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關于長沙地鐵8號線、10號線的傳言沸沸揚揚,不過,這些傳言均是捕風捉影。
當前長沙地鐵建設嚴格遵循已批復的第三期規劃,而7號線之后的線路均屬尚未上報的第四期規劃范疇。
第四期規劃需待第三期建設完成70%以上或接近尾聲(預計2030年后)才可能啟動。
因此,一切關于7號線以后的8-13號線的“新線路規劃”消息均不屬實。
長沙在建與待建的地鐵線路:
截至2024年,長沙已運營線路包括1-6號線,剩余重點推進項目如下:
2025年通車:2號線西延線二期、6號線東延線
2027年通車:7號線一期
已開工:4號線北延線(2024年11月)、長瀏磁浮快線(2024年11月)
待開工:1號線北延二期(延伸至丁字鎮)、5號線南延線、7號線一期工程延長線、銅官云巴軌道線、長沙機場磁浮快線新增站點工程(新增5個站點)、長沙至寧鄉市域鐵路、長沙西站聯絡線。
除了上述線路,其他所謂的地鐵新線路,均不靠譜。
其實,當前我國大造地鐵的階段已經過去了,這也意味著,后續地鐵報批將更加嚴格,這也使得那些尚未報批的線路,是否真的能建,充滿了變數。
地鐵建設“降溫”
第四期規劃遙遙無期
隨著土地財政退潮,多地遭遇規劃"腰斬":
杭州地鐵四期從299公里縮水至146公里;成都55條線路砍剩36條,南京12號線、13號線直接消失;深圳地鐵五期規劃從226.8公里縮減到180公里......
而據不完全統計,2025年,15個城市有地鐵建設規劃報批,長沙并不在其中……
畢竟,僅從經濟角度看,地鐵每公里的平均造價約為7億元,而一線城市地鐵造價超10億元/公里則更為普遍。
而作為主要的營收來源之一的地鐵票價,相較于巨額的建造與運營成本,可以說是杯水車薪。
上個10年,各地之所以瘋狂修建地鐵,主要依賴于城市的迅速擴張,而這其中最大資金來源就是房地產。
如今,隨著房地產低迷,土地財政退場,未來地鐵建設縮水,已是必然!
“磁浮+云巴”或成破局關鍵
在傳統地鐵受限背景下,長沙正押注磁浮交通破局。
1、長寧磁浮快線
開工時間:2025年
線路亮點:串聯長沙麓谷與寧鄉高鐵西站,全長29.4公里,設站16座,總投資144.81億元。線路走向爭議聚焦“高架or地下”。
意義:填補寧鄉軌道交通空白,助力金洲新城發展。
2、機場磁浮快線
開工時間:2025年
線路亮點:連接長沙高鐵西站與黃花機場T3航站樓,全長48公里,設計時速160公里,設站24座,途經梅溪湖、洋湖等核心片區。
進展:已進入前期研究階段,擬與長瀏磁浮快線銜接。
3、長株磁浮快線
開工時間:2025-2026年
線路亮點:串聯長沙螺絲塘站與株洲株塘站,全長90.7公里,總投資308億元,設站17座。
進展:獲省級前期經費支持,加速推進中。
4、長潭磁浮快線
開工時間:2026-2027年
線路亮點:貫穿長沙西站、湘潭主城區至紫金湖站,延伸后對接長株磁浮線,設站22座。
進展:尚處前期研究階段。
云巴、智軌:小運量補充線網
除磁浮外,長沙同步推進云巴軌道線(如銅官云巴)及智能小運量示范線(高鐵西-梅溪湖等),進一步完善多層級軌道交通體系。
這種膠輪制式的空中巴士,每公里造價僅為地鐵1/5,特別適合望城經開區等產業聚集區。
專家預測,未來五年長沙將形成"地鐵+磁浮+云巴"的三級軌道交通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磁浮線路都預留了與地鐵站廳的付費區換乘通道。這意味著,市民未來可以無縫切換不同制式軌道,票價體系或將打破現行地鐵定價機制。
來源:長沙軌道、問政湖南、安居樓市動態、網易號等綜合整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