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勢觀察近期,中美關系再度成為國際輿論關注的焦點。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公開場合多次釋放“希望與中國領導人會晤”的信號,試圖重啟中美高層對話。中國外交部的回應卻始終如一:“沒有可發布的消息。”這一“已讀不回”的態度,令外界對特朗普的真實意圖產生諸多猜測。自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宮以來,他的政策延續了強硬的對華態度。新一輪貿易戰加碼,美國對華商品加征額外關稅,并不斷強化對中國高科技領域的制裁和封鎖。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自特朗普上任以來,就再次揮動了關稅棒,對世界各國的產品加征關稅,甚至就連他們的重要貿易伙伴加拿大、墨西哥等也都不放過。不過面對美國的無理加征關稅,各國政府并沒有逆來順受,而是都進行了強有力的反擊。比如加拿大就對美國的家禽養殖場和空調制造商進行了加征關稅、歐洲也計劃對美國的鋼鐵廠和屠宰場下手。據悉遭受或者將遭受反制的美國產品就達到了400多個產品,而這將會對美國775萬從事相關行業的人員帶來極大的影響。不過遭受沖擊最為嚴重的莫過于美國農民了。
3月16日,中國海關總署網站一更新,美國肉類加工廠的注冊資質欄齊刷刷變成"失效"紅標,泰森、史密斯菲爾德這些響當當的牌子全在名單里打轉。 您瞅瞅,這可都是五年前靠著中美貿易協議才擠進中國市場的"老面孔",如今說涼就涼,連白宮都急得跳腳——要知道去年美國農民還往咱這兒運了59萬噸肉,占中國進口總量的9%,這一下子斷供,50億美元的買賣眼看要打水漂。
作為2020年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的一部分,這些美國肉類加工企業的注冊有效期持續到2025年3月16日。在中國海關總署網站上,相關豬肉和家禽出口企業的注冊狀態已得到更新,有效期延長到2030年。但大量美國牛肉出口企業的注冊已經失效,注冊狀態顯示為“超期”。美國農業部尚未對這一報道發表評論。當地時間14日,美國農業部曾發表聲明稱:“我們將繼續與中國海關總署合作,確保及時更新這些注冊并促進不間斷的貿易。”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中國更新美國肉類加工廠注冊資格,提振出口商希望,”彭博社18日以此為題報道稱,中國方面已更新數百家美國豬肉和禽肉加工廠的出口注冊資格,此前這些企業因注冊到期面臨失去對華出口資格的風險,引發美國肉類出口企業的擔憂。路透社18日報道,家禽和豬肉(企業注冊資格)的續簽讓這些公司“松了一口氣”。據彭博社報道,美國肉類出口聯合會(USMEF)發言人喬·舒勒當地時間周一表示,“這一變更發生在昨晚,因此,運往中國的豬肉或計劃出口至中國的貨物將順利清關。我們希望很快能在牛肉方面也迎來類似的好消息。”
其實,中國的這一舉措,也絕非是簡單的行政行為,這背后蘊含著諸多深意。要知道,食品安全是中國始終堅守的底線,在進口食品管理上,中國一直秉持嚴格標準,確保國內消費者吃得放心、吃得安全。此次對美國肉類企業資質的審核與續簽,正是中國嚴格把控食品安全的體現。這一舉措也反映了中方務實靈活的態度。此前,美國肉類產業因部分工廠資質問題,面臨出口受阻困境,給美國相關產業帶來沉重打擊。而此次中國僅對部分企業續簽資質,根據自身實際需求進行動態調整。
美國總統特朗普(資料圖)
中美貿易這盤棋,現在是越下越有意思,中國穩住自己的節奏,反制措施不緊不慢,美國卻被自己的政策搞得手忙腳亂,特朗普當初想用關稅打疼中國,可現在疼的反而是美國農民和企業。中國的策略很清楚,不跟你硬拼,但也不會讓你好過,加拿大這邊趁機撿了個便宜,特朗普的政策算是徹底把自己繞進去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