾紛中,確定適用法律是審理的前提和重點。
亞某公司是一家香港科技公司。科某公司因業務需求向其采購電子元器件,交易過程中委托了香港的一家第三方公司收貨并付款。
然而,亞某公司按照約定交貨后,第三方公司僅支付部分貨款,剩余18萬余美元貨款未付。亞某公司一紙訴狀將科某公司告上法院。
“亞某公司是香港公司,貨物在香港交貨,且雙方使用美元結算。”承辦法官介紹,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第四十一條規定,香港法律為該案具有最密切聯系的法律,故應以香港法律作為準據法。
審理過程中,法官查閱香港貨品售賣條例,依據其中相關規定,判決科某公司向亞某公司支付剩余貨款18萬余美元及相應利息。
隨著大灣區融合發展持續“加碼”,三地間的跨境貿易日益頻密,近年來,南沙法院出臺《域外法查明與適用規程》,與華東政法大學、“一帶一路”域外法查明(廣州)中心等合作,充分發揮香港專家咨詢委員作用,積極參與廣州中院“域外法查明通”平臺建設,不斷強化域外法查明適用,截至目前,共查明并適用域外法30件,其中4件入選“廣東法院域外法查明通案例庫”。
同時,持續深化司法規則機制“軟聯通”,開展訴前管理、事實清理、要約和解、類案辯論、證據開示、屬實申述、委托當事人送達等一批港澳規則銜接探索。在一宗涉港合同糾紛案中,依法委托當事人送達,僅用十一天就完成了涉港送達,而一般情況則需要6個月左右。
面對新興的“硬科技”,南沙法院同樣積極擁抱、不斷創新,深化“南法·星火”協同創新中心建設,升級“南法小智2.0”智能語音解答平臺,運用AIoT智慧法庭審理涉港案件。
運用AIOT智慧法庭審理涉港商事案件
從軟件到硬件,從審判機制到系統設備,南沙法院努力以改革創新為筆,書寫提質增效答卷,回應開發開放新題。
織就基層解紛“堅實紐帶”
隨著南沙經濟的快速發展,金融業已成為該區五大重點產業之一。相對應地,金融糾紛呈現快速增長趨勢。
2024年11月20日,一起糾紛在南沙法院法官遠程指導下,由特邀調解員主持,調解成功,法院出具司法確認書。
“這樣挺好的,我們其實也不想打官司,就是希望能夠盡快解決問題。”申請調解的某銀行負責人說道。
這是一宗金融借貸糾紛,銀行找到了南沙區金融行業協會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
為進一步做好解糾紛、防風險、促治理,南沙法院充分匯聚司法機構、金融管理部門、行業協會、相關企業等多方合力,著力打造金融“司法+監管+自律+合規經營”協同治理模式。
由南沙法院與南沙區國資局聯合指導南沙區金融行業協會成立的調解委員會,正是該協同治理模式不斷深化的舉措之一。
南沙金融行業協會調解委員會調解一宗金融借貸糾紛
2024年,南沙法院就消費金融糾紛治理向相關單位發送“靶向式”綜合類司法建議7份、反饋率100%,新收消費金融案件實現“四連降”。
同年6月,以“和諧南沙”多元解紛平臺為支點,拓展設立調解點17個,聯合區司法局與220個人民調解組織建立“南沙智調”線上解紛機制,形成“1+17+220”解紛體系。
此前,南沙法院已聯合區內8家單位共同簽署知識產權保護框架協議,構建起從審查授權、行政執法、司法保護、法治宣傳、信息共享等方面全面加強合作的“1+8”知識產權全鏈條協同保護機制。
聯合海關調解糾紛
近年來,為更好化解基層矛盾、為基層治理注入法治動能,南沙法院主動融入黨委領導下的基層社會治理大格局,堅持以高質量司法服務保障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向縱深推進,努力在新征程上展現更多司法新作為。
來源:羊城晚報 南沙法院
審核:黃慧辰
編校:張涵青
采寫:黎秋玲 王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