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當今年輕人的消費行為,著實有種“兩極分化”的感覺:一邊在拼單群里搶5折咖啡券,一邊為限量款球鞋豪擲千金;一邊用比價插件全網找最低價日用品,一邊在奧萊排隊三小時只為搶購3折的博伯利風衣……
這些“摳門”與“壕氣”并存的消費,被不少網友戴上“該省省該花花”的消費標簽。但深究標簽背后,看似割裂的消費選擇,其實是年輕人“價值校準”的底層邏輯——既要極致性價比,又不為溢價買單,用理性思維重新審視商品價值。
據《2024中國青年消費趨勢報告》顯示,41.0%受訪年輕人在購物時經常有比價行為,19.3%受訪年輕人買任何商品都會進行比價。而年輕人這種理性的消費觀念,讓以前不被看好的折扣零售悄悄翻紅。
據數據顯示,2024 年,全球折扣零售渠道呈現出強勁的增長態勢,增長率高達 8.2%。例如山姆、開市客兩家全球折扣零售巨頭商都高調宣布擴店消息,開市客更是計劃將每年擴店最高計劃定在30個。
同樣在中國,奧萊業態更是迎來了爆發式發展,2024年總銷售額達到 2390 億元,較上一年同比增長 4%,而且奧萊2025年的計劃是:預計落地項目達到 30 個。若不是抓住了年輕人的消費趨勢,折扣零售的態勢也不會如此迅猛。
線下折扣零售發展態勢喜人,被稱為“線上奧萊”的唯品會亦是。據數據顯示,
2024年全年唯品會實現營收2093億元,穿戴類商品GMV占比達到75%;SVIP活躍用戶實現16%的增長并貢獻線上一半的銷售額。
而且除了服飾品牌特賣吸引年輕人涌入唯品會,數據顯示,最近唯品會憑借著在國家補貼的基礎上,還能疊加平臺折扣的優惠,智能手機、智能手表等3C數碼產品銷量都有不小的攀升,特別是補貼后華為筆記本。
而從這些數據中可以看出,年輕人“該省省該花花”的理性消費觀念,不僅僅是個人消費行為的表現,更是對整個消費市場以及消費邏輯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這種觀念不僅促使品牌重新審視自身的定價策略和產品定位,努力實現好貨好價,以迎合年輕消費者的需求。更讓抱怨生意難做的傳統商超,重新審視自己是否跟上年輕人的潮流,為未來的商業發展指明新的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