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擁有全國儲量第一的煤炭、蘊藏量第二的風能和資源豐富的太陽能。建設大容量、遠距離的特高壓輸電工程,能夠將這里豐富的能源輸送至中東部負荷中心,在滿足中東部用電需求的同時,助力新疆將能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由中國自主研發、自主設計、自主建設的準東(新疆昌吉)—皖南(安徽古泉)±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是目前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輸電距離最遠、技術水平最先進的特高壓輸電工程,是名副其實的“電力珠峰”。
它和哈密—河南、哈密—重慶特高壓直流工程一起,組成了疆電外送的三條大通道,打開了“能源空中走,電送全中國”的新格局。
國家電網新疆昌吉換流站檢修二班班長 雷小松:“第一組,第二組,第三組,第四組,第五組,冷卻器確實發生全停,我們到柜子里面檢查控制回路、動力回路是否發生異常。”
這里是準東(新疆昌吉)至皖南(安徽古泉)特高壓直流工程的中轉站,新疆的電能在此進行轉換后,才能跨越千里,最終抵達江淮大地的安徽省宣城市。昌吉換流站的安全運轉,直接關乎這條長3300多公里特高壓線路的輸電流暢。
雷小松和同事們的工作,就是時刻保障換流站內設備的運轉正常。
國家電網新疆昌吉換流站檢修二班班長 雷小松:“今天我們(下午)5點多的時候,突然發現換流變出現冷卻器全停的情況。如果不及時處理的話,換流變就得不到有效降溫,溫度過高,設備扛不住壓力,導致損壞。”
這臺約6層樓高的換流變壓器,配備有20臺風扇,這些數量可觀的風扇可以時刻為換流變壓器降低溫度。但凡一臺風扇出現故障,都會影響變壓器的散熱,甚至造成直流負荷損失,影響電能的傳送。
24小時輪班的人工巡檢,必不可少。
作為世界電壓等級最高的±1100千伏特高壓輸電線路,一旦停電,檢修至少需要12個小時,這就意味著會影響1億千瓦時電力的輸送,僅電費損失就高達4000萬元。
要保障這條電力輸送“大動脈”的正常運轉,每個環節的守護都至關重要。
內容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